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牛娃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Gitanjali Rao

发明家 15岁


12岁,研究碳纳米管传感器获得年轻科学家挑战大奖

2017年,上榜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精英

2018年,被美国环境署授予”环境青年总统奖“

2020年,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儿童“


在印度牛娃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Gitanjali Rao登上《时代》周刊


Shourav Dasari

拼字比赛冠军 spellpundit联合创始人 17岁


2017年,获得North America Spelling Bee冠军

2017年,和姐姐创办拼字培训机构spellpundit

2020年,创办SpellPundit Online National Spelling Bee线上拼字比赛


在印度牛娃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Shourav Dasari 参加spelling bee


似乎每年,我们都能在各大新闻报道看到印度娃的超常的成就,他们在各个领域都创造者属于自己的卓越精彩。


曾经我在看这些牛娃的经历的时候,也只是会感叹“哇!真是太厉害了!” 然后想想自己在他们这个年纪的时候,差距到底有多大,最后感叹一句“牛娃靠天赋,牛娃皆自推”。


但最近,有机会仔仔细细地去了解他们获得成功之前的道路后,其实也发现:


相比于关注牛娃现在到底有多厉害,更重要的,是了解到底什么让他们变得如此厉害。


成就是果,但在之前所有的付出是因。


牛娃的成就也许不能复制,但是他们走向成功之路的努力和经验,一定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今天,我也想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到底是什么让牛娃成为了牛娃。


No.1

持之以恒的专注力



第一个特点,他们擅长的东西或许很微小,但因为专注,所以能够创造巨大的影响。


2014年,美国爆发了”弗林特水危机“,水质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健康。


10岁的学生Rao看到新闻备受震撼,决定研究碳纳米传感器技术去发明一个可以快速检测水质的装置。于是在父母的支持之下,Rao在丹佛水质研究中心坚持钻研了两年。


终于在12岁那一年, Rao利用碳纳米传感器原理发明出了可以通过连接手机快速检测水质的装置。凭借这个发明,Rao获选了”美国杰出青年科学家“大奖,走上了”天才儿童发明家“的道路。


在印度牛娃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Rao获选”美国杰出青年科学家“大奖


整整2年的时间,能够持之以恒地在水质中心探索唯一的一个议题,这常常是成年人在做研究时才能做到的事情,但Rao在年仅10岁就做到了。


和Rao一样,拼字大赛冠军选手Shourav身上也能看到同样的品格。


Shourav从7岁开始练习拼字,一开始是姐姐的提字员,在为姐姐的备赛的家庭拼字练习中逐渐发现自己对于拼字的热爱,于是从7岁开始,Shourav坚持在大大小小的拼字比赛中不断历练。


正如爱默生所说的:“专注、热爱、 全心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


不论是Rao还是Shourav,能促使他们小小年纪取得成就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身上都有超越这个年纪的专注力。所谓的专注力就仿佛是能把光线集中到一点的凸透镜,能够最大限度地把精力集中在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之上。


正如Rao在采访中所说的那样:“不要试图解决所有问题,而要专注于一个让你兴奋的问题。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件最感兴趣的事情,然后去动手解决它,再小的事情,都会给世界带来不同。”


No.2

强大的自我驱动力



第二个特点,动力永远来自于自身。


“我认识词典中百分之98、99的单词,我们必须要达到这种精准度。打网球和拼字非常相似,毕竟两者都需要毅力,熟能生巧,越战越勇,最后水到渠成。”


14岁获得拼字比赛冠军的Shourav Dasari在Netflix出品的纪录片《spelling the dream》中把拼字比作同样需要毅力的网球。


Shourav在拼字比赛中的制胜法宝是父母帮助制作的浓缩了十二万五千个单词的电子词库。


在印度牛娃身上,我们能学到什么?

