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

你好呀,欢迎你来!在这里,我们一起聊读书育儿,聊爱与成长。


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

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

文/书研

大清早,我在卧室整理床铺,突然听见“哐当”一声,像是有什么东西掉到了地上。

循着声音走去,发现儿子在拖地,客厅里全都是水。原来儿子看到饮水机没水了,想要换桶水上去,谁知力气不够,以至于打翻了水桶。

儿子有些胆怯地问我:“你不生气呀”?

“这有什么生气的,倒了就倒了呗”,我想也没想直接说道。

儿子好像不相信似的,又问:“你真的不生气?以前我若是做错事,你都会生气”。

“那是以前,现在不会了,真的没事,你下次小心点就好”,我拍拍儿子肩说道。

事后,回想起和儿子的对话,我突然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竟改变了许多。

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

正如儿子所说的那样,多年前的我很是喜欢生气,经常会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发怒和喋喋不休 ,眼里容不下一丁点“沙子”。

我常生气的习惯,导致的后果就是,孩子不敢犯错,害怕犯错,也更容易使孩子丧失自信心。

有好长一段时间,孩子对待任何事情一开口就是“我不会”、“我不知道”等等一些否定性的语言,更不敢轻易地去尝试。

其实,犯错并没有什么大不了。恰恰相反,犯错正是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

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

记得在《解码青春期》一书中,作者乔希·西普说起自己的一个故事:

在被罗德尼收养之前,他一直是个不受人待见的小混混,放火、偷东西、聚众饮酒,以及各种恶作剧。因此,他不断的被人收养。

西普不相信大人,他特别讨厌被收养。

他不断的给收养他的家庭制造麻烦,为的就是让养父母放弃领养,早点把他赶出去。

他的计谋时常得逞,唯有一次失败了,也就是这唯一的一次,改变了乔希·西普的人生。

他偷开养父的车超速行驶被警察抓了个正着,带进了监狱里。他打电话让养父罗德尼来保释他出去,养父跟他说让他先在监狱里待一晚。

第二天早上,养父就把乔希保释回了家。罗德尼和妻子在客厅里对他说:

“乔希,你可以接着惹事、接着与我们作对、接着演……你那笨脑袋难道想不明白吗?孩子,我们不把你看成一个难题,我们把你看作一个机会”。

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

这句话,给乔希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后来,乔希·西普成了一位畅销书作家,全球青少年励志专家和演讲家。因制作纪录片《青少年问题》而闻名。

刘少奇在《人为什么犯错误》中说:

“任何人都要犯错误,人从降生的那一天起,便不断的犯错误(小孩子的弄火伤手、吃东西、戏水等,都是一串的犯错误的过程),只有在不断的错误,不断的碰钉子的过程中,才能逐渐懂得事情”。

犯错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大人对孩子的批判。

*“你怎么搞的,这点事情都做不好”

*“你怎么这么笨”

*“你一天到晚都在想些什么呀”

*……

泰戈尔有言,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将将你关在门外。

每个人都是在一次次试错中成长起来的,没有犯错,我们又怎能知道自己是对的?

对孩子多些包容,正如罗德尼对乔希说的那样,我们不把孩子的犯错看作一个难题,而是把它看作一个机会。

孩子的每一次犯错,都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

当我们能够以这样的视角和全新的思维去看待与思虑孩子所犯之错时,其实哪有什么错?哪里还有暴火的脾气?

有的是去看到孩子在这件事情当中可以学到什么,而我们又能给予孩子一份怎样的成长。

这一切,说到底都是父母对孩子的看见,以及对自己的反思。

《正面管教》一书里强调,我们自己要学会、而且也要教孩子学会把犯错误看做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学习机会 。

是的,把犯错看做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谁做谁受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泰戈尔   火伤   否定性   孩子   机会   养父   青少年   难题   说道   生气   可怕   儿子   事情   错误   自我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