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授爸爸的怒吼和挣扎:我教不好我的孩子,精疲力竭

OK妈说:

OK读小学之前,我一直觉得,不管外部大环境怎么变化,教育的底层逻辑都是相通的。所以我对OK的培养有一条相对清晰的主线——在顺应孩子天性的大前提下,先把各种能力和素养夯实了,把”地基“打稳了比追求进度的快慢更重要。但是到了小学以后,我发现很尖锐的问题出现了,纵然我清楚什么教育是适合OK的,但整个大环境并不允许孩子“慢慢成长”,各种硬杠杠摆在那里,如果不想娃掉队,就必须卯足劲。整个10-11月,我都在陪着他刷题,孩子累,我也跟着累。我内心也一度“迷茫”:为什么即便是我们有能力为孩子的未来兜底,还是掉进了“系统”的怪圈? 尽管经过两个月的“焦灼”,我总算是调整好了心态,找寻到了如何平衡的方式(具体的看我明天的文章)。但是今天我仍然想分享这篇储殷博士在2020新浪教育盛典上的演讲,他是中国名牌大学教授,同时也是一位四年级小学生的爸爸。他道出了当前教育大环境下的困境和迷茫,道出了家长的心声言辞很犀利,但是句句都说在了我的心坎里。

演讲者,储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我是演说家》全国冠军。

一位教授爸爸的怒吼和挣扎:我教不好我的孩子,精疲力竭

1刚刚主持人说心理教育很重要,生命教育很重要,我一听就浑身发麻。因为这些年教育改革一个前提就是这个好重要,那个也特别重要,然后我们来加一门考试吧。体育好重要,我么来考体育;美术好重要,我们来考美术;现在生命教育也很重要……
于是,我们的孩子越来越累了!因为哪个重要就要考哪个!我真的觉得好害怕,孩子老读书,不搞体育,我们就来考体育;孩子老读书,没有时间学音乐,我们就来考音乐……
来吧,让我们用考试的方式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


2
我从来没有感觉到做一个中国家长那么失败。

比如我们刚才讲自信,我怎么教我孩子自信?我自己都不够自信啊,我孩子小学四年级拿他的数学题给我做,我不会做呀。

我最后只有发出非常虚弱的声音:

“爸爸是个文科生,找你妈去,你妈是理科生。”

我把题目辅导完已经精疲力尽了,还要教价值观。

我们今天的教育怎么了?

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家长的负担越来越重,社会的焦虑越来越明显。

可是我们看看今天所讲的这一切东西跟10年前讲的有任何变化吗?

没有任何变化。

上重点高中的名额就那么几个,人人都要考大学,985、211就这么几个。

我告诉他这不重要吗?告诉孩子成绩不重要?分数不重要?

作为一个家长我说不出口。

我们知道这个时代如何惩罚成绩不好的人,不要拿小概率的事件忽悠我们。

每个人都知道,如果你上不了好大学意味着什么?

如果成绩不重要,北大老师的孩子就别上北大附中,就别上北大附小,把名额让给我们这些在意成绩的人好不好?

你们发现没有,清华北大都有自己的幼儿园,附小附中,上的不亦乐乎。

然后告诉我们:“你们这些家长要保持淡定!”

你逗我呢?我能相信你吗?

我都比你差这么多了,我的孩子比你差这么多?我们靠什么?那不得靠玩命吗。

教育对于我们这些中等家庭而言,不就是通关吗?

什么教育是成长啊,成长的前提是你要有机会成长啊。

为什么海淀区竞争这么激烈,因为那样全中国最多的考二代在哪里。考二代为什么会那么累?

因为所有的考一代都知道:考试是硬道理!

一位教授爸爸的怒吼和挣扎:我教不好我的孩子,精疲力竭


3


我再问问大家,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他们会告诉你,教育的第一大目的是:“帮助学生成长”;

但是有没有人告诉你:在任何一个国家里,教育都是用来实现社会分层的。

相比于资本,相比于身份,相比于关系……通过考试来划分人的阶层是最合理的事情。

东方国家的考试是干什么用的?不是田园牧歌,为了帮助你成长,不!不!不!

考试是为了决定你毕业以后挣1万块钱?5000块钱?3000块钱?还是到劳动力市场去打零工?教育是干这个的。

所有教育专家讲的所有的梦想,作为一个家长告诉你们,对我一点用都没有。

我知道孩子考不上重点中学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我知道我的孩子如果考不上重点大学会面临什么结果?

在我存在这么重大的压力之下,你跟我讲情怀,我怎么能够接受?我怎么可以接受?

一位教授爸爸的怒吼和挣扎:我教不好我的孩子,精疲力竭


4


教育越来越公平了吗?

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我知道我们重点高校里的农村孩子越来越少,减负真的让孩子更轻松了吗?

