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被爸爸光脚丢坟地:这样教育孩子,终有一天TA会离你而去

作者|安歌

孩子顽皮不写作业,你会怎么办呢?

苦口婆心的劝,还是恼怒地斥责?

最近,浙江的一位爸爸,因为太过极端的举动,看得网友震惊不已。

为了教训儿子,这位爸爸竟然大晚上把孩子带到了太公的坟前!

不但让孩子罚站反思,还拿走了孩子的鞋子。自己则堵在下山路上,不让孩子下山。

可没成想,爸爸接个电话的功夫,站在坟前的儿子不见了。爸爸惊慌不已,立刻报警求助。

幸好,孩子最终被赶来支援的民警找到。

小男孩被爸爸光脚丢坟地:这样教育孩子,终有一天TA会离你而去

坟边漆黑的山路,不知名的蚊虫,成年人尚且都会心悸,难以想象男孩赤着脚摸索的时候,心里该有多么恐惧。

爸爸本心是希望孩子能深刻认识到错误。

可是,简单粗暴的恐吓式教育,把孩子推入绝望和无助,就能达到管教的目的吗?

吓唬不会让孩子满足父母的期待,相反,它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

而那些被恐吓着长大的孩子,恐惧和不安将成为他一生的阴影。

吓唬式教育,本质是一种偷懒

脱口秀明星李诞曾在节目中爆料,父亲是个警察,自己长期生活在被威胁的恐惧中。

在所有震慑他的东西里,李诞最怕的是父亲的警棍。

有一次,李诞顽皮不写作业,父亲拿着警棍说:我昨天拿着这个电死了一头牛,八百多斤的牛,你有牛壮吗?

李诞吓的全身发抖,对父亲自然也是言听计从。

小男孩被爸爸光脚丢坟地:这样教育孩子,终有一天TA会离你而去

许多父母都喜欢把暴力吓唬当作杀手锏,未必真的动手,但只靠口头威胁就足以让孩子恐惧不已了。

调皮的时候,一句“不听话就不要你了”,就能让孩子立刻认输,变得乖巧顺从;

任性的时候,一句“我三声”就能让孩子放下自尊,讨好地迎上前来。

等孩子慢慢长大,没有小时候那么容易被唬住,父母的威胁手段也随之升级,甚至不惜以伤害自己的方式。

年初,河南一位妈妈因为孩子不写作业,就爬到了阳台上,哭诉着要跳楼。

被众人劝说后,妈妈终于从阳台上下来,平复了心情。

而“始作俑者”的孩子呢?他哭着向妈妈不停地道歉,在自责中给妈妈下跪承认错误。

孩子是否真的认识到了错误,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妈妈如愿以偿地“制服”了孩子。

小男孩被爸爸光脚丢坟地:这样教育孩子,终有一天TA会离你而去

对许多父母来说,吓唬太好用了,效果立杆见影。

不用和孩子讲道理,也不必关心孩子的动机,更不必费心寻找解决的方法。

归根结底,吓唬和威胁是一种偷懒的行为,我们希望依靠恐惧,就能让孩子变成理想的模样。

殊不知,教育上偷的懒,却可能是孩子一生的痛。

吓唬,摧毁的是信任和安全感

教育博士张博说:“恐吓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消极、负面的评价与引导,不良的评价与误导,

会使儿童的自我意识产生混乱,影响儿童人格的健康发展。”

吓唬之所以屡试不爽,是因为它能够击溃孩子的心理防线,让他在恐惧和不安中妥协和顺从。

小男孩被爸爸光脚丢坟地:这样教育孩子,终有一天TA会离你而去

早教专家林怡在《别以为你会爱孩子》中分享过一个故事。

邻居家两岁的小男孩特别调皮,奶奶有次无意中说了一句“再不听话,就把你放马桶里冲走。”

果然,孩子立刻乖巧了。

从此,这句话就成了奶奶的杀手锏。只要拿孩子没辙,奶奶就会放出这句“狠话”,孩子也会立刻被制服。

奶奶的杀手锏轻松管用,可没想到更大的麻烦也来了。

男孩再也不敢在马桶上大小便,甚至连洗手间的门也不敢进。最后,家人实在没辙,只能在客厅解决。

在家也就罢了,外出怎么办?眼看要上幼儿园了,又该怎么办?

