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口罩”来读各国的文化

用“口罩”来读各国的文化


用“口罩”来读各国的文化

大家好!我是口罩,如今大家走在路上,每个人的脸上都有我,现在没有我,大家的行动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主要原因还是此次的COVID-19 就是新型冠状病毒使我的作用被无限放大,我十分高兴能成为大家生活中的朋友。

但是因为各国人民文化的差异,对我的接受度也有所变化,所以让我们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各国人对我的看法吧~

用“口罩”来读各国的文化

中国可以说是口罩的起源国了,古时候,当人们遇到污染和粉尘时,只知用手或袖捂住口鼻,如《礼疏》载:“掩口,恐气触人。”《孟子·离娄》记:“西子家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他生活在中国十七年的见闻。其中有一条:“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从2003年的非典,到近年来雾霾的产生,都逐渐使国民对口罩的依赖加强,本次的疫情更是让口罩成了大家生活中的必须品。


用“口罩”来读各国的文化

说起口罩文化,日本“口罩文化”可以说是最纯粹了,其实,“口罩文化”在日本盛行,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日本发生过多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1918年爆发的“西班牙流感”导致全球数千万人死亡,其中日本感染人数多达2300万,死亡人数多达几十万。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后曾出现霍乱疫情。这些历史经历,警醒着国民危险可能随时来袭,也让日本人养成了“感冒就要戴口罩”的下意识习惯,并逐渐成为了一种常识性的公共礼仪——既为自我保护,也避免传染别人。

用“口罩”来读各国的文化

而欧美国家呢?首先,因为福利制度完善,西方人从小接受的教育是“有病就要在家休息”,绝不会带病参加工作或者学习,如果带病出门,就会被所有人指责,承受社会舆论。而“戴口罩”在西方人眼中就是代表自己有病,更何况有病还要满大街跑,这在西方的文化观念里是很恶劣的行为。所以他们坚持没病就一定不能戴口罩,另外一点,在有一部分西方国家的文化观念中,往往只有“病入膏肓”或是“罹患癌症”的人才会戴口罩。所以反过来想一想,让一个没病的人戴口罩,是一种“非常不吉利”的暗示。可见除了中国之外,老外也是很迷信“不吉利”这种说法的,再就是在西方文化中,口罩往往会和“抢劫犯”、“恐怖分子”、“急救”等字眼联系在一起,所以他们对于口罩的态度就截然相反了。

用“口罩”来读各国的文化

接下来,是我们的企鹅宝宝们,额......它们也是需要带口罩的,虽然南极洲的签证不太容易申请,不过.......算了,还是不吹牛了用“口罩”来读各国的文化


所以呢,从一个小小的口罩就可以看出不同文化的差异,大家如果想去国外留学、工作、生活的话需要先做好功课,要对目的国家有所了解,特别是生活和文化方面,以防不适应当地的生活。

小编可以为大家提供所需的帮助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南极洲   口罩   掩鼻而过   孟子   绢布   波罗   文化   日本   疫情   西方人   中国   国民   差异   说是   观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