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13岁女生指挥同学撤离,这项能力,我们应该尽早教给孩子

毛妈平台投稿作者——北溟

教育学硕士。爱教书育己,也爱与你分享育儿路上的点点滴滴。


假如突发地震,你会怎么办?

可能很多成年人一时间都会惊慌失措,四散奔逃……

但是,就在前几天,一则“地震时13岁女生指挥同学撤离”的新闻,登上了热搜,引来数万网友的疯狂点赞。


地震中13岁女生指挥同学撤离,这项能力,我们应该尽早教给孩子


前不久,四川宜宾发生了6.0级地震,贵州遵义泮水中学也出现了较强的震感。

当时,刚下自习的同学们都在宿舍休息。地震发生时,有的同学慌慌张张地冲出寝室,有的则手足无措地站在走廊里。


地震中13岁女生指挥同学撤离,这项能力,我们应该尽早教给孩子


一时间,通道口挤满了慌乱的学生,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时,已经跑出去的13岁女孩顾欣瑶立即转身往回跑,她一边挥手喊着:“大家不要慌”,一边镇定地指挥着同学们往操场走。

在顾欣瑶淡定的指挥下,140多名同学全部有序地撤离到安全地带,整个过程不到四十秒。

看到新闻,有网友不禁夸赞道:

小小年纪,面对灾难,如此镇定,这个孩子的应变能力实在了得。

在这个充满了意外和风险的世界上,哪怕我们和孩子寸步不离,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遇事不慌、镇定自若的应变能力,就是孩子独自行走一生的基本生存技能。

01 应变力是孩子最应该具备的“软实力”

前不久,一则“家中失火,男孩教科书式自救”的新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地震中13岁女生指挥同学撤离,这项能力,我们应该尽早教给孩子


事情发生在今年5月31日,江苏常州的13岁男孩强强(化名)放学后,一个人在家里写作业。

突然,强强闻到一股呛人的烟味,他一激灵,意识到家里可能着火了。

当他推开房门一看,果然,客厅里浓烟四起,熊熊大火已经烧了起来。

面对如此危险的一幕,大人可能都会一时六神无主,而强强却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进行了一场,被网友称为“必须写进教科书”的精彩自救:

强强知道失火以后不能呆在封闭空间里,但是客厅火势太大,闯出去可能会更危险。

于是强强当机立断,躲进了房间里的卫生间

为争取自救时间,强强关紧了卫生间的门,又立刻打开淋浴喷头,对准门缝喷水,防止明火蔓延进来。

地震中13岁女生指挥同学撤离,这项能力,我们应该尽早教给孩子


做完这些之后,强强马上开始镇定地自救,他把卫生间里能扔的东西全部扔下楼,制造出最大的响声,同时大声冲着窗外呼救

邻居们很快听见响声,并帮他报了警。救援人员很快就赶到了。

刚被消防员从火场救出仅仅几分钟,强强竟然就淡定地抱着狗狗,接受了记者采访。

面对可能夺走生命的熊熊烈火,一般的孩子早就吓傻了,年仅13岁的强强却能镇定自若,上演了一场死里逃生的自救。

无论是地震来临的灵活应对,还是深陷火场的临危不乱,考验的,都是孩子的应变能力。

日本教育家涛川荣太说:“我们应该教育孩子,要有勇气去积极而冷静地面对困境。”

给孩子再好的物质条件,培养他再多的兴趣爱好,也不上让他拥有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

培养孩子沉着应对生活险境的能力,学会保护自己,才是贯穿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

02 父母适时的放手,是孩子拥有应变力的前提条件

作为父母,我们难免会担心孩子不会照顾自己,无微不至地包揽着孩子们的衣食起居。

我们常常忽视,无微不至的爱,可能会让孩子,习惯了依赖,习惯了退缩,习惯了事事求助,久而久之,会让他们失去自己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

如果一个的孩子,连生活中的问题都不能解决,又谈何临危不惧的应变力?

