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天然25亿出售中国牧场后要这样干!伊利、三元接盘,中国奶源争夺战谁是大赢家?

恒天然25亿出售中国牧场后要这样干!伊利、三元接盘,中国奶源争夺战谁是大赢家?

经过18个月的复核工作,恒天然终于做出了以总价约合25亿元人民币出售在华自有牧场的决定,而接盘方是伊利、三元。

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一项多赢的交易。对于恒天然来说,其大中华区业务彻底实现成功转型;而对于接盘方来说,在得奶源得天下的当下,刚刚发出要约收购中地乳业的伊利来说,此次再次毫不犹豫出售拿下恒天然的牧场,伊利持续发力上游抢夺优质奶源雄心彰显。

1.恒天然出售中国牧场

10月5日,恒天然发布通告,公司在经过和本土合作伙伴成功经营牧场多年后,同意将以5.55亿新西兰元(25亿人民币)的总价出售其在中国的自有牧场。

中国优然乳业集团有限公司(优然)旗下子公司内蒙古天然乳业有限公司日前同意以5.13亿新西兰元(约合23.1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恒天然在应县和玉田的两个牧场群。众所周知,优然乳业背后实控人就是伊利。

此外,恒天然同意以4200万新西兰元(1.9亿人民币)向北京三元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三元)出售其在北京汉沽牧场的85%股权。三元持有该农场15%的少数股权,并行使了优先权购买恒天然85%的股份。

恒天然首席执行官Miles Hurrell说,通过建设中国牧场,恒天然充分展示了它对中国乳业发展的承诺。

“我们与本地企业密切合作,分享我们在农业技术和畜牧业方面的专业知识,为行业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我们并不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中国从零开始建立牧场一直以来都是一件非常挑战的事情。但是我们的团队成功地把我们的牧场发展成为高效的示范牧场,为本地消费市场提供了高品质的新鲜牛奶。现在是时候把接力棒传递给优然和三元去继续用心经营这些牧场了。”

据了解,该交易还需获得中国相关部门的反垄断许可和其它监管部门的批准,预计将在本财年内完成。

2.10多年打造中国牧场标杆

据了解,恒天然的中国牧场业务在FY20财报中交出了令人满意的表现。中国牧场在FY20财年原奶销量同比提升8%,同时总利润同比增长14%。

据了解,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2007年,恒天然开始在中国建立第一个试验牧场,如今其在中国已建成三个奶牛养殖基地,分别位于河北省玉田县、山西省应县,以及与雅培共同在山东齐河县兴建的牧场。恒天然在中国共有存栏3万多头泌乳牛,每年生产超过3.3亿升牛奶。行业数据显示,恒天然中国牧场每年出产的高品质原奶,占到中国乳品行业奶源总量的1%。

2018年初,恒天然集团旗下的中国牧场荣获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认可的SQF(安全质量食品)的三级认证,成为国内首个获得SQF三级认证的牧场,这也是SQF认证中的最高级别。SQF认证是国际公认的钻石级食品安全与食品质量验证体系,其秉持的检测标准比大众熟知的ISO质量体系认证更为严谨,在全球范围内已获得美国、加拿大等众多发达国家及市场认可。

“中国和新西兰的牧场模式存在很大区别,但是我们看到恒天然多年来一直坚持在中国牧场践行其在新西兰建立起的健康与安全标准,始终秉承严谨的食品安全标准与世界一流的食品质量体系,这些不仅体现在饲料、喂养、牧场运营这些初始环节,更体现在产品运输和加工等供应链的所有细节”,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正是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对产品安全的极致追求才能打造出安全放心、品质优良、全程可追溯的产品。

3.将专注于下游产品开发

辛辛苦苦10多年建成这样的高质量牧场,为何今天却要出售呢?

对此,Hurrell先生表示,出售中国自有牧场将帮助合作社更加优先考虑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领域。

“在过去的18个月里,我们一直在复核每项业务的各个环节,以确保我们的资产和投资能够满足今天合作社发展的需求”,Hurrell表示,“出售自有牧场符合我们专注于新西兰奶源的决定。”

据了解,在宣布牧场业务进入复核并推出新战略的一年多来,恒天然大中华区团队一直在不断探索拓展更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路径,而不断成长的中国乳业市场现在也给了恒天然更多高效管理奶源的选择方式,同时把更多资源和精力转移到产业链下游的产品开发和业务拓展上去。

“中国仍然是恒天然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我们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产品销往大中华区。出售自有牧场业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专注发展我们在大中华区的餐饮服务业务、中国战略客户服务、消费品牌及原料业务”, Hurrell 表示,“恒天然将继续以创新的方式将来自新西兰的乳品菁华带给中国客户和消费者,加强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我们在研发中心和应用中心上的投入将支持我们在创新领域进一步发展”。

恒天然25亿出售中国牧场后要这样干!伊利、三元接盘,中国奶源争夺战谁是大赢家?

