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专访l中国当代禅篆书法家隆如法师

刊首语:一直以来我都是从事文化策划、媒体宣传的工作,早年在北京曾发起中国名家《心经》作品展,在朋友的推荐下认识了禅篆书法家隆如法师,这次又是在无意中把法师与我结缘的书法作品发到朋友圈,出乎意料询问的朋友很多,喜欢法师书法想请书法的人也有好几位,朋友圈留言不计其数。

中书协、中美协双国家级会员阎品先生留言:“刚拜读完隆如法师的篆书作品,写得很好,尤其是小篆,写得很棒,有功夫!干净、整洁!如沐春风!”;被誉为“文武奇葩”的长沙市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唐樱老师留言:“看到老师书写的篆书作品,仿佛穿越到了三千年前的殷商时期,那是怎样的一个生态时空,创造出如此美的字体。隆如法师用他的禅学和心力让历经三千多年的篆书,柔中有刚、刚中带柔地走笔在宣纸上。带着远古气息的篆书在老师的笔下,是那样美妙、有生命、有吸呼!喜欢!”。

“何不给法师来个专访”,身边的同事也在朋友圈留言道。说者无心,而看到朋友圈那么多人留言点赞并且喜欢法师的书法,我决定给法师做个专访,这也是我一直想做还未做的一件事,我想让更多的人一起来欣赏书法名家的作品,感受书法的意境和魅力。

□专访实录

笔者:法师吉祥!您是什么时候开始习字、与佛教结缘的。

隆如法师:我自幼就酷爱书法,至今不缀,从小就梦想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位书法家,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的翱翔。在南京上大学时也时常参访栖霞寺、鸡鸣寺等各大丛林学习佛法与书法。

笔者:能否分享一下您与佛教结缘的大致经历。

隆如法师:我1997年在浙江普陀山法雨寺礼昌法老和尚为师剃度出家,2003年奉恩师命前往莆田广化寺受戒,2009年受当地信众多次邀请前往晋江西龙禅寺住持,2013年前往安徽二祖禅寺求绍云长老传沩仰宗法脉,为沩仰宗第十代传人;2015年前往湖南郴州南禅寺求法禅道长老传曹洞宗法脉,为曹洞宗第四十九代传人。

笔者:随喜赞叹法师,对中国书法产生较深影响的佛家思想有很多,今天有缘,还请法师示下。

隆如法师:是的,对中国书法产生较深影响的佛家思想确实很多,而“圆融”当属其一。以“圆”为美的思想,在佛教空、有二宗中均有之,圆象征着圆满与完美,是一切理想的最高境界。

“圆融”这一概念,是禅宗在“和合”的思想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很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合”一词,意指将不同的因素组合为一,或者使不同的人和睦共处;圆融一词,两字则各有含义:圆者圆满具足,无所欠缺;融者融会贯通,无所执著。前者是佛性论,后者是般若学。圆融的最早应用,是佛家传教的方法论。佛教传入东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历史上佛教徒曾经历过不少沉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在与政治、世俗、文化的磨合过程中,佛教逐渐形成了以圆为贵、以圆为美、左右逢源的圆融观。

笔者:佛教所崇尚的圆融之美,对我国的传统美学思想影响颇深,仅就书法而言,都对圆十分重视。

隆如法师:举个例子吧,像清朝曾国藩在《家书》中就这样写道:“无论古今何等书家,其落笔结体,亦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作字时,先求圆匀’”。

所以我个人认为书法应遵循先贤墨迹作为范本,珍惜祖祖辈辈的哲学文豪给我们留下的书法瑰宝,将中国文字用毛笔写出一种美和气势。我从甲骨文开始系统研习中国书法脉络,又遍找字帖,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与智慧,并选四大家书法开始练习多年后,专研甲骨文篆书,融入个人对书法的认识,去除棱角,转换为圆角,这一点古代书论中“笔方势圆”的说法也有提到。

结束语:隆如法师将佛法的圆融与中国书法完美的结合,每一幅作品都去除浮躁和火气,练就了中国传统结合佛教的禅意书写出了其独具一格的禅篆书法,展示出了一个出家人对书法深深的追求与爱好的坚定,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学佛和爱好慈善,让国学文化一代代传承并得到更大发展。(文/林文彬)

隆如法师部分作品赏析:

名家专访l中国当代禅篆书法家隆如法师


名家专访l中国当代禅篆书法家隆如法师


名家专访l中国当代禅篆书法家隆如法师


名家专访l中国当代禅篆书法家隆如法师


名家专访l中国当代禅篆书法家隆如法师


名家专访l中国当代禅篆书法家隆如法师


名家专访l中国当代禅篆书法家隆如法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篆书   求法   法师   佛家   专访   宗法   佛教   圆融   法家   中国   书法   名家   朋友圈   中国当代   笔者   留言   思想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