Shourav在电脑前练习拼字


他的备赛日常就是用电脑键盘在电子词库中快速练习拼写单词,速度快的时候一分钟可以打出45个单词。日复一日,每天至少练习几个小时。


“如果我对某个单词信心十足,我能边打边看下一个单词,所以速度会非常快。几年下来,习惯成了自然。“


2017年,Nationa spelling bee备赛的最后十天,shourav把包含了十二万五千个单词的词库完完整整复习了一遍才踏入赛场,平均每天需要复习12500个单词。如果每天复习8小时,那意味着要聚精会神保持着每2秒过1个单词的速度。


最终,Shourav获得2017年Scripps Natioal spelling bee的第四名。同年夺下了North America Spelling Bee的冠军。


纵观Shourav漫长的冠军成长之路,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自己学习的各个方面的安排都有着很好的把控,不论是坚持每天在电脑键盘上快速练习拼写单词熟能生巧,还是在一天之内复习完12500个单词,这样的学习强度如果没有强大的自我驱动力,仅仅依靠父母或者外界的push是无法达到的。


还有10岁研究碳纳米传感器技术搞发明的Rao,从发明的想法产生到两年之后完成发明创造,所依靠的也都是自己内心强大的驱动力和自我探索的精神。而这样的精神,正是通向成功所需要的重要品质。


在印度的教育理念中,自我组织和学习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印度孩子们往往具有很强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的能力不止体现在人们老生常谈的勤奋和努力,更难得的是很强的自我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是一种由内向外的力量,能够促使不受外界的干扰,心无旁骛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这样的品质,正是成为牛娃的必备。


No.3

善于创造的"plan B"思维



第三个特点,“如果我在逆境,那我要反败为胜”。


2020年3月,受新冠疫情的影响,Scripps Natioal spelling bee宣布取消。


作为曾经获得冠军的Shourav,他没有止步于接受这个消息,而是迅速和和姐姐在Zoom上举办了SpellPundit Online National Spelling Bee线上拼字比赛。


3天的比赛,280位参赛者参加。和正式的Spelling Bee 比赛比起来,规模也不遑多让。


不仅如此,他和姐姐创办的Spellpundit的培训成绩斐然,2019年National Spelling Bee的8位冠军中,就有6位选手是他们的客户。


曾经是参赛者,但说干就干,变成组织者。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


据《财富》杂志,世界500强公司中,有30%的公司由印度人担任CEO。而印度人所厉害的点在于总能够在混乱中制造新秩序。而这样的能力和印度人习惯遵循的“juggad”的思维密不可分。


所谓“juggad”,可以理解为“寻找替代方案”。例如家里没有花洒,就可以把铁桶戳洞挂在水管上做成花洒。印度匮乏的资源使得Jugaad 思维变成一种必要,一种生存的本领。当正确答案不可行的时候,印度人不会选择把问题放在那里,而是会选择jugaad,就算只能解决20%那就先解决20%。


就像美国哲学家杜威曾经说过的:教育即生活。在局促的环境中调动丰富的智慧,算是对这一教育理论的印证。



这段时间,“鸡娃”的话题沸沸扬扬,阿妹其实也思考了很多。推娃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去研究那么多竞赛、高端的夏令营和学校,不是为了最终的成绩排名,或者是一纸证书——因为这只是外界不可避免的的定义和评判标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能够让孩子在通往这些“成功”的路上,走出自己的“道”。


每天刷8个小时的单词,不是为了冠军,而是去培养持之以恒的韧性;

每天练3小时的钢琴,不是为了8岁过10级,而是希望能有美感的生活;

每天读动辄百页的论文,不是为了期刊的署名,而是提高缜密的思考能力。


当一个孩子有韧性,善思考,并且不断自我驱动,那些成就是顺其自然,根本不需要推。


不论是小小年纪成为发明家的Gitanjali Rao,抑或是拼字冠军Shourav Dasari ,当他们撕下这些外界赋予的“天才”标签,我们仍然能够看到他们身上那些闪闪发光的品格,而正是这些内在的品格,促使着他们的这些成就在潜移默化中发生。


也许有一天,这些“牛娃”们不再继续耕耘自己所熟悉的、获得成就的领域,想要投入到其他更广阔的事业中,相信那些内在的优秀品格会一直伴随他们左右,指引和支撑着他们在新的领域获取新的成绩,实现自己新的人生价值。


而能够拥有这些“通往成功”所需要的品格,或许才是推娃真正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发明家   驱动力   印度   词库   印度人   美国   品格   水质   传感器   单词   专注   身上   成就   姐姐   冠军   自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