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孩子胆太小怎么办?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儿童期孩子胆太小怎么办?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父母常常会疑惑,为什么孩子的行为总让人摸不着头脑,那或许是源于孩子的心理需求。儿童期是孩子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父母要及时察觉他们的心理压力心理行为,从而呵护孩子幼小的心灵。

五一假期,朋友夫妇带着四岁的儿子俊俊来我家做客,一进门小家伙就害羞地躲到妈妈身后。出于礼貌妈妈一直督促着俊俊“快点儿,叫阿姨”,可妈妈越催,俊俊就越拘谨害羞,在妈妈身后低头不语。朋友焦急地对我说:“你说这孩子随谁啊?这么胆小,看这个没出息的样儿。”爸爸也在一旁抱怨:“就是啊,还是个男孩子呢,一点儿男子汉气概都没有,以后长大了可怎么办。”

据朋友说,俊俊怕的东西可多了,不仅是怕见生人,在公园看到那种扮成卡通人物的人偶也怕。带他去看个3D电影他吓得大哭,在外面见到小狗他吓得连叫带躲,就连下雨打个雷他也害怕得不得了.....因为胆小,孩子没少受父母数落,现在还似乎变得越来越胆小了。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形成胆怯心理是多方面造成的。事件越不确定,孩子就越感到焦虑和害怕。随着孩子的成长,他对身边的事物越来越熟悉,恐惧感就会减轻。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胆小的“标签

其实,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父母“说”出来的,父母给孩子“贴标签”,孩子就会按照父母贴的“标签”发展自己。

孩子对自己的看法,通常是从父母和周围人的评价中得来的。就像刚才提到的俊俊一样,他可能天生就是个内向的黏液质孩子,这样的孩子需要更多时间适应新环境、熟悉陌生人。而家长一定没少当着孩子的面数落孩子胆小怕生,反复强化孩子的胆小,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给自己这样的定性,认为自己就是胆小的人,从而变得越发胆小怕事。

一句话,孩子将来成为怎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

怕生是孩子安全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

自然现象

孩子在三至五岁会格外怕生,这是孩子安全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现象,尤其是趋于内向型的孩子。此时,家长千万不要强迫孩子接受陌生人或陌生的环境,这样做只会加大孩子的不安全感甚至让孩子感到恐惧。当孩子认生时,家长应该给予理解,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认生,而是给孩子时间适应。有时孩子就是需要躲在妈妈身后的安全港湾里观察陌生的环境,建立自己的安全感。家长大可不必为表现礼貌,在此时催促孩子“叫阿姨”,虽然孩子主动打招呼会让家长感觉很有面子。

家长只要表现得大方得体,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就可以了,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不久的将来模仿你为人处世。

帮助孩子培养起属于自己的安全感

一般而言,孩子拥有了安全感,就有勇气接近别人、与人交往,并和他人建立信任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体验到交往的乐趣,与人交往的意愿会进一步加强,社交能力也随之提高。相反,如果孩子缺乏安全感,他就不敢或不愿与人交往,出现怕生等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建立属于自己的安全感。

父母的陪伴可以帮孩子建立安全感。父母要经常和孩子进行心灵沟通,一旦孩子发现自己的心灵有人陪伴,就会备感安全。

同时父母要减少对孩子的干预,可以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去,也可以在旁观看,但不要指手画脚,絮絮叨叨。如果父母总在孩子身旁指指点点“这个要这么做,不能那样做”就相当于给孩子传递出一种讯息:“你没有能力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将在父母的羽翼下你才安全。”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不可能建立自己的安全感。

正确面对孩子的各种怕

对孩子偶尔表现出的胆小,家长大可以“视而不见”“忽略不计”,多关注孩子勇敢的表现,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把“孩子胆小”这样的语言从生活中彻底删除,不去强化孩子身上负面的东西。

