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她为什么不排队?”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作者|闫涵 来源:闫涵妈妈(yanhanmama2016)


“妈妈,她为什么不排队?”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朋友给我讲了一件她和女儿刚刚遇到的事。


她和6岁的女儿去商场洗手间,洗手间只有一个儿童洗手池,刚好空着。


她们俩已经走到近前要开水龙头时,旁边的卫生间里突然窜出来一个七八岁的女孩,嗖地一下抢到前面,打开水就洗。


朋友和女儿被吓了一跳,愣在那儿。


女儿抬头看了妈妈一眼,很生气地说:「妈妈,她为什么不排队?」 


那个小女孩洗着手,头都没抬地嘟囔了一句:「谁让你们那么慢。」 


随后趾高气昂地走了。


朋友说,她一直给女儿的教育是谦让有教养,从不鼓励她遇事争抢。


在女儿的世界观里,显然无法理解小女孩说的话、做的事。


“妈妈,她为什么不排队?”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我只能跟她解释,有时候有些人就是会这样,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只想到自己,没顾忌到别人。」


朋友说,我希望孩子能明白,不管别人做出多么不礼貌的举动,我们还是要保持自己的风度和教养。





“妈妈,她为什么不排队?”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之所以说起这件事,是因为我家娃最近也有同样的「困惑」。


这段时间,他特别喜欢给别人开门,单元大门、超市的帘子、小区大门......


他总是站在一边扶着门让别人先过,因为帮助别人,让他很有成就感。


有天逛超市回家,等车来的时间,他主动掀起大门帘,一个一个地让人过去。


十几分钟里,过去了二十多个人,只有三个人跟他说了「谢谢」。

其他人都是无动于衷地走了过去。


回家路上,娃情绪有些低落,他很认真地问我:


「妈妈,他们为什么都不跟我说谢谢?」


昨天带他去游乐场,明明他先到达某个设备的入口,后面两个小朋友嗖一下蹿过来,排到了他前面。


他疑惑地看着我,那眼神在询问:「妈妈,他们怎么不守规则?」


是啊,这似乎是来自孩子最常见的困惑。


「妈妈,我帮了别人的忙,他们为什么不跟我说谢谢?」

「妈妈,你总是让我谦让,为什么她要抢我的位置?」

「妈妈,他为什么可以那么没有礼貌?」


我们总是教育孩子要谦让、有礼貌、有教养。


但是在一些时候,似乎那些爱争抢、没礼貌、没教养的孩子更「吃香」。


我们总是在教育孩子与人为善、懂得教养,结果却是教孩子「吃亏」?


我们要因此告诉孩子不要再善良吗?


“妈妈,她为什么不排队?”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妈妈,她为什么不排队?”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热播剧《小欢喜》里有一段情节,让黄磊扮演的爸爸被赞「三观极正」。


季杨杨不小心用球打中了场边的林磊儿,磊儿摔倒手机被踩坏了。


手机是已经过世的妈妈留下的,里面存着妈妈的照片和语音,一向温和的磊儿彻底崩溃了。


为了替磊儿出头,方一凡把季杨杨开法拉利上学的照片做成表情包在全校散播。


结果,因为这个表情包,身为副区长的季杨杨的爸爸季胜利被区委书记找去谈话,事件变得很严重。


这次闯祸,让一向对方一凡很宽容的爸爸方圆发了火。


“妈妈,她为什么不排队?”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方一凡告诉爸爸,是因为季杨杨意外摔坏磊儿手机自己才「报复」。


自己就是开个玩笑。


但爸爸问他:「你知道你这个玩笑,给别人添了多大麻烦吗?」


他说:「不要说季杨杨不是故意的,就算故意的,你也不能这样做。」


因为「用一个错的事去解决另外一个错的事情」,是更大的错误。


爸爸说:「别人要打了磊磊,你去打那个人吗?

别人点了你们家房子,你去点别人家房子?

别人要杀了人,你也杀人吗?」


用别人的错误行为方式来「以牙还牙」,本身就是错的。


黄磊告诉儿子,不管做什么,要先学会做人。



“妈妈,她为什么不排队?”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爸爸的这段话,被很多网友评价:三观正。


用一件错的事情去对抗另一件错的事情,看上去「爽了」,同样毁掉了自己的底线和准则。


不以暴制暴、不以恶制恶,这不是因为胆怯懦弱,是因为教养和善良,是因为做人有底线和准则。


底线和准则,决定了一个人的格局和高度。


我们要让孩子们懂得,我们并不是不敢去争去抢,而是主动选择了去退去让——

作恶总是容易,宝贵的是教养和善良。



“妈妈,她为什么不排队?”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有次去吃自助餐,隔壁坐着一对母子。


吃完饭要走时,那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儿不小心打翻了一个盘子,盘子里剩的菜滚到了地上。


小男孩很不好意思地看了看妈妈小声说:「妈妈我们吃完了快走吧。」


妈妈摇了摇头,从手提包里掏出一包湿纸巾,自己拿着一张,递给小男孩一张,说:「我们把掉到地上的菜都捡起来。」


然后,母子俩就拿着纸巾一块一块地把菜捡起来,又擦干净地上的菜汤和油渍。


其实我们坐的位置是角落,也没有什么人注意到这一幕。


但是那个妈妈带着孩子,一丝不苟地做完了这件事,才离开餐厅。


我们遵守社会公德,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而是自己约束。


在这一点上,这个妈妈做了最好的示范。


“妈妈,她为什么不排队?”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读书时,初中语文老师曾教过我们一个词,叫「慎独。」


所谓慎独,就是独自一人时,也要做到自我约束。


一个人时也不要得意忘形不守规则,因为有一双眼睛在看着你,那双眼睛来自于你自己。


这个词和这句话,我始终记得,希望孩子们也能记得和做到。


因为慎独是最高级的自律,而真正的自律,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所以,当孩子问我们「妈妈,为什么他们没有说谢谢」、「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我为什么还要懂礼貌」的时候,我想告诉孩子:


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有教养和善良,不要因为别人的选择,改变自己的原则。


“妈妈,她为什么不排队?”你的回答影响孩子一生


那些因为争抢获得眼前短暂好处的人,最终可能会付出更昂贵的代价。


善良和教养的同义词不是软弱,希望你在拥有它们的同时,也能够做一个有力量改变现状、影响别人的人,永远不要丢掉自己的同理心。


我特别特别想告诉孩子,在漫长的人生里,最终决定你站在哪里的,不是你的无礼和跋扈,而是善良、礼貌、自律、修养。


这所有的一切,构筑了你人生的格局。


「DrG科学育儿」合作授权转载:闫涵妈妈。(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闫涵妈妈,ID:yanhanmama2016) 作者 | 闫涵 《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作者、美国正面管教教认证讲师、资深媒体人,专注儿童心理,用亲历经验让您的育儿少走弯道,欢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人时   妈妈   慎独   孩子   谦让   教养   底线   礼貌   善良   准则   地上   爸爸   事情   女儿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