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妈妈怎么摆脱宝宝为何而哭?这些办法值得试试

“哇,哇,哇。”这代表着一个小生命降临到这个世界,也意味着,我们成为了父母。

从此,有个哇哇哭的宝宝在跟你们交流,在表达他内心的需求。


新手妈妈怎么摆脱宝宝为何而哭?这些办法值得试试

然而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你在哭,我不知道你为什么哭。

很多新手父母,每次遇到宝宝哭的时候,内心想法大概是:

诶,怎么哭了,刚刚不是还好好的吗?

嘴巴一动一动的,是不是又饿了?

摇头啥意思?摆手又是啥意思?

......

迷一样的沟通,搞得养娃全靠猜。

其实宝宝的哭声有很多含义,仔细观察宝宝的哭声和肢体语言,就不难读懂这门语言。

这里我不是想教你如何带好新生儿宝宝,而是告诉你怎么去理解宝宝哭声背后的意义,读懂孩子的语言,那么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心中有数,处理得当。


你看我在哭,但我在做运动


很多新手父母在带宝宝的时候,只要宝宝一哭,就急忙把哄,抱,唱,哼,跳五大绝技使出来,却无法让宝宝平静下来,一度怀疑宝宝是不是哪里有问题,急的不知所措。

当你发现新生儿宝宝哭的时候,声音响亮,并且伴有节奏感。哭而无泪,进食、睡眠状态都很好,而且每次哭的时间很短,一天要哭好几次的。


新手妈妈怎么摆脱宝宝为何而哭?这些办法值得试试

其实这是宝宝想告诉你:“我很健康,在做运动。

这是宝宝一种良好良的健身运动,是有利于成长发育。这个时候我们只要远远地看着他就可以。当然,虽然说哭对宝宝有好处,可是哭久了也不是一件好事。当你觉得已经足够了,不想再让他哭下去,可以摸下他,对他微笑,把两只小手放在腹部轻轻摇晃,这样宝宝很快就会停止哭了。

这里有一个误区,宝宝这种哭属于生理性啼哭,所以才可以这样做,如果不是的,父母是要马上抱起他,给宝宝安慰。


这样哭代表我的需求,请满足我


宝宝除了生理性啼哭外,很多时候哭是为了得到某一种需求,是需要父母能做出回应。

刚生我大宝的时候,老家一些“育儿专家”教育我,宝宝一哭不要马上抱起来,那样会变成“爱哭鬼”,以后宝宝动不动就哭,变得娇气、任性,所以哭就让他哭,累了自然就安静了。我相信很多宝妈们也有听过这样的话,其实这想法不全对,如果没听懂宝宝的需求,只会让宝宝越哭越厉害。

那么宝宝的需求性啼哭有什么表现

1, 肚子饿

新生儿宝宝哭,大部分情况就是因为肚子饿造成的。很多新手妈妈听到宝宝哭,第一反应就是喂奶,看到宝宝一有奶喝,就马上安静,表现出急不可待的样子。


新手妈妈怎么摆脱宝宝为何而哭?这些办法值得试试

饿哭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低音调,有节奏,重复着先短促哭一声,然后听一下,再短哭,在停一下,好像说着“饿-饿-”的样子。另外你可以把手指轻轻的点一下宝宝的小嘴唇,如果宝宝表现要去吃你的手指,也是直观的表现他肚子饿。

一般新生儿喝母乳,2-3个小时后就会肚子饿,有的人喜欢固定一个时间,比如3个小时或者4个小时才给宝宝喝,其实这种方法不是让宝宝哭个不停,就是喝奶后很急促,这样会让宝宝吸入太多空气,造成肚子痛,再哭一次。

