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打骂,都不是好的教育方式,聪明的父母都能学会“讲故事”

当父母们面对好说歹说就是不肯吃饭、左躲右闪就是抱着手机不撒手、又或者是在玩具店坐在地上哭喊着不买就不走的孩子们时,会选择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呢?

大部分父母的第一反应恐怕都是这孩子太不听话了,需要好好教育一下,而他们所选择的教育方式就是板起脸来说教甚至打骂。

可是效果的持续性却十分有限。

家长们也常反思,除了说教和打骂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面对不听话的孩子们,还有什么更有效更智慧的教育方式吗?

答案是有的,这个方法就是“讲故事”。

有些道理和说教一旦用故事的方法讲述出来,原本什么都听不进去的孩子可能会突然变成听话的乖宝宝,甚至再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说教、打骂,都不是好的教育方式,聪明的父母都能学会“讲故事”


讲故事真的有这么神奇吗?如果你有疑惑,不如慢慢来领悟一下故事的魅力。


讲故事这件事,会让你看到一个全新的孩子

生活需要故事,很多时候有些话语和说教如果变成了神奇的故事,就仿佛真的有了魔力。

牛牛有一个坏习惯,不管在外面玩得多脏就是不愿意洗澡,家里人拗不过也就只好妥协。终于有一次牛牛因此长了满身的红疹,浑身奇痒难耐。牛牛害怕地吃不好睡不着,家里人又心疼又无措。

正好牛牛妈的闺蜜来家里玩,灵机一动就给牛牛讲了一个小故事,她告诉牛牛这些小红疙瘩其实是叫“小刺球”的坏家伙,他们总是喜欢在不爱洗澡的孩子身上蹭来蹭去,想要赶走它们就只能向水精灵求助。

只要平时经常洗澡,水精灵就会帮助牛牛赶走这些“小刺球”。没想到牛牛听完之后竟主动提出要洗澡,洗完澡涂了药膏就安心睡了,因为他真的相信水精灵会帮助他赶走“小刺球”。

壮壮活泼好动,尤其是坐车的时候最不喜欢系安全带,还总是上蹿下跳,家人说了很多次这样危险会摔倒都无效。

壮壮爸知道壮壮喜欢小汽车,就带他去看了一场赛车比赛,并告诉他赛车手们最重要的装备就是头盔和安全带,因为只有他们保证了身体安全,才能把车开得飞快,而曾经有一个赛车手就是因为没系好安全带差点出现意外。

壮壮于是不再讨厌安全带,每次坐在车上都以小小赛车手自居,主动坐好并系好安全带,再也不用家长唠叨。


说教、打骂,都不是好的教育方式,聪明的父母都能学会“讲故事”

如果不用讲故事的方式,只是告诉生病的孩子要如何吃药如何注意饮食多休息,孩子恐怕依旧会害怕和担忧,很难真的安下心来。如果只是告诉调皮的孩子你再乱跑乱动就会摔跤,就必须要去医院打针,孩子一旦发现自己没有摔跤也就不会再被唬了。

可是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来代替打骂和说教,你会惊奇地发现效果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为什么讲故事会比打骂说教更有效

一.这个世界就是由故事构成的

翻开人类漫长的历史画卷,我们会发现人类的发展史始终离不开故事。中国古代有精卫填海、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国外有灰姑娘、亚当夏娃、白雪公主等童话故事,我们从小也都是听着故事睡着和长大的。

对于任何时代的孩子来说,他们都是非常容易被故事所吸引的。就像他们喜欢动画片一样,其实也都是因为喜欢故事。


二.故事永远不会让孩子反感

当孩子犯错时,如果家长只是简单的批评责骂,必然会让孩子情绪不佳甚至感到反感不快,即使被动改正,内心也不是完全舒服的。

随着孩子长大进入青春期后,可能就会直接捂上耳朵关上房门,不给家长说教的机会。但比起说教打骂,故事却不带有任何攻击性,孩子会更能听得进去,会主动对照自己的行为,意识到之前自己的错误所在。


说教、打骂,都不是好的教育方式,聪明的父母都能学会“讲故事”

三.故事可以引导孩子自己领悟并改正

比起家长灌输式地直接将道理一股脑丢给孩子,故事相对更加缓和但有效。没有人面对指责和教训可以心平气和地全权接纳,即使心里认为是对的,心里也会有些许叛逆和抵触。

但讲故事可以避免这种别扭,家长讲完故事后可以耐心引导孩子了解故事背后的道理和意义,让孩子自己一步步感受到故事背后的深意。这种温和的教育方式比起粗暴的责骂和命令会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四.故事可以传递生活的智慧

故事不只有趣,还暗含很多人生智慧。

比如孩子不愿意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家长就可以给他将孔融让梨的故事;孩子吃饭总是剩饭,家长就可以给他一粒米的来历。这种故事会让孩子听话的同时还获得了宝贵的人生智慧,一举两得。


说教、打骂,都不是好的教育方式,聪明的父母都能学会“讲故事”

怎样更好的讲好故事,聪明父母都能学会

不同的家长即使讲同样的故事,也可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这就需要家长学会如何更有效地讲述故事:


一.讲故事不是简单的地照书念

讲故事不是念课文,家长最好不要照着书直接念。因为念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看错行或者口误的情况,会立刻打乱孩子的注意力,影响故事的精彩效果。

家长可以提前看好要讲的故事,记住主要内容,然后合上书本用自己的习惯用语讲述出来,孩子也会感到更多的亲切感。


二.尝试模拟故事中的角色

故事中常有很多有趣的角色,为了增强可听性,家长可以尝试模仿其中一个或几个角色的声音,让孩子听得更与趣味,也更能留下深刻印象。

不擅长声音模仿的话,也可以使用辅助道具,比如玩具或者各种用品都可以,孩子都会觉得眼前一亮,也能更好的理解故事。


说教、打骂,都不是好的教育方式,聪明的父母都能学会“讲故事”

三.营造好讲故事的氛围

孩子准备入睡时家长要做好充足的配合,不要再大声地玩游戏或者看电视,也不要把随时可能响起的手机放在一旁,以免中途被声音打断,影响孩子听故事的情绪。

尽量把孩子房间的灯光调暗,营造安静舒适的氛围。其他家人也不要随意走动或者聊天,都尽量等孩子入睡后再做其他事情。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方式尤其重要。打骂说教都不是智慧家长所应为的,讲故事可以提上新的教育日程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父母   方式   可能会   安全带   赛车手   有趣   道理   聪明   主动   角色   家长   智慧   效果   孩子   喜欢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