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8大行为,会害了孩子,父母千万不要有

这8大行为,会害了孩子,父母千万不要有


最近,看到一个故事,让人无比痛心:


这8大行为,会害了孩子,父母千万不要有

一名10岁男孩,将父亲的5万元丧葬费悉数打赏了主播。在这位10岁男孩的眼中,主播比亲爸更重要。


新闻中还说道,男孩的妈妈患有直肠癌。这5万块,不仅仅是爸爸的丧葬费,还是妈妈的救命钱啊!


从小就被父母宠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很难意识到父母的艰辛,更不懂何为感恩,甚至向父母拳脚相向。

这8大行为,会害了孩子,父母千万不要有

武汉地铁内,一女孩疑因坐错车踢踹母亲,而母亲全程无动于衷,不敢还手。

看到这样的画面,只觉得心痛。辛苦养大的宝贝,最后竟像仇人一样对待自己。

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我爱着你,但是我绝对不会惯着你。

作为家长,不要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不要对孩子特殊对待,不要对孩子过分关注,更不要对孩子大包大揽。毫无原则的爱,只会阻碍孩子对外界的正常认知和独立生存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父母对于孩子,也该如此。


孩子成长路上需要的爱,并不是溺爱,也不是无爱,它需要一个恰到好处的距离和尺度,让孩子感到自由,同时又有安全感。

下面这八大惯子行为,大家千万不要有!

1、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中地位高于一切,不能给孩子带来任何一点不愉快的事情,好吃的东西首先留给孩子吃;家里所有人生日都可以不过,但孩子生日必须得过,而且都要给孩子买礼物,让孩子感受到家庭“温暖”。


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是所有人心目中的“小太阳”。时间一长,孩子自然就会变得自私,缺乏同情心,不会关心别人。

2、当面袒护


子不教,父之过。父母中的一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另一方会显示自己更“爱”孩子、护着孩子:“不要管得太严了,孩子还小。”


有时候父母教孩子,爷爷奶奶也会站出来:“你们不能要求太急,孩子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没有他做得好呢!”


在这样的状态下,家长很难将孩子教得好。当他应该接受管教的时候,总有“保护伞”出现,后果不仅仅容易让孩子有恃无恐,更有可能影响家庭和睦。

3、轻易满足


孩子从小想要什么,父母就给予什么,有的父母还会给孩子大量零花钱,这样孩子的欲望就更容易满足了,并且觉得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然不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也就不会懂得珍惜、浪费金钱的不良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4、放任孩子懒散


纵容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


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然缺乏上进心和自控力,缺乏思考能力,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祈求央告


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恃宠而骄,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家长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6、替代包办


一些家长,舍不得孩子做家务、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经常会说:“我疼他都来不及,怎么忍心让他做家务”“我们的小祖宗不是用来干粗活的”......很多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五六岁还要喂饭、七八岁还要大人给穿衣,他们不需要做任何家务、劳动,势必不会懂得劳动的快乐和帮助父母减轻生活压力的责任。


长此以往,孩子必然失去勤劳、善良、感恩的良好品格。

7、害怕哭闹


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不睡觉、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时间久了,眼泪就成了孩子最好的“武器”,以此要挟父母,达到自己一个又一个目的。

8、过分关注


一家人时刻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往往嘻笑逗引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


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主角”了。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长大后,他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所有人都该这样对他。

我们常说要温柔的爱孩子,但这并不代表溺爱娇惯他。我们不会一辈子都守护着孩子,总有一天会老去,孩子也总有一天要长大。不溺爱不娇惯,是为了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精彩的人生,让他成为一个独立、正直、懂得感恩的人,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扭捏作态   毫无原则   大包大揽   父母   丧葬费   孩子   溺爱   过分   所有人   大人   性格   家长   独立   男孩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