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儿6》惹争议:摧毁一个孩子,经常这样对他说话就好了

因为骂孩子,这位爸爸上了热搜

《爸爸去哪儿6》惹争议:摧毁一个孩子,经常这样对他说话就好了

随着《爸爸去哪儿6》的热播,一个爸爸的带娃视频被网友们纷纷议论,并且上了热搜。

引起争议的就是这段杨烁带孩子的视频。

我们通常意义下的带孩子,更多的是教育孩子,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虽然有时候因为孩子不听话,爸爸妈妈会失控,但是总体来说还应该是比较和谐的。但杨烁带孩子的时候,整体画风是这样的:

让孩子走得快一些:“你能不能快点?(这段时间)我都能跑到村口再走回来了!”

让孩子穿衣服:“你能不能快点穿?快点!快点!”

让孩子叠衣服:“我之前不是教过你吗?衣服不会叠吗?你对反了不知道吗?”

让孩子选择房子:“你就选了个这样的房子?”

孩子看书的时候:“让你看的书看了吗?你看了不知道什么意思是吗?”

说实话看了整个节目,杨烁只要面对儿子说话大致都是这样的语气和态度。幸好这是在拍摄综艺节目,要不开心爸爸都会有种杨烁分分钟要对孩子上手的错觉。

《爸爸去哪儿6》惹争议:摧毁一个孩子,经常这样对他说话就好了

当然我们要说杨烁是个坏爸爸,只会对孩子这样的话,也是有失公允的。毕竟在别的镜头中,他还是像一个慈父一样,默默保护儿子的。

比如上楼的时候,为了保护儿子一直跟在他背后,上楼后还不忘提醒儿子把包放下来。

比如看到儿子累了一天,一回到家就躺在床上的时候,特意打了一盆水让儿子洗洗脚再睡。

而且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杨烁也说自己平时和儿子在一起不是这样的,因为常年不在家和孩子也见不了几回面,所以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育,以及对孩子的付出给孩子做出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明白一个男子汉在生活中该如何去做。比如希望孩子能够走的更加快一些,希望孩子能够更有自理能力一些,希望孩子能够更加成熟一些男子汉一些。

《爸爸去哪儿6》惹争议:摧毁一个孩子,经常这样对他说话就好了

想法是好的,但做法开心爸爸还是有点不敢苟同,作为一个很长时间才能和儿子坐一块的爸爸,想了解一下孩子的成绩以及成长,这是人之常情,但如此急躁如此没有耐心如此动不动就反问的教育方式,真的能让孩子知道该怎么做,能让孩子变得更好吗?

一种教育方式好不好,从孩子的表现就能看出来。杨雨辰在节目中其实对爸爸,是比较抵触的。

和爸爸坐在一起的时候,杨雨辰一直都是正襟危坐,小心翼翼,神经紧绷的样子;他不敢和爸爸主动说话,甚至都不敢抬起头来看看爸爸,生怕又被问到了什么自己没做到的事情;在节目中,他也“违心”的表示,不喜欢自己的爸爸......

而且很多网友也纷纷表示,这样的教育对孩子来说太严厉了吧?时间长了会给孩子带来阴影的!这样去说孩子会让他没有自信心的......

《爸爸去哪儿6》惹争议:摧毁一个孩子,经常这样对他说话就好了

其实,杨烁除了没耐心,没时间陪孩子等问题外,最大的问题就是频繁对孩子使用反问。

这种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爸爸妈妈们都用过

实际上,这样的教育孩子方式,在很多家庭中都屡见不鲜。

比如刚刚过去的热播剧《小欢喜》中,因为方一凡的考试成绩不好,在回家的车上,童文洁忍不住的教育起了儿子“别人都在学习为什么你就不能呢?”“看看你的成绩,为什么这么低呢?”最后直接变成了“你不要叫我妈,我不是你妈。你没错,我错了,我就不该生你!”的怒吼。

而方一凡呢,也是从一开始的唯唯诺诺准备认错的态度,直接反抗了起来“你永远都看不到我好!我不学了,我不考大学了,你去报补习班吧,你去自己考大学吧,妈咪!”

《爸爸去哪儿6》惹争议:摧毁一个孩子,经常这样对他说话就好了

无独有偶,同样是《小欢喜》中,宋倩也是这样责骂自己的女儿英子的。

“我就不能说两句了?他们带着你逃课,我是你妈我还不能说他们了?”

“那个小梦阿姨怎么就那么好啊?怎么就那么招你喜欢啊?”

“我逼你什么了?”

“你妈做什么都不对对吧?”

