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水银,离家出走…… 对孩子说“不”,一定要趁早

作者:纳雅

“不让我玩手机,我就吞水银!”

杭州一15岁男孩因作业没完成,妈妈不让玩手机,竟打破了家里的两支水银温度计,把水银喝了下去。

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因为喝下两支之后没出现症状,为了“震慑”妈妈,他竟又跑去药店,买来10支水银温度计,敲碎后把里面的水银一饮而尽。

吞水银,离家出走…… 对孩子说“不”,一定要趁早

这次,男孩开始头晕,身体发颤,家人赶紧把他送到了医院。经检测发现,男孩的血汞指标升高了8—9倍,喝进去的水银,全都散布在胃肠里。

医生说,水银喝到胃肠道的吸收率只有万分之一,如果胃肠道破溃穿孔或是口腔溃疡,导致水银扩散到体内,会造成严重的炎症,甚至危及生命。

一个15岁的孩子,明知道水银有危险,还故意喝下去,试图用这样的方法来给妈妈一个下马威。

他幼稚行为背后的潜台词是:我要,你就必须要给我。你不给,我就伤害我自己,要你好看。

吞水银,离家出走…… 对孩子说“不”,一定要趁早

一个孩子,如果小时候能用撒泼打滚,换来想要的东西。那么长大后遇到拒绝,他就很可能耍横威胁,哪怕他的要求不合理。

儿童教育家埃斯特斯曾说过:适当地拒绝孩子很重要。即便你完全可以满足他的,也必须让孩子知道,不是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一个不懂“拒绝”的父母,不是合格的父母。

一个从不曾被“拒绝”的孩子,不懂得珍惜,还容易走极端。

吞水银,离家出走…… 对孩子说“不”,一定要趁早

父母百依百顺,让孩子习惯 “心想事成”

广东高铁站,一13岁男孩突然情绪激动跳下站台,工作人员赶来救助,却被孩子扔石头。

而让他举止疯狂的原因居然是:他想吃鸡腿,妈妈没答应。

吞水银,离家出走…… 对孩子说“不”,一定要趁早

西方哲学家柏拉图有一句名言:你若想害孩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心想事成。

为人父母,我们唯恐委屈了孩子,都渴望让孩子心想事成,竭尽全力去满足他们的要求。

我们的百依百顺,不仅让孩子学会了撒泼耍横,他还犹如一朵温室里的花朵,碰不了,摸不得。

心理学研究表明:7-9月时,婴儿的啼哭就会变得“有意识”“有目的”,因为他们慢慢明白啼哭所带来的结果。

12-18月时,在某些社会场景下,当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表现出哭闹发脾气的行为。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手段越发“高明”,会和你争吵,甚至自残自杀。

吞水银,离家出走…… 对孩子说“不”,一定要趁早

毫无节制的满足,给予孩子的,不是爱的滋养,而是捧杀孩子的毒药。它让习惯于被满足的孩子,在遇到拒绝时,想方设法,喂饱欲望。

孩子的威胁,来自于父母的妥协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有个实验:将一个很饿的小白鼠放入有按钮的箱中,每次按下按钮,就会掉落食物。

刚放入箱子的小白鼠不知道按钮在哪儿,它只能上蹿下跳,几次反复之后,小白鼠发现规律。它只要饿了,就会去按按钮。

当孩子用哭闹威胁来表达需求,父母的退让和妥协就会强化孩子的误判,让孩子得寸进尺。

网上曾有一段父女对话的视频走红,视频中,爸爸没有给女儿买她想要的玩具,女孩不哭不闹,还一脸认真地回答说:“哭只会把事情变得糟糕。”

吞水银,离家出走…… 对孩子说“不”,一定要趁早

原来,女孩之所以淡定,是因为之前她试图用哭闹来换取想要的东西时,爸妈并没有妥协,她什么都没有得到。

每一个想方设法威胁父母的孩子背后,都有一个步步退让的家长。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假如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他的不听话并未招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就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蛋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你坚守原则,孩子才能放弃挣扎。你不妥协,孩子才不会任性威胁。为人父母,须让孩子知道,不是所有的任性,都能得偿所愿。

吞水银,离家出走…… 对孩子说“不”,一定要趁早

正确对孩子说“不”,应该这样做

李玫瑾教授认为: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坚决说“不”的家庭,孩子从小就知道,他不是家中的特殊人物,他不可能对父母提什么特殊的要求,也不可能以什么极端的手段要挟父母。

心理学家李子勋说:孩子的需求无非集中在三个方面:陪伴,探索,确定自己的重要性。

有次家里来了客人,平时温顺乖巧的女儿,突然变得不可理喻。我一靠近别的小朋友,她就大喊大叫,把拿出来分享的玩具,摔得到处都是。我厉声呵斥,却让她变本加厉,打翻了我准备的水果盘。

吞水银,离家出走…… 对孩子说“不”,一定要趁早

直到我强压怒火,冷静下来,把她带回房间询问,她“哇”地一声哭出来,说:“妈妈喜欢别的小朋友了······”

育儿要看“里子”,不能只看“面子”。弄懂孩子为什么哭闹,才能对症下药,恰如其分地对孩子说“不”。

简单粗暴地说“不”,往往会忽略孩子的感受,让他为了达到目的,变本加厉。

心理学家布鲁斯·格莱朗博士表示:“频繁对一个孩子说不,是最不恰当的拒绝方式,孩子仿佛被父母推到了门外,会委屈甚至愤怒。”

所以,“不”要说得迂回,说得巧妙。

吞水银,离家出走…… 对孩子说“不”,一定要趁早

比如,孩子看电视不吃饭,你直接关掉电视,孩子可能就会哭闹。可是如果你跟孩子说:“你可以先吃饭,再来看会儿电视。”孩子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聪明的父母,多用肯定句,慎用否定词。

“你再调皮,我就不爱你了。”

“你再不睡觉,我就不管你了。”

“你再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说:儿童总是张着眼睛和耳朵,观察和模仿周边。跟孩子说再多的道理,都不如做给孩子看。

吞水银,离家出走…… 对孩子说“不”,一定要趁早

不曾威胁过孩子的父母,才不会收获一个会“威胁”的孩子。

满足孩子,可能会让他一时高兴。但学会拒绝,才能让孩子终身受益。

失望是孩子人生历程中必须要面对的考验,爱不是无限度给予满足,更不是百般迁就。

聪明的父母,会在需要的时候对孩子说“不”,然后坚定地执行规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水银   孩子   目的   百依百顺   变本加厉   温度计   心理学家   心想事成   按钮   任性   父母   男孩   小白鼠   需求   妈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