吓唬看似省时省力,可却也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何况,等孩子长大了,明白自己的恐惧,其实是一场欺骗,他又该怎么面对信赖的人呢?

小男孩被爸爸光脚丢坟地:这样教育孩子,终有一天TA会离你而去

除了破坏孩子的信任和安全感,恐吓式教育还会对孩子的大脑,产生超出想象的影响。

《父母的语言》一书中指出:孩子长期受到恐吓和压力,大脑就会保持“高度警觉”,也就是经常提防着潜在的攻击。

孩子时刻处在这种过度防御中,会消耗掉大脑的精力,严重削弱大脑的发育能力。

恐吓的本质是一种精神暴力。短暂有效的背后,是孩子一颗敏感脆弱的心。

教养孩子,这3种吓唬一定要避免

真正好的教育,是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人格,给予他改善的勇气和方向。而不是把孩子看作驯服的对象,在恐惧中失去原有的生命力。

养育孩子的路上,以下这3种吓唬方式,父母一定要避免。

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中,演员金瀚爆料自己非常怕黑,晚上睡觉必须开着灯才敢睡。

原来,金瀚小时候贪玩,父母为了让他早点回家,就吓唬他:“小心地下室里出来一个红着眼睛的娃娃。”

小男孩被爸爸光脚丢坟地:这样教育孩子,终有一天TA会离你而去

27岁男孩却害怕这种“幼稚”的谎话,旁边的嘉宾大笑不已。

生活中,许多父母都会使用类似的吓唬,比如“再不睡觉,小心被妖怪抓走”、“吃糖太多,老鼠会来啃手指”。

小朋友分不清想象和现实,会把它们当作真实的威胁,活在焦虑和恐惧之中。

幼年时期植入内心的恐惧,往往会伴随一生。

所有威胁的手段里,吓唬孩子会抛弃他,绝对是杀伤力最大的。

对于孩子来说,安全感是最重要的需求,一旦意识到父母随时可能会离弃,那无异于信念的崩塌。

比如,面对情绪失控的孩子,有些父母束手无策,最后只好甩下一句“我不要你了!”

小男孩被爸爸光脚丢坟地:这样教育孩子,终有一天TA会离你而去

美国教育家艾尔菲·科恩把这种做法叫做“爱的撤回”,这种暂时的情感抛弃,是比体罚还要残忍的惩罚。

孩子犯错时可以教导、可以批评,但千万不要把对孩子的爱,当成威胁的筹码。

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人,然而这份依赖有时候也会变成吓唬的手段。

比如,孩子不够顺从,有些父母会吓唬说“我不管你了,你自己看着办”。

或者学习出现问题时,威胁说“不好好学习,你只能去要饭”。

父母初衷是为了孩子,可这种方式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失去价值感。

小男孩被爸爸光脚丢坟地:这样教育孩子,终有一天TA会离你而去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说,我们常常有一种误解,想让一个孩子做得更好,就要先让他感觉很糟。

事实上,这种冷漠的威胁只会削弱孩子的能量,让他们失去信心,甚至走向自暴自弃。

没有哪一种恐吓,能够一劳永逸地让孩子变成理想中的模样。

身为父母,我们的职责是唤醒,用耐心、智慧、包容,唤醒孩子内心深处的潜能和力量。

可以有规则,可以有界限,但唯独不该有威胁和恐惧。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心无所惧,活得坦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爸爸   都会   警棍   坟地   作业   杀手锏   顺从   教育孩子   安全感   大脑   奶奶   本质   恐惧   父亲   父母   妈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