而英子呢,她的反应也从开始低头认错,变成了小声的反驳,直到最后喊出了“妈你别逼我了成吗?”“对,我就是喜欢小梦阿姨,她就是比你好!”的反抗。

可以说,这两个情景实际上是很多家庭的重现,很多爸爸妈妈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教育孩子时的影子,甚至有的时候自己做的比这两位妈妈都糟糕。

《爸爸去哪儿6》惹争议:摧毁一个孩子,经常这样对他说话就好了

爸爸妈妈们面对的只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如果我们总是吼他,用反问来否定他们的话,长大后很有可能变成一个自卑懦弱,什么都不敢尝试的人。

之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想毁掉一个孩子其实很容易,只要不断的否定他们就好了。爸爸妈妈的反问,透露出来的正是对孩子不断的否定。否定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都做不好,时间长了,他们就会习惯性的否定自己,认为自己真的什么都做不好。

真的到了那时候,爸爸妈妈后悔也晚了。

反问是一种好的表达方式,但是这样反问孩子真的不好

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过程中,反问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

演讲就是一个能够频繁用到反问的场合,有的时候演讲者往往会加上一句“这种做法其实是很错误的,您觉得呢?”,简简单单一句话,除了能够总结前面的内容,引导别人跟随自己的观点外,还能够有效的加强自己的说服力,堪称点睛之笔。

《爸爸去哪儿6》惹争议:摧毁一个孩子,经常这样对他说话就好了

而在日常的交流中,合理的反问也能够为起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比如反问会让说话者更加自信。我们也有过类似的体验,交流时我们说出反问的同时,声调会不自觉的提高一些,语速也会不自觉的加快一些,而这种变化会被对方所察觉,从而更加专心更加注意,也会让说话者的自信心得到一定的满足。

比如反问本身带有的情绪,会让对方更加趋同于自己的观点。日常交流过程中,情绪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果对方对于所交流的事情本身没有趋向性,没有明确立场的时候,说话者反问所带来的的情绪,可以在不自觉中影响对方的情绪,会让对方更加认同自己的看法。

既然反问有这么多的好处,为什么反问孩子效果就很差劲呢?

按理说教育孩子本身也是交流沟通的一种,为什么在别的地方用起来效果很好的反问,到了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效果就不好了呢?甚至会引起孩子强烈的反抗,让事情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了呢?

《爸爸去哪儿6》惹争议:摧毁一个孩子,经常这样对他说话就好了

一方面是爸爸妈妈反问孩子时的态度。

绝大多数情况下,爸爸妈妈反问孩子的时候,态度并不是平静的,而是带着一种强烈的情绪的。

比如童文洁在反问方一凡的时候,她的情绪就很激动,态度也很明确“你就是不想好好学习”“你就考不上大学”“你就只能是去补习班再次补习”!同样的,宋倩在反问英子的时候,态度也是很明确的“你逃课出去就是不对!”“我批评你是应该的”“我说什么你都应该听着”“我这是为你好!”

事实上,语言本身是无辜的,语言背后的态度才是最伤人的,对于孩子来说也是这样。

爸爸妈妈的反问,就像是拿起了一把小刀,直接对准孩子最脆弱的地方,用最疼痛的方式一刀刀的刺进去。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反问说出来的并不是一个个的观点,更多的是在对自己全方位的批判。当然反抗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当反问句针对的不是行为,而是生活、目标、梦想的时候,就注定了其差劲的效果。

《爸爸去哪儿6》惹争议:摧毁一个孩子,经常这样对他说话就好了

更有些时候,爸爸妈妈的一些反问句,直接就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对孩子的行为下了定义,甚至有些拒绝进一步交流下去的意思。像宋倩说出那一串反问句的时候,实际上并不是交流的过程,她并不用英子给出自己一个为什么要逃课的解释,也并不希望听到孩子更喜欢谁的答案,她只是想要发泄自己的情绪,表达出自己对孩子的看法。

爸爸妈妈们的这些反问句,在孩子听来更多的是隐含了一些“我觉得我就是对的,你不能否认”的意味,也就失去了互相表达互相反馈的作用了。

一场无法产生互动,无法对孩子产生教育,全程是爸爸妈妈自己情绪发泄的交流,自然会被孩子所抵触,也就得不到预期的结果了。

另外一方面是反问背后隐藏的意思

《爸爸去哪儿6》惹争议:摧毁一个孩子,经常这样对他说话就好了

孩子们都是很敏感的,爸爸妈妈反问句背后隐藏的意思,他们都可以敏锐的察觉到。很多时候,这些隐藏的意思,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是很直观的,只是爸爸妈妈自己不愿意说出来罢了。

比如爸爸妈妈说“你房间怎么这么乱啊?”,实际上背后的意思却是“你除了会把屋子弄得脏乱差外还能干点什么?早就让你收拾了,一直都不动,实在是太懒了!”

比如爸爸妈妈们说“你怎么像个小孩子一样?”背后隐藏的意思可能是“你都这么大了,还是一点都不成熟,一点都不能体谅爸爸妈妈,实在是让人太失望了!”

