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无课间10分钟,“圈养”现象屡见不鲜,白岩松一番追问引共鸣

文/Miss刘教育课堂

跳绳、跳皮筋、大弹珠以及打沙包,是很多人记忆里挥之不去的儿童游戏,跑跑跳跳、打打闹闹的欢笑声,是许多人记忆里“课间10分钟”的模样。

曾经课间十分钟总会看到跑跳的各种身影,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反观现在,这种正常的事情,可能会沦为“怪相”。

现在的学生几乎没有了课间10分钟,这个时间段也总是鸦雀无声的状态,甚至有时候会分不清他们是上课还是下课。

学生无课间10分钟,“圈养”现象屡见不鲜,白岩松一番追问引共鸣

学生无课间10分钟,“圈养”现象屡见不鲜,白岩松的一番追问引共鸣

根据数据调查显示,75%以上的家长称课间10分钟寂静无声很普遍。

课间10分钟的设立,是为了学生能够自由活动,做好放松,缓解疲劳,为下一节课养精蓄锐的一个过渡时间。但现在的大部分学校,课间10分钟都变得静悄悄的了,学生们只能守在座位上。

小学的学生,本来就处于一个活泼好动的年龄,可是,课间10分钟却不能肆意而动,有的学校甚至还对课间规定:课间只能打水和上厕所。

学生无课间10分钟,“圈养”现象屡见不鲜,白岩松一番追问引共鸣

那些好动的孩子,为了能够站起来动一动,也为了能“逃离”班级出去透透气,上厕所、打水则成了唯一被允许的借口。但就连这,也有的学生被老师点名批评“课间频繁上厕所”。

这种现象的走向逐渐变得奇怪,有人也提出,这样的学生就像是被“圈养”起来,对于孩子们的健康其实并无利,不仅没有了精神气,也会由于疲累上课效果不佳。

学生无课间10分钟,“圈养”现象屡见不鲜,白岩松一番追问引共鸣

“圈养”现象屡见不鲜,大家似乎也在默默地为此而妥协了,但白岩松发出灵魂质问:学生们连课间10 分钟都很难走出教室,怎么能支撑起一个民族的健康,怎么样能支撑足球、篮球等冲出亚洲?

白岩松的一番追问,也引起了很多家长的共鸣,学生的健康在一点点地被瓦解,在家里活蹦乱跳的孩子,到了学校反而变得蔫了,就那样在座位上一整天几乎一动不动,学生们的健康也在遭受着威胁。

这一现象还因此上了热搜榜,有些地区还对此现象作出回应:学校的学生课间10分钟要站起来、走出去、动起来,学校以及老师也不能干预学生们的课间10分钟。

学生无课间10分钟,“圈养”现象屡见不鲜,白岩松一番追问引共鸣

学生课间10分钟被“干预”,也是学校为了不“惹是生非”

根据调查,在校园伤害案件中,课间10分钟以及体育课成为了时间的高发期,而学校也总是被告最多的。

年幼的孩子本身就好动且皮,而孩子间因为对于自己的控制能力比较弱,课间10分钟不加以管控,彼此间有摩擦也是常有发生的事情,但可能会遇到咄咄逼人的家长找麻烦,这就为学校增加了困扰。

学生无课间10分钟,“圈养”现象屡见不鲜,白岩松一番追问引共鸣

除此之外,由于课间不加以管理,学生可以自由活动,这也意味着增大了学生出现意外的概率,这情况的出现,都可能会给学校“惹祸上身”。

现在许多学校“圈养”学生,也是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出发点考虑的,为了不被家长“刁难”,也为了学生能够安全,这便成了一种最保守且最有效的方式。

但这样的方式,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的快乐,威胁了学生的健康,增加了学生的压力,压抑了孩子的天性,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与学习。


学生无课间10分钟,“圈养”现象屡见不鲜,白岩松一番追问引共鸣

这样的现象出现也是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想要让孩子能够“重获自由”,走出教室,需要家长、学校双方的努力,家长要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学校也要加强管理工作,努力做到“零”过失,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们,让他们多一点自由。

PS: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屡见不鲜   课间   共鸣   现象   学生   可能会   好动   打水   教室   家长   事情   努力   孩子   学校   健康   白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