当我们放开手让孩子去大胆尝试,他们的表现往往让我们惊叹。


地震中13岁女生指挥同学撤离,这项能力,我们应该尽早教给孩子


樊登老师曾在读书会分享过一个故事:

他的一位朋友十分注重培养女儿的应变能力,鼓励孩子从小自己解决问题。

孩子14岁时,独自一人去美国留学。

等到了美国以后,才知道美国法律不允许15岁以下的孩子单独飞行,就这样,孩子被扣在了机场。

面对电话那头焦急的父母,孩子却淡定地说:“别着急,让我试试,能不能自己解决。”

她先向警察展示了一系列文件,证明自己只是来读书的。

因为不了解年龄限制,所以就一个人来美国了。

小女孩镇定的表现,让周围的大人们赞叹不已,不但警察给她放行,机长还邀请她到驾驶舱参观,和机组人员合影。

拥有应变能力的孩子,无论到什么地方,遇到什么问题,都能独立处理好。

艺术家弗兰克·克拉克曾说过:

“家长可以传授给孩子最重要的一课便是,如何离开父母独立生存。”

当孩子遇到问题,向你求助时,不妨先缓一缓,让他先试着自己去解决。

父母的陪伴终究是有限的,用力护他一时周全,不如在我们放眼可及的远方,放手让他们独自闯荡。

唯有我们放手,让孩子经历过跌跌撞撞,才能获得生活的实战经验,进而拥有临危不惧,遇事不慌的应变力。


地震中13岁女生指挥同学撤离,这项能力,我们应该尽早教给孩子

03 见世界,能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应变力

理论家托·富勒说:“行路多者见识多。”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面对同一件事情,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充满了慌乱与无助,而见过世面的孩子总能从容不迫,淡定应对。

因为见过、经历过,所以熟悉。

而熟悉感正是建立一个人安全区域的关键。

那些见过世面的孩子内心会有一种笃定的安全感,即使面对不熟悉的问题,也能沉着冷静地想办法脱离困境,而不是选择拒绝和逃避。

看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

一对夫妻很喜欢带自己的两个孩子出去旅行。

有一年暑假,一家人去野外露营,两个孩子都兴奋得睡不着觉,要妈妈陪他们一同出去玩。


地震中13岁女生指挥同学撤离,这项能力,我们应该尽早教给孩子


孩子们走在前面,发现妈妈迟迟没跟上来。他们跑过去一看,原来一条蛇挡住了去路。

对怕蛇的妈妈来说,这真是一个大难题。

正在大家不知所措时,6岁的大儿子当机立断,迅速摘下头上的帽子,丢了过去,盖住了小蛇,然后,拉着妈妈慢慢地离开了危险区域。

在路上,他还给妈妈普及知识:

“蛇都是瞎子,但是它们能看到热的东西,用帽子把它盖住,它就感受不到你的热量,这样,你就可以逃走了。”

这些知识正是在一次森林冒险时,导游告诉孩子的。

作家徐承华说:“无论贫富,走出家门,对于孩子而言,都是富足而必需的营养。”

在看世界的过程中,孩子的每一份经历,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在举手投足中,彰显着自信与见识,赋予他处变不惊的表现。

04 拥有应变力的孩子,方能从容应对人生

前几天,看到了一条令人痛心的新闻。


地震中13岁女生指挥同学撤离,这项能力,我们应该尽早教给孩子


云南一个6岁的小男孩失踪了6天,被父母找到时,小男孩已经死亡。

孩子的妈妈说,儿子对附近很熟悉,不会走丢,可能是被人贩子盯上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预期的意外和风险是防不胜防的。

如果孩子善于机智应对,灵活自救的话,这样的悲剧也许就不会酿成。


著名安全教育专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学教授王大伟曾说过:

坏人喜欢选择什么样的孩子下手?

一般都是那些软弱的,遇到问题就吓傻的孩子。

遇事不慌、临危不乱的应变力将成为孩子人生的底色,让他身处困境低谷时,毫不畏惧,从容应对;面对危险变故时,沉着冷静,绝地求生。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让孩子拥有应变能力,他们方能从容自如地掌控自己的人生航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应变力   能力   震中   孩子   临危不惧   都会   火场   从容应对   世面   美国   应变   镇定   卫生间   危险   父母   同学   妈妈   女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