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效应的应用

成败效应是法国学者格维尔茨在研究中发现的,它包括经过努力后的成功效应与失败效应。格维尔茨在研究中发现:表现较差的学生,如果在经过艰苦的努力后依然不能成功,失败的经验积累的次数过多,常常会感到丧气,灰心失望,甚至厌弃学习,这就是努力过后的失败效应。格维尔茨通过实验证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跟任务能否容易成功完成有关,努力后的成功效应是指,只有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克服困难以达到成功的目标,才会使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和愿望达成的满足感。

成败效应的应用

研究发现,让学生们解决学习问题的时候,无论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在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往往都不愿意再解决相似难度的问题,而是去解决更高难度的问题。他们只有在解决了自己经过艰苦努力才完成的问题后,才会表现出更加的愉悦和满足。很多学生在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经过多次努力,依然不能成功,这时,他们会灰心失望,甚至厌学。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要正确辅导孩子,让他们避免掉入失败效应的陷阱,尽可能地体会到成功效应。

成败效应的应用

要想避免失败效应,就要树立正确的目标,不要把目标设立的过高,设立的不切实际。这样容易产生无助感,甚至导致放弃目标。目标也不要设立的太过简单,这样的目标即使完成,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感,无法体会到成功效应。因此,设置合理的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

成败效应的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效应   厌学   丧气   法国   满足感   灰心   不切实际   较差   成败   艰苦   难度   失望   努力   目标   发现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