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用包容的心去理解寄宿制孩子的喜怒哀乐

我家女儿今年暑假开学就要上初三了,关于她上初三住校的问题,和我商量了一个暑假,给我讲住校生活给她带来的种种便利。

在她的坚持下,我同意她住校。于是,我开始着手给她准备住校所需要的生活用品。


家庭教育:用包容的心去理解寄宿制孩子的喜怒哀乐

当妈妈的,都有一颗玻璃心。纵然我有千般担心,万般不舍,也不能改变她住校的决心。

我担心她是否能和同宿舍的同学搞好关系?担心她是否会照顾自己?甚至还担心她是否会叠被子?

……

女儿还告诉我:“她们班大多数同学都是住校生。”

在和女儿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很多孩子到了初高中就会住校,成了寄宿制孩子。

在一次父母课堂上,我和一位妈妈在交流的时候,这位妈妈告诉我,“她的孩子从初一就开始住校了,住校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学习。”

孩子住校之后,确实有更多的时间学习,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我想说的是,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利也有弊的。

孩子寄宿对于孩子的成长和亲子关系的沟通是有一些影响的。


家庭教育:用包容的心去理解寄宿制孩子的喜怒哀乐

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7%的寄宿制孩子每周和父母交流的时间仅为1至2个小时,而超过83%的全日制孩子有多达5小时以上的亲密交流时间。

让我们来听听家长怎么说。

桃桃的妈妈:我家女儿上初中二年级了,我们片区内的公立学校办得不怎么好,所以,我家女儿在私立学校住校。一周回来一次,我问得最多的就是生活上的事情了。关于学习上的事情她也不给我说,说了我也不懂。

峰峰的爸爸:我平时工作很忙,很少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所以,把峰峰送去了寄宿制学校。双休日孩子回来,我也不知道该和孩子说些什么,一般情况下,就是老三样,学习怎么样?有困难吗?钱够花吗?

青青(初一女生):从我住校到现在已经有两个月了,刚开始时,我不适应住校生活,和宿舍里同学的关系也处理得不好,好想让妈妈陪伴在我的身边。后来,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和宿舍里同学的关系也慢慢变好了。我非常讨厌,一回到家,父母就问我考了第几名。

妙妙(高二女生):在学校里学习很紧张,休息日回家想放松一下,给父母讲一些流行的东西,他们不理解,反而谴责我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我不会把我的全部想法都告诉他们。

……

孩子在学校寄宿,但是父母的爱不能止步,这种爱要体现在细微间,绝不是过问一下生活和学习就可以了。

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时间很少,感情自然就变淡了。

家庭教育:用包容的心去理解寄宿制孩子的喜怒哀乐

写在最后的话。

孩子住校后,父母要用心发现孩子的心理感受。

集体生活可以锻炼孩子,但是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摩擦,发生一些问题,父母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感受。

高中生比初中生更适合住校。

读高中的孩子比读初中的孩子心智更为成熟,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自制力较强,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

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父母都要教育孩子用包容的心和同学相处。

作为父母,要用包容的心去理解寄宿制孩子的喜怒哀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峰峰   住校生   孩子   初中生   家庭教育   喜怒哀乐   暑假   担心   女儿   父母   我家   事情   同学   高中   妈妈   关系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