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将一个游戏成瘾的孩子,拉回到现实生活,简直比“登天”还难

你好呀,我是书研,在这里我们一起聊读书育儿,聊爱与成长。


教育存在于生活的每一时刻,唯有用心去觉知,你才能够感受得到。

引子

门“嘭”地一声被关上,留下闺蜜一个人在家里大骂自己儿子神经病。

一直以来,闺蜜17岁的儿子总是以一种无声的方式来表达他的不满和愤怒。

大清早这会生气是儿子答应闺蜜每天早上去跑步,但儿子却没有履行诺言,最后被闺蜜喊起才去的。于是就有了大力关门的那一幕。

想要将一个游戏成瘾的孩子,拉回到现实生活,简直比“登天”还难

扎心的现实

为了将儿子拉出游戏成瘾的泥潭,闺蜜不停地读书、学习和听课,想以自己的成长,用自己自身的改变来影响和带动孩子的改变。

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包容孩子的脾气,敞开自己的心扉期望与孩子接近,也极尽所能地克制自己的情绪。

在这个暑假里,闺蜜甚至也没有要求孩子读书学习,唯一的要求就是运动,可即使这样,依然有太多的不愉快发生。

闺蜜所做的这一切的结果似乎永远都只有一个——孩子没救了。

闺蜜跟儿子说话,他爱搭不理,千句万句,他永远都没有一句,答应的事也从来不会主动去做到。

闺蜜的儿子除了玩游戏,在游戏里稍微开心点,其它任何时候,他都是木讷、呆板和死气沉沉的。

想要将一个游戏成瘾的孩子,拉回到现实生活,简直比“登天”还难

有人说,让闺蜜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但闺蜜却坚持认为,孩子的心理没病,不需要看心理医生。闺蜜认为孩子只是缺乏爱,只要给到孩子无条件的爱,孩子就会好起来的。

因为她相信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真正能够救孩子的也只有父母

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的。

孩子放暑假的这段时间,闺蜜本以为这是个改善亲子关系的好机会,她甚至都做好了计划。

但实际情形却是,才三天时间,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就已经让闺蜜打退堂鼓了。

儿子每天什么都不想干,只想玩游戏。当不玩游戏时,他就看电视,晚上睡觉音箱更是整夜整夜地响着。

一天到晚也没有一句话,只有在吃饭和要玩游戏时才会说上一句。闺蜜如若说得多了一些,儿子立马就好像要发狂了一般,变得面目狰狞。

闺蜜为此心烦意乱,一方面看着儿子的样子觉得无比难受和心疼,另一方面又对儿子感到特别的无助与失望。

想要将一个游戏成瘾的孩子,拉回到现实生活,简直比“登天”还难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情绪的容器

见此情景,我也觉得特别难受,学习的时候醍醐灌顶,等到真正实践起来时,自身的卡点便一个一个地都呈现出来了。

说到底,最终的解决之道,还是得从自己身上“动刀子”。

只有解决自身存在的许多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才能救得了孩子。

其中,父母自身的情绪又最为重要。

《家庭的觉醒》一书中有言:

“我们不能指望孩子能控制好自己的行为。但通过调节我们自身的能量,我们可以给予他们改变行为的空间和许可。因为我们的能量会从他们身上反射回来,我们就不仅需要留心我们在表面上如何表达自己 ,而且更重要的是,留心我们的能量是否给他们的能量提供中和的力量 。”

想要将一个游戏成瘾的孩子,拉回到现实生活,简直比“登天”还难

意思就是说,孩子的行为不能被控制,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要做的是调节自身的情绪和行为,给予他们一定的情绪释放空间,并让他们看到父母是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的

比如,孩子坐在沙发上玩游戏,时间已到,他还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这时父母往往会催促孩子,让孩子把手机放下,不要玩了。

但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彼此厌烦,父母喊着烦,孩子听着也烦。

如果用《家庭的觉醒》一书里的方法,便是父母要首先觉察到自己内心里的负面情绪,然后通过调节自己的情绪,用一种平静积极的能量去带给孩子相同的能量。

这也就是将原本亲子间可能产生的负面能量中和了。彼时,父母掌控自身情绪的内在力量也顺带着增强了。

通过这种自我调节的方式,去做孩子情绪反应的密切观察者,而不是被孩子的情绪牵着走

想要将一个游戏成瘾的孩子,拉回到现实生活,简直比“登天”还难

在自己想要发怒之前,闭上眼深呼吸,数上五个数,停留五秒钟,让自己缓一缓。等到内心能够平静下来时,再同孩子说话,这也是自我调节的一种方式。

重要的是不要自动化的反应,而是在对刺激和做出反应之间,给到自己一个选择的自由。

观察和觉知就是最好的选择,同时它还是情绪的容器

写在最后

想要将一个游戏成瘾的孩子拉回到现实生活中,夸张一点说比登天还难。

但即使再难,有心的父母也甘愿一试,他们愿意用自己的改变和成长,去支持孩子成长,帮助孩子改变。

想要将一个游戏成瘾的孩子,拉回到现实生活,简直比“登天”还难

高尔基曾说,爱孩子是母鸡都会做的事。但要教育好孩子,却是一件国之大事,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知识”。

看,教育孩子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孩子已经出现了行为问题,那就更难了。

可那又怎样?只要父母不抛弃、不放弃,愿意为了孩子去学习和成长自己,孩子就能够被重塑,并被再次教育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高尔基   拉出   千难万难   孩子   游戏   心理医生   来时   负面   容器   能量   情绪   儿子   父母   方式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