值得注意的是,恒天然前不久刚刚发布的2020财报显示,大中华区业绩表现得到了 Hurrell数次点赞,无论是原料部业务,还是 餐饮服务业务、消费品牌部,均实现了显著增长。譬如原料部,在今年疫情期间克服全球供应链面临的巨大压力,全力以赴给予客户在疫情期间更多供应和生产保障,实现所有合同100%完成,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还有大中华区餐饮服务业务的息税前利润在全集团该业务中占比超过了80%。

恒天然25亿出售中国牧场后要这样干!伊利、三元接盘,中国奶源争夺战谁是大赢家?

4.专家称是多赢的商业交易

“恒天然牧场代表着全球牧场的最高管理水平之一,接手这样级别的牧场,将对优然和三元完善业务链条,提升高质奶源供应形成有效助力,而恒天然在出售牧场之后也可以顺势延续新战略的调整步伐”,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认为,此次牧场交易对恒天然、优然、三元各方而言都是一桩多赢的商业交易。

“目前恒天然在中国的整体战略进行改变转型,其剥离上游上游重资产,以便有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可以倾斜到下游的服务体系、品质的提升,这符合恒天然在中国整体战略的转型”,朱丹蓬向胡说有理表示,“其实最近一年来,我们已经看到恒天然新战略在不断铺开和深入。恒天然最近的一些业务新动作其实都是围绕着如何更好地满足市场及消费者和客户的需求为核心而展开的。”

据了解,4月份,恒天然对旗下在大中华区安佳全线乳制品包装进行全新升级,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从多维度满足客户需求;6月份,为迎合中国消费者不断变化的消费习惯,恒天然在618活动期间主动拥抱总裁直播带货的新营销模式,实现全线产品线上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22%的优异成绩。在11月份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恒天然还计划推出包括益生菌、芝士、淡奶油等多款全球首发的创新产品。

恒天然25亿出售中国牧场后要这样干!伊利、三元接盘,中国奶源争夺战谁是大赢家?

8月份,恒天然在上海成立了恒天然集团和美安康上海创新中心,这也是恒天然自去年9月份推出新战略以来在海外市场设立的第一个创新中心,这也充分显示了恒天然确实将创新作为未来在中国市场业务发展的核心关键词。

5.中国奶源争夺战彻底打响

此次若能最终拿下恒天然的中国优质牧场,尤其是对于伊利来说,更是在奶源布局上再下一城。中国下游乳企不断向产业链上游延伸的局面完全凸显。

2019年7月,主打新鲜低温奶的新乳业宣布以7.09亿元入股蒙牛乳业控股的现代牧业,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因此,新乳业也获得了稳定的优质原奶供应。2020年5月,新乳业又以17.11亿元的价格收购了西北龙头乳企宁夏夏进乳业。

对于中国低温奶老大光明乳业来说,也在不断发力,2019年2月,光明乳业参与竞拍江苏辉山乳业及江苏辉山牧业,并以7.5亿元价格中标。而在近日,又有媒体报道称,身负巨债的辉山乳业也再次成为“香饽饽”,新希望集团与风行乳业的母公司越秀集团将竞购辉山乳业,而这最大的诱惑就是辉山乳业丰富的牧场资源和奶牛存栏量。

作为中国乳业两巨头之一的蒙牛也在不断加码,今年7月,其以3.9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56亿元)认购中国圣牧(1432.HK)约11.97亿股的股权,成为其单一最大股东。

伊利也不甘示弱,今年8月,伊利全资子公司以2.03亿港元的价格认购中地乳业定增发行股票,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一个多月的后的前不久(9月27日),伊利再次发布公告,拟通过新设立控股子公司Wholesome HarvestLimited以要约收购方式收购中地乳业股份,收购价为16.59亿港元(约14.6亿人民币)。而在今天,伊利旗下的优然牧业再次以巨资欲收购恒天然中国优质牧场。

“当下,优质奶源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是国内乳企大力发展低温巴氏乳等产品,使得生产必需的优质生鲜牛乳缺口加大,乳企对奶源的需求凸显;其次,乳业响应国家政策加强农业建设,即投入奶牛养殖业的建设和经营”,朱丹蓬表示,随着消费升级不断深化后,国内乳业竞争升级,优质奶源已经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

“而作为国际乳业巨头,恒天然出售中国奶源,也意味着恒天然大中华区业务彻底转型成功”,乳业营销人士雷永军如此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应县   牧场   中国   新西兰   奶源   争夺战   港元   牧业   奶牛   下游   人民币   业务   集团   更多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