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可以不要那么善良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内心充满了阳光,为父母总是希望能保护孩子内心的善意和美好,从小就致力于培养他们宽容慈爱、富有同情心等美好品质,为的就是不让孩子纯真的天性被现实抹杀,变得冷漠无情。


孩子们有时候看似什么都不懂,但很多时候能从他们身上体味出为人处世的真谛,这种纯净才是孩子最可贵的品格 。但看着孩子们日渐长大,我们不希望孩子纯真的天性被抹杀得冷漠无情,但也不希望他们面对世间险恶时却无知。

孩子,我宁愿你不要善良。看着江歌,我们就知道,有时候善良未必都有好结果。我们要教会自己的孩子,你可以善良,但请你选择性的去善良。世界上有好人,也有坏人,遇到好人纵然无事,遇到坏人却会让他利用孩子的善良。

孩子,你可以不要那么善良


我希望孩子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但他的善良不能盲目,一定要注意这几点:



01

孩子,你的善良不能太软弱

大多数孩子天性纯真、善良,得到好吃的、好玩儿的都喜欢和伙伴们分享。但这样懂得分享的好习惯,不能成为有些孩子恶意索取的途径。甚至有些孩子心太软,虽然孩子嬉闹之间难免磕磕碰碰,受到伤害的孩子却在心软地忍让,默不作声。


善良是人性中最美的品质,可以让人收获爱。孩子拥有的善良之心,不能成为他的软肋。面对强势,要让孩子学会说“不”,让孩子分清楚自己内心需要的,和能给予他人的东西。

孩子,你可以不要那么善良



02

孩子,你的善良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

不是说看到有人溺水了,就要不顾自身能力跳下去帮忙。也不是说遇到摔倒的小伙伴,视若无睹地走开。帮助他人时,我们需要孩子知道,要在自身能力可及的范围内,用恰当、合适的方法去行善。



03

孩子,你要善良首先要分清是非

进入到社会后,我们才知世事的艰难。而在孩子单纯的内心世界里,他们对社会的概念是未知的。哪些事情可做或不可做,在孩子的概念里还没有分得很清楚。比如,不能偷拿别人的东西,不能破坏公共设施等,孩子的单纯善良,一不小心就会遭到社会上某些心存恶意人的利用。


也许,和和睦睦的大同社会真的有一天会到来。但在如今的世界上,能分清是非,能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要保留自己的底线,才能让孩子保持承担善良的能力。

孩子,你可以不要那么善良



04

孩子,你可以善良,但要学会爱自己

孩子在付出善意的同时,更应该要他学会爱自己。过多地成全别人,奉献精神虽可贵,但是有时候却阻碍了自己的发展。让孩子学会在保证自己成长和发展的前提下,与别人分享快乐,才是对自己善意的不辜负。


我们要保持孩子纯真的善心,呵护孩子的成长,善良就得有原则、有底限。让孩子在对人表达善意时,也要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1.帮助别人,会不会带来危险?

2.表达爱心,会对我有什么后果?

3.这件事是对的吗?

4.这件事会不会让我觉得委屈?

孩子,你可以不要那么善良



孩子的善意中有的不应该是消极和隐忍,也不应该是盲目的帮助,而应该是充满爱的甜蜜、欢乐。善良的孩子,懂得礼貌谦让,也懂得爱自己,爱身边的人、爱大自然。孩子,很多时候如果你的善良要以伤害自己为代价,你可以不要去只依靠你自己小小的肩膀。首先爱自己,才能爱别人!

孩子,有时我宁愿你不善良,却又希望你是个善良的人,所以请你保有底线,选择性地善良。

文章内容及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软肋   人时   善良   孩子   范围内   选择性   底线   善意   天性   坏人   是非   纯真   内心   能力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