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研究生后,才能拿到的国家级“专属福利”,本科生看了都眼红

文/馨儿

国家的发展,离不开高等教育的支持。

从1986年起,我国正式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为保证祖国的花朵们,都能够在合适的年龄读书识字,接受义务教育,国家拿出大量的精力和物力普及基础教育。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与此同时,也在开展高等教育事业。大学生遍地走已经成为了事实,上大学不是难事,接受高等教育也没有那么困难。

考上研究生后,才能拿到的国家级“专属福利”,本科生看了都眼红

但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人多岗位少,出现毕业即失业的局面。为了提高竞争力,不少大学生选择读研考博,以此获得更好的起点,找工作时也能更轻松些。

考研大军的数量不断增加,这其中有很多是看见别人都考研,所以自己也就报名的学生。他们对考研所需的时间和成本,以及上岸后的待遇都不清楚。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考上研究生后,才能拿到的国家级“专属福利”,本科生看了都眼红

研究生阶段,花销有多少?

研究生的花销,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说。首先就是学费,以全日制研究生为例,学硕大概是一年8千,专硕是一年一万元左右。不同的专业会稍有变化,像是金融和会计类,学费还要再多些。

若是非全日制的研究生,那就要多准备些钱了。没有国家的政策补助,学费是比较大的一块支出。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主要还是看专业。

考上研究生后,才能拿到的国家级“专属福利”,本科生看了都眼红

其次是住宿费用。大多数的院校,都会给全日制研究生提供宿舍,费用也不贵,每个学期一千元。但也有少数不提供寝室的,需要研究生们自己租房子住,这样成本就会上涨一些。

最后就是日常的生活费。这里面不仅囊括衣食住行,也包含了一些科研器械的费用。部分专业的研究生需要自己购买一些科研专用器材,价格适中。若是条件一般的家庭,只能从生活上节俭了。

考上研究生后,才能拿到的国家级“专属福利”,本科生看了都眼红

考上研究生后,才能拿到的国家级“专属福利”

看完基本的花销,也要清楚研究生可以享受哪些特殊的补贴。为了培养出高学历的人才,国家对研究生有很多的福利政策,即便是在读书,也有相应的“工资”到手。

考上研究生后,才能拿到的国家级“专属福利”,本科生看了都眼红

英雄不问出处,培养人才也应不看出身。寒门贵子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成为研究生。 为了让这些家庭困难的学生能够专心科研,国家为他们提供助学贷款。

不用抵押和担保,一名学生每年最多可以领到1万2千元,在校期间的利息由国家财政部门出资,毕业后的利息需要学生自己付。

考上研究生后,才能拿到的国家级“专属福利”,本科生看了都眼红

国家下发的助学金的标准为,每名硕士每一年不能少于6千元。除此之外,还有平时科研的补助。这部分补助是由导师自行决定的,一般来说在400-4000元之间。

具体要根据科研的内容和从事的项目而定。若是跟着导师参加一些大型项目,也会获得一部分出差补贴。相对来说,工科研究生的补贴会多一些。

考上研究生后,才能拿到的国家级“专属福利”,本科生看了都眼红

奖学金可以分为两大类,国家级别的奖学金有35000人可以拿到,每人20000元。需要通过论文发表、学习成绩等方面来竞争,从中择优选择。

学业这部分的奖学金是由各大院校自行确定名单。最少的4千元,最多的能拿到1万2。基本入学就能拿到,学费的一大半就有了着落。

考上研究生后,才能拿到的国家级“专属福利”,本科生看了都眼红

研究生的收获不止于此,未来一片光明

总体来说,读研期间的费用并不是很多,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扶持,一般的家庭是可以承担的。并且研究生的学历,还是比较值钱的,在就业时可以自带光环。很多大学生会在考研和考公中纠结,不知道该选哪一个。

考公可以得到 一个稳定且收入尚可的工作岗位,考研可以提升学历,即便是跳槽也会更有底气。实际上,考公和考研并不是二选一,可以两者兼得。公务员的准入门槛也在不断地升高,以研究生的身份去考公务员,可以有更多的岗位选择。

考上研究生后,才能拿到的国家级“专属福利”,本科生看了都眼红

同时,报考的单位级别越高,待遇也更好。甚至可以达到副科级别的待遇。日后晋升也会优先选择高学历的人才。若是不想考公,国企和事业单位同样占有优势。对于研究生学历的应聘者,可以免除笔试,直接参加面试。

研究生的身份,不仅能让你更加的自信,也会带来很多别人享受不到的优势。考研的竞争很大,但只要咬咬牙,坚持下来,你收获的,将会比付出的多出几倍。想要薅国家的“羊毛”,就考研吧。

考上研究生后,才能拿到的国家级“专属福利”,本科生看了都眼红

每日一问:

大家觉得研究生的待遇好吗?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研究生   助学金   花销   眼红   全日制   本科生   奖学金   学费   福利   待遇   学历   科研   费用   政策   家庭   国家   人才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