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通知: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许这么做

幼小衔接

教育部最新通知: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许这么做

到了大班,老师和家长就格外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可有些家长同样的也在担心:幼儿园什么都没有学习,怎么上小学?可在小学老师的心里却认为:幼儿园都教了,学生应该都会了呀~

那作为幼小衔接工作重点的幼儿教师要怎么做?网上的答案有非常多,大多说的较为宽泛,有没有更加实用的方法?今天我就结合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来介绍一下幼小衔接内容的主要方法:

一、发挥家园联系栏的作用:

每个班级都有家园联系栏,作为家长和老师沟通的媒介,我们可以怎么做?

教育部最新通知: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许这么做

1. 问问家长需要:针对幼小衔接工作,爸爸妈妈说一说。(可以发放意向小学调查表,了解家长的需要,内容可以涉及意向小学,环境介绍,老师心理有个底,家园沟通也更有针对性,在进入小学前的一些准备也可以和家长沟通)

2. 问问小朋友需要:小朋友们知道小学有什么嘛?那么你们上小学要做哪些准备?

例如:小朋友告诉我她想自己扎头发,那么我们可以将梳头的工具投放在美工区,让幼儿自己编辫子;也可以投放红领巾,让小朋友自己系红领巾体验当小学生的感觉。


二、在做了相关准备后,我们要明白,进入小学前我们真正要留给孩子的是什么?

其实,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部最新通知: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许这么做

1. 阅读习惯:在图书馆看书就要安静,我们在班级可以以小组阅读的形式制造图书馆的氛围,逐步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做法要求:区域活动时都会有两个老师共同协作,此时就可以以小组教学的形式进行故事分享或是共同阅读。

2. 倾听习惯:习惯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幼儿园我们会经常听到老师说孩子回答问题时喜欢插话抢话,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活动,因此在幼儿集中活动中,我们尽量明确回答问题要举手的要求。

集中注意力:到了小学,上课的时间加长了,大班集中活动时间最多30分钟,小学一节课就有45分钟,而且多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那如何保证幼儿的学习效率呢?幼儿园可组织幼儿到小学去体验小学的上课模式,让幼儿体验后并进行分享,让幼儿提前有经验准备;在平时,棋类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头脑灵活度,同时可培养幼儿的集中能力,因此可在益智区投放棋类的相关材料。


三、生活习惯:

教育部最新通知: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许这么做

小朋友自己刷牙、洗脸,自己穿衣服,能够自己收拾东西,能够自己系鞋带等等。

小朋友遇到事情能够不怕苦难,想办法解决,采取协商、分享等方式。


四、技能准备

教育部最新通知: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许这么做

正确的握笔姿势:孩子进入小学前并不需要懂得多少的知识,小学会教授,提前强压幼儿学习,只会让其失去学习的兴趣。

教育部最新通知: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许这么做

认识时间:幼儿园的集中活动课程中有关于《认识时钟》的内容,教师在让幼儿初步了解之后还可以渗透到一日生活中,如每日入园值日生要照顾自然角的植物,记录表上有着记录的时间;在进行下一个活动环节的时候可以提醒幼儿时间;午餐时间幼儿吃饭时可以提醒幼儿指针走到哪里你们要做什么,增强幼儿的时间概念等等。

教育部最新通知:幼儿园、校外培训机构不许这么做

交往能力:幼儿到了小学进入到新的环境中新鲜与陌生的感觉并存,那么如何尽快帮助幼儿适应呢?可在日常活动中要多多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引导幼儿提高交往的能力,同时与好朋友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有可能小学念同一个地方);同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家长可多带幼儿到外面去认识新的亲戚朋友,邻居朋友等等。

总之,上小学家长和老师的重视是应该的,但是过于重视,提前给幼儿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却是没有必要的,幼儿有兴趣可以让其参与,如果是为了所谓的输在起跑线而强加各种各样的技能培训,幼儿不仅不会有兴趣,还极有可能转变成厌烦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幼儿园   教育部   棋类   红领巾   校外   幼小   学前   小朋友   重视   幼儿   家长   习惯   能力   老师   孩子   小学   通知   时间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