比如爸爸妈妈们说“你怎么还在说话啊?”背后可能隐藏着这些意思“都这么晚了还不睡觉,真的一点都不听话啊,和你说过多少次了,都当成了耳旁风!”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反问的时候,表达出来的都是一些负面的、责备的内容,孩子自然就不喜欢听,甚至要强烈的反驳了。

《爸爸去哪儿6》惹争议:摧毁一个孩子,经常这样对他说话就好了

其实反问只是一种表达方式,真正让孩子不配合甚至是反抗的,是爸爸妈妈反问时的态度,以及背后隐藏的意思。

不反问,爸爸妈妈该如何和孩子交流

那么,不采用反问的方式,爸爸妈妈如何和孩子沟通交流,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呢?

实际上想要和孩子很好的交流,方式方法都是其次,最重要的是要有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这时候再用一些实用的沟通交流技巧,才能真正听到孩子的声音,才能够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一般来说,和孩子交流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试试这3种方式:

多用开放式提问

《爸爸去哪儿6》惹争议:摧毁一个孩子,经常这样对他说话就好了

开放式提问,实际上就是指那些比较宽泛,可以从各个角度来回答的问题,往往回答者无法用一个词或简单的几句话来回答,有着很大的自由发挥空间;相对应的就是封闭式提问了,一般来说,那些可以用嗯,对,使得之类的词回答的问题,都可以称之为封闭式提问。

而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爸爸妈妈应该尽量的使用开放式提问,避免封闭式提问。

之前有很多爸爸妈妈给开心爸爸留言,说自己接孩子放学回家的路上,本来想好好聊聊他们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但每每总是说不了两句话就都没什么好说的了。

比如这段对话:

你今天有没有好好听老师的话?

听了。

老师有没有批评你啊?

没有。

今天在幼儿园过得开心吗?

开心.....

《爸爸去哪儿6》惹争议:摧毁一个孩子,经常这样对他说话就好了

在这段对话中,爸爸妈妈全程用的都是封闭式提问,孩子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就好了,自然也就没有更多的交流欲望了。而如果把这段对话用开放式提问来表述的话,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今天有小朋友没听老师的话吗?

有啊,凯凯今天就没听。

凯凯不听老师的话,干了些什么事情呢?

他乱跑呢,追都追不住。

那么你会像凯凯那样做吗?

不会啊,我上课的时候好好的坐着呢......

开放式提问能够更好的引出孩子自己的看法,而爸爸妈妈呢也可以从和孩子的交流中,得到他们在幼儿园怎么过的之类的信息,这样的交流才是有效的交流。

《爸爸去哪儿6》惹争议:摧毁一个孩子,经常这样对他说话就好了

对孩子少说为什么

很多爸爸妈妈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都喜欢用“为什么”这个词,看上去好像是能够启发孩子,让孩子多想想多说说,还能够了解孩子的想法。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特别是为什么这个词一说出来,对孩子而言,更多的会是一种被责备的感觉,也就很容易产生抵触的情绪了。

比如:

今天在幼儿园吃了什么东西呢?

......我忘记了

为什么记不住自己吃过的饭?一看你就没有好好的吃饭!

谁说我没好好吃饭?

《爸爸去哪儿6》惹争议:摧毁一个孩子,经常这样对他说话就好了

本来爸爸妈妈只是想从孩子在幼儿园吃了什么这件事,进而引出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但却因为一句不合适的“为什么”,变成了对孩子的指责,以及不信任,自然也就不能很好的交流下去了。其实这时候爸爸妈妈只要简单的提示一句,比如“有没有吃面条啊?”之类的话,对话就能够很好的进行下去了。

重复孩子的话,让他们感到被重视

有的时候,为了让孩子能够更好的说下去,爸爸妈妈可以用重复孩子话的方式,来引导他们把这个话题继续进行下去。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重复对方的话,一方面代表我们重视对方尊重对方,对对方的话一直在很认真的听;另外一方面呢,也是对对方的话进行总结,并且刺激他们更多的表达。对孩子来说也是这样,爸爸妈妈对他们的话进行重复,会让他们觉得很受关注,也就愿意多说一些了。

《爸爸去哪儿6》惹争议:摧毁一个孩子,经常这样对他说话就好了

就像是开心爸爸在上面说的一样,想要和孩子很好的沟通,最重要的前提是爸爸妈妈把孩子当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能够用一种平等的态度来交流,即使什么技巧也不用,也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的。

开心爸爸碎碎念

其实教育孩子没有什么“黄金秘籍”,也没有什么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如果说真的有的话,那就是爸爸妈妈的同理心,能够平等的和孩子交流,能够平静的听孩子说话,能够冷静的看待孩子的行为,这就足够了。

《爸爸去哪儿6》惹争议:摧毁一个孩子,经常这样对他说话就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爸爸   说话   孩子   问句   封闭式   反问   开放式   教育孩子   情绪   态度   儿子   事情   效果   妈妈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