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这几天,朋友圈被一句话刷屏了:要一起去爬山吗?


一天,风和日丽,文质彬彬的男人张东升带着岳父母爬山。


山顶上,男人帮岳父母摆着姿势,若有所思,下一秒,他将岳父母推下了山。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另一边,从福利院逃跑的严良和普普敲开朱朝阳家的门。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朱朝阳成绩优异,性格胆小犹豫,在学校被孤立,两个朋友的到来是他暑假的一抹暖色。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张东升杀人那天,三个少年刚好也在山上游玩,还用摄像机无意间录下对方的罪状.....


犹豫再三,三个小孩决定向对方勒索30万。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从此以后,他们的人生被裹挟着,渐渐失控,搭上无辜人命。


它出自最近爆火的国产悬疑片《隐秘的角落》。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作者紫金陈的原生家庭,也上了微博热搜,他承认,全剧隐藏罪恶最深的大boss——朱朝阳,就是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


朱朝阳智商超绝,安静懂事,到了最后,大家都在讨论他杀了几个人。


导演辛爽说,隐秘的角落指的是内心。


朱朝阳和张东升活在强烈阳光下,看似优异,其实毫无退路,内心一直被阴影笼罩着。


从一个温顺懂事的孩子,变成凝视深渊的恶龙,他阴凉的性格底色,到底源自何处?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该剧一开始,就展现给人们一个压抑的小孩形象。


朱朝阳常年考班级第一,但他不受班级同学待见:


班级同学叫他“假正经”,他没有朋友;


别人在他喝的水里面放橡皮屑,他敢怒不敢言;


他没有帮同学作弊,同学借故找茬,打他挑衅他,没有一个人上前帮他。


每一个压抑的小孩背后,都有一个拧巴的父母。


朱朝阳的父亲因为出轨,和周春红离婚,又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


周春红是个蛮不容易的单亲母亲,但她好强,儿子是她人生里的所有希望,终结不幸的工具。就连儿子去看父亲,她都要让他带着成绩单。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她对朱朝阳的爱,归结为一句话:你若不听我的,就是抛弃我。


周春红在离家很远的景区上班,经常无法回家,她给朱朝阳嘱咐最多的是,别忘了吃冰箱里的烧麦,喝牛奶,花钱要记账,一回来就逼他吃鱼,说吃鱼对学习好。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家长会后,老师找到她,委婉向她反应朱朝阳的人际关系,周春红毫不动容,她强调“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以致于朱朝阳后来撒谎的时候,每次都骗母亲说是在书店看书。


片中有一个情节让周春红强势的爱展露无疑。


她给朱朝阳热了一杯牛奶,朱朝阳正戴着耳机看书,并没打算立即喝掉。


周春红再三劝说。儿子只好端起牛奶,小心的抿了一口。然后戴上耳机,说自己会洗杯子。


周春红忽然变得歇斯底里,扯掉他的耳机和书,“你现在长大了,自己能照顾自己了是吧,你怪妈妈没有照顾好你,是吗?如果你爸爸是个负责任的人,如果他不抛下我们,今天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看见儿子瞥向一边的神情,她的权威受到了质疑,再度失控。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一场喝牛奶的戏,把一个性格阴晴不定、充满怨恨、压抑自我的母亲形象塑造的令人窒息。


《情感勒索》一书中说:“许多控制者,会利用恐惧感、责任感控制对方,然后一起被困在恶性循环之中。”


在外人看来,单亲母亲周春红冷静坚强,朱朝阳成绩优异,但是一回到那个房子里,整个氛围就变得压抑滞涩,朱朝阳对母亲只有小心翼翼,用考第一来拯救母亲的常年不开心。


这种充满控制欲的父母,他们自己真的快乐吗?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欢乐颂》里有一句台词:


永远不要低估国内父母的热情,为了孩子,他们可以割舍一切,自然也会要求更高的掌控。


周春红为了儿子,愿意牺牲着所有,但是当传递给朱朝阳的时候,就变了质。


她和景区的马主任两个都是单身,但被周春红搞得偷偷摸摸,理由是,为了儿子朱朝阳的身心健康。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很多控制型的父母,总是打着孩子的旗号牺牲自己,看似很感动,其实很苍白。


还记得明星朱雨辰的妈妈吗?一个以一己之力搞黄儿子所有恋爱的强势母亲。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朱雨辰的妈妈最自豪的事情是,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爱:


每天凌晨四点起来帮儿子熬梨汁,风雨无阻十多年;


儿子在哪工作,她就搬到哪;


儿子在拍戏,她就给儿子冰箱准备好吃的,无时不刻陪伴。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更令人窒息的是,她的爱充满自以为是:


朱雨辰想自己做饭,被她阻止,说太辛苦了,希望儿子忘掉怎么做饭;


朱雨辰不喜欢吃鸡毛菜,她会说:你看,为了你,我手都冻裂了。


无奈,朱雨辰只好咽下去。


朱雨辰也想过反抗,他从上海跑到北京念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北京。


但是每次妈妈都会哭闹“我怎么这么没出息,儿子就这么离开我”。


后来,朱雨辰不再折腾了,只能深夜无助大哭。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而且,朱雨辰的姐姐见到妈妈对待弟弟的方式,惧怕着婚姻,不敢结婚。


