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后才知道,住校和走读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家长需权衡利弊

中考是一块试金石,往往是那些拥有真才实学的学生,才能通过中考,开启更美好的人生旅程。

初中三年的学习成绩,无疑是决定学生中考表现的主要因素。所以家长在初中三年中,对学生是千叮咛万嘱咐,生怕因为差之分毫,最后谬之千里。

中考后才知道,住校和走读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家长需权衡利弊

同事小李这几天一直闷闷不乐,打听后才知道,原来是他上初中二年级的儿子,每天都会给他打电话诉苦,总是说不想上学。其实小李的儿子初一上学期的成绩一直很好,是班级里的学习委员。

下学期开学后,由于小李工作太忙,就安排儿子去住校,一学期下来,成绩下降了20名开外,这学期刚开学,又吵着要退学。小李开始后悔让儿子住校,正在考虑要不要改成走读。

中考后才知道,住校和走读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家长需权衡利弊

中考后才知道,住校和走读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初中生住校有哪些好处?

第一点,住校生和走读生的自立能力不同。由于住校生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不多,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得到家长的帮助,这样一来,住校生会变得更加自立。

第二点,住校生和走读生的学习时间不同。住校生是严格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进行学习的,早晚自习时间都被规划得很科学。而走读生的学习时间靠家长和学生去管控,可多可少。

中考后才知道,住校和走读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家长需权衡利弊

从以上这些差距中,我们能看出,住校生在自立能力和自学能力方面,有很明显的优势,而且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住校后,周一到周五是不需要费心思的,家长也能更安心更舒心。

但是对初中生来说,自立能力和自学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初中生在其他方面的需求,住校是否能满足的了呢?事实是,初中生的年龄其实真的不适合住校,一些东西,需要在家长身边才能拥有。

中考后才知道,住校和走读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家长需权衡利弊

初中生走读有哪些意义?

其一,初中生需要家长给予足够的安全感。初中生虽然看着像个小大人,但是他们仍旧处于性格养成时期,内心是很需要父母的肯定、鼓励以及陪伴的。如果住校,则会缺乏安全感。

其二,初中生就像是一棵需要家长修剪的小树。当家长将学生送到学校后,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缺点,而老师照顾那么多学生又容易忙不过来,这就容易让学生拥有不良习惯。

中考后才知道,住校和走读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家长需权衡利弊

其三,初中生住校容易成为校园暴力的受害者。虽然多数家长会教育学生不要欺负别人,但每个学校都有一些素质低下的学生。当住校生被欺负时,不能及时被家长关注,进而让情况恶化。

其四,自学能力差的初中生,容易在住校中掉队。住校虽然容易养成好的自学能力,但如果学生自控能力差,则容易背着老师上课走神,自习课偷懒,而家长更容易被蒙在鼓里。

中考后才知道,住校和走读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家长需权衡利弊

其五,初中生走读能让亲子关系更融洽。初中生还算乖巧,上了高中后,就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了。如果初中生走读,亲子关系会更好,逆反心理会弱一些,家长更容易引导其回到正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初中生住校和走读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很多家长是在中考后才知道的,但为时已晚,所以建议家长朋友要提前知晓,并且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

中考后才知道,住校和走读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家长需权衡利弊

安排初中生住校的家长,应该多从这些方面,帮助初中生健康成长

帮助初中生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我们不会让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负,也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欺负别人。让学生学会去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比家长每天暗中观察要强得多。

让初中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初中生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只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让初中生更勇敢地去面对挑战,反之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中考后才知道,住校和走读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家长需权衡利弊

安排初中生走读的家长,应该多从这些方面,帮助初中生合理利用时间

按照课程表制定学习计划,家长监督其执行。走读生不能听着学校的自己铃声学习,就必须拥有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写上几点吃完饭,几点学数学,几点学英语,几点上床睡觉。

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走读生一定要把走读的优势发挥出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家长要从和学生的沟通中,了解到学生每天发生的重要事情,进而了解在学校的状况。

中考后才知道,住校和走读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家长需权衡利弊

笔者寄语:中考后才知道,住校和走读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笔者建议,有条件的家长还是要尽量安排学生走读,如果实在没条件,住校就必须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同时,无论是住校还是走读,家长都不应该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希望各位家长能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好榜样,帮助学生提升成绩,并健康快乐的成长。

中考后才知道,住校和走读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家长需权衡利弊

今日话题:你支持住校还是走读?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中考   走读生   住校生   差距   家长   权衡利弊   逆反心理   初中生   自立   笔者   重要性   儿子   初中   时间   学校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