家长真没必要对孩子的胆量要求太高,毕竟是涉世三五年的小孩,有害怕情绪很正常。而且这和先天气质也有关,有些孩子天生神经类型不够活跃,遇到事情喜欢逃避;而有些孩子则天生喜欢强刺激的声响和奇怪的事物,对许多事情充满了强烈的探索欲。同时,有研究发现,人对某一事件的焦虑与该事件的不确定性有很大的关系。事件越不确定,孩子就越感到焦虑和害怕。例如,孩子害怕玩偶,是因为孩子不确定这个在童话书或动画片中的人物是否会对他有威胁。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知道人偶是叔叔阿姨穿上服装扮演的,自然也就不害怕了;很多孩子都害怕3D电影,因为那种立体逼真的感觉让孩子无法承受,所以孩子小还是尽情不要带他去看3D电影为好;孩子害怕小狗就更是可以理解了,小狗见到大人不敢招惹,但见到小孩就经常会狂吠来吓唬他们,可能你的孩子就被小狗吓唬过,所以看到没有拴着的小狗,爸爸妈妈最好把孩子抱起来免得吓到他们;至于有些孩子害怕打雷下雨,就更怪不得孩子了,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你灌输给他什么样的观念他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念,我就亲眼见过一个奶奶,在外面打雷时赶紧把在一旁玩的小孙子搂到怀里说:“哎哟,打雷了......好怕怕呦!”家长有这样的行为,孩子以后怕打雷也不足为奇吧。但如果家长在孩子第一次经历打雷下雨的时候,平静地告诉孩“外面打雷了,要下雨了,这是一种自然的天气现象。”

对于大些的孩子,家长也可以借机告诉孩子在打雷时怎样做可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孩子以后自然会正确面对打雷下雨这些自然现象了。

其实有时真是家长多虑了,孩子由于比起成年人在很多方面都处于弱势,适度的恐惧和害怕就是他们的一种自我保护,警醒和敏感一些让自己更安全,总比天不怕地不怕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都不自觉要好得多。

爸爸妈妈的爱是孩子安全感的源头!

宝妈要在言语上、行动上经常向孩子表达“妈妈爱你”,这是妈妈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让孩子在妈妈无限的关爱和呵护中幸福健康的成长。

宝爸宝妈们,请丢掉那些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的话语,如,“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再闹,大灰狼就来抓你啦。”这些恐吓似的话语,这会让孩子感到惶恐不安,孩子会认为随时有可能失去妈妈的爱,甚至失去妈妈,这样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胆小怕事。同时,宝爸宝妈们还可以:

01 鼓励孩子多参加活动

宝爸宝妈还应有意识地创造外出活动与他人交往的机会,经常带孩子到公园和其他公共场所,让他们接触、认识、熟悉广阔的世界。或可以带孩子去走访亲友,去外地旅行,开阔他的视野,并让孩子和小伙一起游戏,和大家一起参加活动,一起结伴买东西等,从而锻炼孩子的胆量。

02帮助孩子提高认识

孩子胆怯大部分是后天形成的结果,作为父母要端正思想,按照

孩子的年龄和实际情况,给予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丢掉“怕”字,同时告诉孩子,胆小鬼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的,让孩子鄙视胆小怕事的行为。对于孩子存在的胆怯心理,可以进行锻炼和诱导,比如孩子怕生人,当有客人来访时,应让孩子与客人接触,并锻炼他在客人面前讲话。这样一回生二回熟,会慢慢改变孩子的胆怯心理。

03培养孩子勇敢的精神

父母可以经常讲一些有关勇敢的绘本,平时善于观察孩子,当他遇到困难时,能得到及时的帮助,鼓励孩子去战胜困难。对孩子进行胆量方面的训练,比如在感觉训练中,加大木梯的训练量,慢慢锻炼孩子的胆量。

04 交给孩子一些任务

父母可以有目的地交给孩子一些可以完成的任务,限定时间完成。比如假期可以让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朋友家或跟旅行团旅游,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去锻炼,去克服困难。同时父母要给予孩子鼓励、指导和帮助。当孩子完成任务时,父母应进行表扬,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05 与孩子平等对话

父母与孩子的交流是多方面的,如果孩子怕黑,那父母可以在全家人看电视时把灯关上,让孩子慢慢适应黑暗。假如孩子害怕陌生人,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尝试去超市购物,去书店买书,去参加一些宴会或电视节目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认生   儿童期   孩子   怕生   胆小怕事   胆量   胆怯   胆小   小狗   安全感   害怕   家长   父母   自然   妈妈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