七年级语文《春》教学设计怎么写?这篇教案看完你一定会有启发

七年级语文《春》教学设计怎么写?这篇教案看完你一定会有启发

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3、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2学情分析

1、学生刚由小学步入初中,对中学语文充满好奇,应该抓住这个契机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2、初中语文的语文分析的量要远超小学语文,所以设计难度要循序渐进,以防孩子有畏难情绪很难进入课文。

3、写景的文章小学阶段学过很多,让学生用小学的读文方式来品味,反复读,各种方式读。

3重点难点

1、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描写景物的写法。

2、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4教学过程

4.1第二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新课导入

师:亲爱的同学们,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在很多文人墨客的眼里都是备受宠爱的。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的美总是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看在朱先生的眼里春天又有怎样的别致风韵。

齐读课题《春》

师: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课件学生齐读,明确目标。)

活动2【活动】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复习提升 温故知新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解决了生字词的读音与意思、文章内容梳理等内容,接下来老师看大家掌握的如何?

(一)生字生词我会读

朗润 钻出 嫩绿 眨眼 酝酿

鸟巢 宛转 蓑衣 稀疏 抖擞精神

(二)词语意思我会记:

:明朗润泽。

:愿意是造酒。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三)文章思路我会理:

盼春

春草图

春花图

绘春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颂春

看样子大家已经掌握的非常出色了,那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的内容。

师:齐读第一段“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体会作者的心情。

生:急切、喜悦。

师:那作者等来了什么呢?

生:“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师:这是春的整体面貌,山美、水美、阳光灿烂。(出示图片)作者把如此美丽的春天绘制成了不同的图画,接下来我们走进春景图体会春之美。

活动二:走进绘春图 体会春之美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生(读):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师:出示表格,老师带领学习。

名称 特征 角度(顺序) 修辞

特征:质地:嫩嫩的 (鲜嫩)软绵绵 (柔软)

色泽:绿绿的(浅绿)

长势:满是的 (多、旺盛)

角度: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写的是草)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写的是人)

修辞: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拟人)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生(读):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师:出示表格,老师带领学习。

名称 特征 角度(顺序) 修辞

特征:花朵多(赶趟儿、杂样儿、散) 视觉

花色艳(红、粉、白) 视觉

花味甜 味觉

角度:“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实写)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虚写)

修辞: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排比)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比喻)

刚才老师带着大家一起领略了春草图与春花图的别样风韵,那接下来同学们自由朗读5、6自然段,学着老师的样子品析春风图与春雨图。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师:出示表格,同学们自由讨论。

名称 特征 角度(顺序) 修辞

师:出示表格,同学们自由讨论。

名称 特征 角度(顺序) 修辞

春风图:

特征:和悦。

角度:“抚摸”触觉。“泥土气息、青草味儿、各种花的香”嗅觉。“繁花嫩叶”视觉。“嘹亮地响”听觉。

修辞:“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拟人)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比喻)

春雨图:

特征:“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细密、绵长、闪亮、轻盈)

角度: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雨)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人)。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由近及远)

修辞: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排比)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比喻)

如此美文就如同美景一样,让人由不得驻足留恋,接下来我们用我们的声音为这美文锦上添花。

活动三:美文美读 感悟情感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

师范读,生读。

作者为什么能将文章写的如此的美丽动人让人回味?

一、语言具有诗化。《春》里的春天万物也富有感情,诗情与景物和谐地交融使文章具有了浓郁的诗歌抒情色调,把读者的心沉醉在美妙的春的世界。

二、语言通俗浅显。如写草“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如写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些短句都是从口语中来,文章自然很浅显易懂。

三、善用修辞。《春》一文使用了许多精彩生动的比喻、拟人和排比。在描绘景物特点时,运用拟人有利于体现作者的情感,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情感性。《春》中比喻新颖、贴切,不落俗套,富有表现力。而大量使用排比,又使文章句式整齐、节奏明快,便于人们诵读。

四、大量使用叠音词。《春》中大量使用叠词,既能形象刻画事物特点,又富有朗读节奏感;既使全文行文活泼欢快、充满诗情画意,又能增加朗读时的情韵。

师:如此美丽的春让我们陶醉其中不能自拔,那其余的人又在干什么呢?

生: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所有的人都出动了,他们“赶趟儿”似得争春。

师:为什么要“争春”?

生:因为“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一年的开始,更是人们的“希望”。(板书“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是娃娃是新的,春天是小姑娘是美的,春天是青年是充满活力的。

这就是作者对春的感慨和赞扬。

同学们,朱自清先生从盼春、绘春、颂春三个方面写了春天,其中绘春又分成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五个部分, 描写出了春天的新 美 力。

活动四:总结感悟 能力提升

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春景的特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会写景:

1、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 触觉等;

3、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近到远等;

4、虚实结合,动静结合。

活动3【作业】三、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阅读《背影》、《荷塘月色》。

3、春、夏、秋、冬任选一美景书写,要求用两个以上的修辞手法。

七年级语文《春》教学设计怎么写?这篇教案看完你一定会有启发

七年级语文《春》教学设计怎么写?这篇教案看完你一定会有启发

【精选好课】专家带你2个月过教师资格证考试 ¥95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春雨   牛毛   排比   嫩叶   细丝   拟人   修辞   乡下   比喻   屋顶   启发   教案   顺序   语文   角度   特征   春天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