那句令人胆寒的母爱宣言:“我没有自我,我是用整个生命去对待我儿子。”已经成为控制型父母的代表金句。


心理专家曾指出,每一个控制欲强的父母大多有以下特征:高度神经质,易焦虑,容易被一些小事引发焦虑,他们缺少朋友,缺少自己的兴趣爱好,容易把自身的焦虑投注在孩子身上。


孩子被这种牺牲自我的爱被深深捆绑,心生愧疚,一方面想挣脱,另一方面却又被驯化,最后变成恶性循环。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朱朝阳心思聪慧,因而在成长中感受到的情绪也就越强烈,母亲严苛的掌控,让他没有健全的情绪输出通道,只能被压抑着。


所以在和坏人搏斗的同时,屠龙少年亦变成了恶龙。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在《积极心理学期刊》的一项研究发现:


父母的控制行为和孩子以后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关联。


家长控制欲过强,对孩子幸福感造成的负面影响,与痛失至亲对人们产生的负面影响程度相近。


还记得那个拉黑父母6年,12年不回家的北大学生王猛吗?


他是“别人家的孩子”,四川一级地市区高考理科状元,北大最好的专业之一生物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后成为美国排名前50的大学研究生。


但他却在独立后拉黑父母,写万字的控诉信,他曾说:“如果教育的目的是控制孩子,那我的父母真的是出类拔萃的模范,他们的所有付出都只是为了控制。"

母亲为了保护他,没让他上幼儿园,小学期间,他经常被母亲关在家里,不许出门。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学校搞活动,老师要求穿短裤,母亲却偏让他穿长裤,理由是怕他着凉,结果老师对他不满,同学嘲笑。


高中时,因为调座位影响到他的学习,他向父母请求帮助,却遭到父亲的一顿打骂:“同桌有什么影响?”“最卑贱的狗才想要公平”“你凭什么要求学校优待你,就凭你学习好?”


这像不像朱朝阳受到的待遇,在老师委婉告诉妈妈朱朝阳在学校被孤立时,朱朝阳事后充满期待的问母亲“老师给你说了什么?”


周春红装作无事发生,强调他只管好好学习。


母亲的做法将他推入绝境,孤立无援。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心理学家李雪曾说:“父母控制欲的手伸向哪里,孩子一生都将在那里体会到痛苦。”


这样的父母,用黄晓明霸总语录总结:我要你觉得,我不要你觉得。


没有关怀只有控制的爱,是一场灾难,湮没孩子的童真,让他们一生都跟自己的心魔作对。


什么时候,父母才能明白:爱不等于控制,爱是给对方自由。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无论是周春红还是朱雨辰的妈妈,她们养育孩子都很辛苦,也给了孩子满分的爱。


但却由于不正当的输出,让爱中途挥发,只剩下控制和占有。


克鲁斯卡娅曾说:“对双亲而言,家庭教育首先是保持自我教育。”

1、健康的父母都有着自己的生活追求


大部分控制欲强的父母,几乎都失去了自我,举全家之力来供养一个孩子,希望他出人头地,按照自己想象的方式来成长。


一旦孩子的能力增长到父母难以适应,就变成了“苦肉计”般的控制。


郎朗曾经回忆父亲逼他学琴的经历,有一次他去参加学校的活动,耽误了两个小时的练习,父亲崩溃了:“我为了你放弃我的工作,放弃我的生活!老师不要你了,你还不练琴,你真是没理由再活下去了。”


这件事一度让郎朗无法释怀,成为阴影。


健康的父母,有自己独立的事业,独立的人格,你在他们身上,看不到用力教育的痕迹。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2、聪明的父母都有自己的分寸感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足够好妈妈”这个概念,在我国也叫“60分妈妈”。


“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需要最好的妈妈,只要足够好的妈妈就可以了。”


这意味着,“足够好的妈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需要接纳自己逐步被孩子远离甚至是失败的命运,只有坦然,才能做到不控制。


电视剧《小幸福》里,英子的妈妈宋倩,坐拥五套房产,美貌,有能力,英子是考清华北大的苗子。


按说,她应该收敛自己的控制欲,但她不,她依然对孩子有各种担心,甚至发展成监视孩子的学习状况,在家安装玻璃墙。


太焦虑的父母,只会让孩子想要逃。


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断舍离”是必须,尊重孩子的差异性,爱好,不一样的追求,生活方式。


60分的父母刚刚好,理性与感性兼具,有自己的世界,不拘泥于琐屑的情绪,也不强迫孩子做自己的复制品。


智慧的父母之爱,是适当的抽离,有分寸的放手。


养育孩子是一场修行,量力而行是一种智慧。


好的父母,爱到100分只会表现70分,心有牵挂万千,到了嘴边却变成适当的鼓励,鼓励他们飞翔,找到自己的人生。


愿你我只做60分的父母,不疾不徐,慢慢来。


《隐秘的角落》爆火,揭露细思极恐真相:如何毁掉孩子,控制他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孩子   岳父   景区   隐秘   优异   焦虑   班级   耳机   真相   角落   情绪   父亲   儿子   父母   母亲   同学   妈妈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