所以,喂奶这个最好根据宝宝的个性来定,而且每次喝完奶后,可以帮他拍背排气,避免宝宝吸入太多空气。

2, 尿片湿了

换尿片是每个新手父母最烦的一件事,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换一次。


新手妈妈怎么摆脱宝宝为何而哭?这些办法值得试试


当宝宝哭的声音不大,节奏比急需喝奶时发出的哭声缓慢一些,而且身体转动不安。这个时候就是告诉你尿片让宝宝不舒服了,我们要及时的换尿片,防止宝宝红屁股。

这里要注意的,在给宝宝换尿片的时候,一定要回应宝宝的哭声,告诉宝宝我们准备给你换尿片了,很快就好等。

3, 想抱抱

每个宝宝都喜欢撒娇,所以当想爸爸妈妈的时候,就会用哭声来告诉你。

当宝宝哭的热闹被抱起来后就停止哭泣,那就说明他需要你的拥抱。很多妈妈肯定担心这样会惯坏宝宝,其实在宝宝3个月之前,这种顾虑是没有必要的,他就是想念你的味道,所以新手父母应该多抱下宝宝。

新手妈妈怎么摆脱宝宝为何而哭?这些办法值得试试

不过这里也有一种相反的情况,有时候抱久了,宝宝再次哭的时候,他只是想告诉你够了,想要放下来。这个时候你放下来如果安静了,那就说明你对了。

4, 想睡觉

累了就睡,这是宝宝的本能反应,一般是不需要安抚的。要知道每个宝宝一天需要睡16个小时左右。可是当宝宝想睡觉,而我们还一味的跟他玩。这个时候宝宝会发出一种强烈的哭声,好像在抗议你的做法。


新手妈妈怎么摆脱宝宝为何而哭?这些办法值得试试


这个时候准确的做法就是让周围安静下来,拍拍他,让他尽快入睡。


这样哭代表我生病了


因为宝宝不会说话,而新手父母又没有经验,有时候宝宝哭着向父母说他很难受,可是无法分辨这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啼哭,最后导致延误病情,所以,对于这个啼哭,父母就要仔细分辨。


1、哺乳或是进食时哭闹甚至拒接进食,有可能是感冒鼻塞。

2、哭声嘶哑,有可能喉炎。

3、哭闹时抓耳挠腮或是摇头,有可能中耳炎。

4、每次排便前哭闹,排便后停止哭,有可能存在腹泻或是肛周脓肿、肛裂等肛门疾病。排尿前啼哭,有可能是尿道口炎症所致,男婴还可能由于包皮过长所致。

5、阵发性啼哭,双腿屈曲,额部出汗,面色发白,哭声凄凉,拒绝大人触摸腹部,有可能肠痉挛或是肠套叠。

6、突发尖叫类哭泣,伴有面部或是手足抽搐,或是发热及喷射性呕吐,有可能存在脑部疾病。


新手妈妈怎么摆脱宝宝为何而哭?这些办法值得试试


一旦出现这些非正常的哭闹,请及时就医,由医生检查判断具体病情以及治疗方案。


成长期必经的其他啼哭


1,有一种哭叫小儿夜啼


很多新手妈妈都会经历这样的事情,明明宝宝白天睡得好好,到了晚上就烦躁不安,哭闹不休。

特别是在坐月子的时候,身体比较虚弱,宝宝又哭个不停,怎么哄都没用,让妈妈情绪变得更加的烦躁。有时候我们还会想是不是生病,要不要马上带去看医生。

其实这种情况就是叫小儿夜啼。


新手妈妈怎么摆脱宝宝为何而哭?这些办法值得试试


据证实,小儿夜啼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是有影响的,所以父母要格外关注。

引发小儿夜啼的原因有很多,需要父母细心的查找,如果怀疑是疾病所致,就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这里我说下引起小儿夜啼的几种原因:

①, 环境不适应。

房间太吵,太热,太冷,衣服包太多等都是导致宝宝睡不好觉。

②, 睡前情绪兴奋

如果父母在睡觉前喜欢逗笑宝宝,让他情绪变得兴奋,也是宝宝无法入睡,进而哭闹。

③, 睡眠时间安排不当

白天睡觉时间太长的宝宝大多晚上睡不好,以至于半夜醒来后没人陪他玩就哭闹不止。

④, 晚上睡觉开灯

有些妈妈担心宝宝怕黑,而且又要方便晚上起来照顾宝宝,所以会一直开着灯。其实这样是不利于宝宝良好的作息规律,除了会让宝宝的生物钟打乱,还会降低宝宝的免疫力。

⑤, 疫病影响

生病会让宝宝睡觉不安稳,所以这种情况父母要观察仔细,如果发现发烧等问题,一定要需求医生帮助。


2,宝宝认生了,不要担心


新手妈妈怎么摆脱宝宝为何而哭?这些办法值得试试

之前看到网上有人求助:7个月的宝宝,一直都是妈妈带。有一天奶奶或者亲戚朋友来抱宝宝的时候,动不动就哭,表示很困扰。

其实这个时候宝宝开始进入了认生的阶段。这是宝宝情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意味着宝宝开始区分周围的事物了。

所以新手爸妈不用感到奇怪,这是一种正常现象。而且这种认生阶段是自然而然的,可能昨天还能给亲戚抱,今天就开始认生了。

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开始认真对待并谨慎处理这个问题,帮助宝宝温柔的度过这个认生期。


①, 无条件的接受宝宝认生

宝宝认生是必经阶段,有时候不要因为挂不住面子责怪宝宝不懂事,这样只会让宝宝觉得妈妈是因为一个陌生人而生气,这样会越不愿意接触。

②, 带宝宝接触陌生人

平时妈妈不要一个人带着宝宝,应该让家庭的其他成员参与进来,让宝宝和不同的人交往。不过如果宝宝不愿意,就要安抚他的情绪,不要强制要求

③, 多出去走走

在宝宝还没有认生的时候,父母应该多带宝宝去接触外面的世界,让宝宝多感受不同的人事物。另外可以带宝宝去串门。


3, 正确对待分离焦虑


新手妈妈怎么摆脱宝宝为何而哭?这些办法值得试试

很多父母体会最深的应该是宝宝准备上幼儿园的时候。平时宝宝都是待在妈妈身边,开始跟宝宝说上幼儿园的时候,还很开心的点头答应,可是一看到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就开始号啕大哭,其实这就是分离焦虑。

其实宝宝在出现分离焦虑一般是1岁左右,在1-3岁这段时间达到顶峰。

在宝宝8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意识到“妈妈在哪里”“爸爸在哪里”,只要妈妈在附近,宝宝可以和其他人玩的很开心,可以当妈妈不在,他就开始表现很害怕,需要妈妈给他安全感。

虽然分离焦虑是宝宝成长的现象,不过情绪波动大对宝宝的成长也不好,所以妈妈更应该“狠心点”,这样才能帮宝宝度过分离焦虑期。

①, 做好缓冲

在宝宝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老师都会强调父母入园前,要做好这几件事。

首先要跟宝宝说清楚要去上幼儿园,告诉他妈妈会不在身边,以及说出几点会回来接宝宝回家。

然后在和孩子分离的时候不要流露不舍得表情,也不要看宝宝。否则一旦让宝宝知道妈妈的情绪,就会更容易哭闹。

②, 继续巩固宝宝的安全感

其实很多时候,妈妈离开后,宝宝只是开始的时候哭闹一会儿,然后玩着玩着,就开始忘记了这回事,又和平时一样玩耍。

这样的宝宝,一般安全感都建立的比较好。发展心理学认为:

0-2岁的宝宝,需要有规律的满足和舒适的照料,能做到这一点,宝宝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就会对周围世界产生怀疑,形成消极品质。

所以这个阶段的发展认为是更好的建立。巩固宝宝的安全感。


说到最后


对于1岁以内的宝宝来说,哭泣往往是一种需求的表达,家长的积极回应,会让他们更加有安全感。


对于更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哭泣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情绪上的表达。


而家长的尊重与引导,会让他们渐渐学会情绪的表达与疏解。


别怕把孩子宠坏了,缺少关爱才是宠坏的源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认生   妈妈   新手   宝宝   新生儿   哭声   小儿   焦虑   安全感   幼儿园   情绪   父母   阶段   需求   办法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