不对的,减负的结果就是军备竞赛。

我的孩子在学四五年级的知识;他的同学已经在学初中二年级的知识了。

我的孩子上800块钱一个小时的班;他的同学上2000块钱一个小时的班……我的小学是无忧无虑玩过来的。

现在我的孩子每天放学非常自觉的上辅导班,写作业,为成绩焦头烂额,这就是减负的结果吗?

在出口有限的情况之下,压缩了公立教育的时间,减轻了孩子在学校里的负担,只会有一个结果,就是大家要掏钱在校外去买。

为什么现在农村孩子竞争劣势越来越大了?买不起、买不到啊。

我今天不是以一个教育从业者的人员跟大家讲这段话,我是一个家长的名义讲这段话。

因为我坐在下面听了那么多的教育理念里面,我觉得怎么跟我身边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关系。

孩子变得更快乐了吗?父母变得更轻松了吗?

素质教育除了增加了考试,还增加了什么?

事情到了今天这个地步,为什么没有人面对真相呢?

一位教授爸爸的怒吼和挣扎:我教不好我的孩子,精疲力竭

5


我非常困惑,我的孩子才四年级,还没有到初中高中,我的万里长征才是第一步,我的精神状态就已经有些恍惚了。

这个时代的教育到底是起什么作用的?

这个时代的教育到底让谁占了便宜谁吃了亏?

这个时代的教育是不是把太多的东西转嫁到了父母身上?

你看,我们要懂辅导功课,我们要有时间接送孩子,我们还要陪孩子共同成长享受欢乐,我得多有钱才行。

我问问大家,设想一个每天工作10个小时的人(这是北京的常态),每天工作10个小时,每个月的房租或者是按揭占到他工资的40%左右,他还有父母要养,他还有孩子要养,他每天在通勤车上,在地铁上的公交车上……

我问问你,对这样的人,我们的教育到底提供了什么?

所以这样的人群只有一个结果:不生孩子了。

我们的教育是最好的避孕药,生不起了。

一位教授爸爸的怒吼和挣扎:我教不好我的孩子,精疲力竭

6

中国的教育改革到今天为止,如果没有勇气反思这10年来对家长造成的压力,如果没有勇气去面对现在真正学校课堂中发生的事情。

那么我们的教育连最基本的诚意都没有,谈什么改革。

我宁愿我的孩子回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时代;

我宁愿我的孩子回到我那个时候的教育;

因为在我那个时代的教育,起码大家不是拼家里的钱,而是拼谁聪明,谁在课堂的学习效率高。

在我那个时代,起码孩子在小学的时候还有时间踢足球,踢足球还不用考试。

我那个时候跳绳是因为我喜欢,而不是因为今天要达到北京市的标准,这个标准不好达到啊,连跳绳我都得送孩子上个辅导班才行。

所以今天我要特别感谢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它能接地气,真正反映出大众的需求。互联网教育要做的是什么?就是从这个会场走出去,辐射到真正的老百姓。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去满足他们的需求。用市场和算法的力量来为中国教育真正寻找出路。

我总希望,我们这个时代的教育给普通的家庭,给普通的孩子更多的机会,实实在在的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谢谢大家!

一位教授爸爸的怒吼和挣扎:我教不好我的孩子,精疲力竭

OK妈最后说:

素质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减负的出发点也是好的,但是落实到操作层面,中间其实有很多的断层。如果这个断层一直存在,那么教育的分层只会加剧,孩子和家长也只会更加疲惫不堪。昨天深夜,我的好友、曾经也是个学霸,她因为给儿子辅导作业、4年级的儿子死活没学会,血压直线上升,她很抓狂,于是给我发来微信:太痛苦了,我现在真的每天都在思考一个问题,是孩子太愚笨,还是我的能力太不行,怎么也教不会。我们小时候没人教,读书也没见这么累。现在每天把孩子接回家后,我就开始担心孩子作业要做多久,会不会来不及,能不能在10点之前睡下。 这样的生活真的一点质量也没有,我觉得我没意思,孩子也一样觉得没意思!和上述演讲的储教授一样,我同学也是名牌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工作很出色,属于社会的精英,原本在大众的认知里,这类人群应该很清晰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教育也会相对有章法,但其实丝毫没有,作为家长,大家都有着相似的迷茫、焦虑,甚至烦躁!现状一时半会儿改变不了,但我们还是多少该挣扎着做点什么,那就是尽可能给孩子们在并不宽松的环境里争取多一些自由呼吸的空间。从最切实际、最具体的操作出发,无论OK平时安排得有多满,就目前而言,每个周末我一定给他留出完整的一天,让他去做他想要做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孩子   附小   作业   精疲力竭   块钱   中国   这个时代   爸爸   家长   教授   不好   事情   成绩   小时   环境   小学   时间   考试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