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的从容气场,是孩子自信的底气

1

开篇不谈娃,先说说我和狗狗汤米的糗事。汤米是队友「一手带大」的,我俩拍拖的时候,这只超级活泼的一岁比格犬与他同住。有次队友要去西班牙小岛参加朋友的stag do (男生结婚前夕的派对,仅限男性朋友参加;女生的叫hen do),请时间自由写论文的我去他家小住——看狗。

从小被灌输狂犬病恐惧症的我是很怕狗的,要不是被love冲昏了头脑,大概不会答应帮这个忙。第二天早晨,我下楼准备弄点吃的,却听到厨房里有大声喘气的声音,当我走进紧闭的厨房门时,汤米居然呜呜叫起来并用力挠门,大有一开门直接扑我的意思——吓死宝宝了!

拉锯战眼看拉到十点,饿的眼冒金星的我突然想起自己的小行李箱里有碗泡面,赶紧拿出来摆弄好,然后冲锋陷阵般跑进厨房倒了点热水又逃出来,算是填饱了肚皮。

我打电话给队友,他居然哈哈大笑:“你的举止越怪异,汤米就越警觉,非要打探你个究竟;反而大大方方走去开门,他扑腾两下就自己玩去了,随你在厨房里做大餐吃。小狗极通人性,一下就能辨别出气场不对的人。”

这话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有了很好的验证,当我镇静而友好的和汤米相处几次之后,我俩很快发展到并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关系。但是白天在附近公园遛狗,那里狗狗们可以自由奔跑,遇到陌生的狗我还是会害怕避让,果然招来他们的特别问候(扑上胸口那种)。狗主人们会连连向我解释:“对不起!他其实是条很安全的狗!”

2

很久以后,当了妈的我发觉,即使是不会说话的小人儿,TA的情绪也会因为身边亲人气场的改变而改变,与小狗如出一辙。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经历:抱着宝宝去打预防针,一踏进诊所自己先紧张起来,然后感觉敏锐的宝宝也跟着躁动不安、高度戒备,结果搞得一地鸡毛。

因此我开始特别留心自己的言行情绪对宝宝的影响。汤圆十个月大的时候,我和她一起开始上婴儿瑜伽。因为是插班,第一次我们早早去了,看着老师铺设一张张瑜伽垫,抱枕,她兴奋的在其间爬来爬去。接着其他妈妈带宝宝陆续到达,大家认识性的聊聊,真是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次上课,我恢复了“晚一分钟迟到,早一分钟浪费”的老毛病,最后一个到场,一头扎进满屋嘈杂。我们刚在自己垫子上安顿下来,老师就开始唱童谣做互动操,上一次很配合的汤圆这次说什么也不乐意了,挣脱着爬开,我又觉得扰乱了课堂次序,不断把她捞回来。两首歌之后她终于爆发嚎哭,抱她出课堂安抚好后再进去,不到一分钟又开始嚎哭,反复几次无果。汤圆一向都是很chill(镇静)的性情,出现这种情形我根本不知道怎样控制场面!无奈只能带她离开。

过后我好好想了想,觉得问题出在两次到场的气氛相差太大了。十个月大的宝宝根本没有上课时间和上课内容的概念,她的判断来自自己的直接经验,第一次是一个很自在的环境,慢慢热场、没有约束感;第二次一下进入全是陌生人的环境,自己局促的夹杂其间不知道要干嘛,恐惧感油然而生。

所以第三周我们又早去,果然汤圆没那么抗拒。但上课音乐一开始,马上勾起她不愉快的经历。我默默告诫自己:要让宝宝chill,自己先得chill。我不慌不忙对她说:“不喜欢这里吗?那么我们出去好了。”抱着汤圆出了教室,我俩透过教室门上的小窗观摩他们上课,我时而跟着里面的音乐一起唱儿歌,时而和汤圆窃窃私语:“哇,原来妈妈要做这么高难度的动作啊!要把宝宝举那么高啊!”

看着她专注的样子,我心想,要不是做一回观众,汤圆怎么会感受到她的「任人摆布」其实是在做有趣的游戏呢?过了半堂课的样子,看她很有再次尝试的欲望,我们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汤圆饶有兴趣的配合了我五分钟,又满地爬去了。这次我没有试着去把她捞回来,而是继续坚守在自己的瑜伽垫上,双手空抱宝宝的样子跟着做动作,并朝着在远处好奇看我的汤圆挤眉弄眼,仿佛告诉她妈妈也玩得很开心。

3

曾几何时,我也是遵守纪律的好学生,自从当了妈,脸皮越变越厚。面对随时随地都可能情绪失控的小孩,纵然心中一万匹草泥马呼啸而过,仍然装得了一副波澜不惊的表情,扛得住各方投来的异样目光——为的就是努力让孩子们觉得,和妈妈在一起安心从容没压力,面对新事物新环境不是害怕而是满满的好奇,可以尽情尝试、表现自我。

当妈的从容气场,是孩子自信的底气

十个月大的汤圆和汤米友爱互动,比为娘的强多了

再讲一个故事,有次带汤圆汤包去某公园玩,公园毗邻大学校园,外籍人士很多,所以公园里很多不同国家的孩子在玩耍。汤圆看到一个金字塔状的攀爬架,目测有六七米高,接近顶端处有长长的滑梯一通而下,很想去玩。但爬上金字塔第一平台的唯一通道是一人多高的软梯,对当时三岁多的汤包圆来说有点困难。

我「身先士卒」的爬上第一平台,对着她仰望的小脸说:“虽然摇摇晃晃,软梯还是很坚固的,我这么大个子都没有断啊!你试试。”

汤圆一跃上了梯,梯子开始摇晃。

“我要掉下去了!”她大叫。

“手抓紧!脚站不稳没关系,别忘了你还有两只手啊,可以像小猴子一样攀住!”

汤圆很努力的向上爬了一格,我的手正好够得着把她拉上来。

之后是稳固的三脚架攀爬,我俩一下就到了滑梯顶端,汤圆往下看了看有点胆怯。我想了想说:“我们从这里一下滑到地上,好像小狗们从Paw Patrol瞭望塔里滑下去执行任务一样啊!”

这么一比喻,人家都兴奋的笑出声来了,刺溜一下就自己下去了,也不等等老娘!

又陪玩了两回,汤圆完全有信心自己上了,我就抄手在下面围观。这时来了一对中国夫妇带着个小女孩,应该是在大学做交流的访问学者,爸妈很尽心谨慎的保护着女儿玩各种儿童设施。小女孩看中了要玩金字塔,和汤圆之前一样心痒痒又情怯怯的样子。

“你好啊!”我跟他们用中文打了个招呼。

“你看那个小姑娘胆子多大,和你差不多年纪。”她妈妈指着汤圆说。

我顺口问了句:“你几岁啦?”

“四岁啦。”妈妈代答。

“那是差不多,她三岁半。”我说。

然后,就听到了令我讶异的评论。爸爸对女儿说:“你看看,人家比你小呢!你羞不羞?没胆量就是没出息!”而且如此重复了好几遍,我当时很有插嘴的冲动!终究还是忍住了。

小女孩受了激将法刺激,决定去爬软梯。前几步爸妈左右扶持着,最后一步就只有爸爸够得上托着屁股,女孩开始害怕,僵持在那里大叫“不爬了!”爸爸还是坚持让她爬,于是孩子大哭起来,引来周围家长侧目。可能有些不好意思,爸妈决定帮她下来,可孩子这时完全蒙了,只顾哭,手脚死死抓着软梯不放。因为有汤圆汤包要照看,我也没有围观的意思,最后还是瞥到满脸泪痕的小家伙一个人从滑梯顶端滑下,一家人马上离开了。

我暗想这孩子胆子还算不错的,至少愿意尝试。每个人的第一次都是有些心怯的,何况是个四岁的小孩子,不愿意就算了嘛,不愉快的经历让孩子的心理阴影面积更大,有点得不偿失。

4

有时候,觉得我们做父母的好像都很心急,不停地让孩子体验这个、尝试那个,唯恐他们的能力得不到锻炼,见识得不到增长,没有更好的将来。于是我们毫不吝啬的鼓励、唠叨、激将、奖励……让他们取得我们「想要的」「看得见」的成绩。

那么,「看不见」的气场呢?比如乐观、包容、坚毅、自信……这些不论人生顺逆,都可受用一生的品质,真的能从围绕着孩子们的焦虑气氛中「自然」生长出来吗?

当妈的从容气场,是孩子自信的底气当妈的从容气场,是孩子自信的底气

伦敦街头的体育用品店,一个店员在门口练瑜伽招揽顾客,三岁的汤圆表示自己也会,并主动加入。当时还有好些人围观,队友说谁借我们顶帽子可以收钱了。

在英多年,身边几乎所有父母的共识就是让孩子长成快乐独立的年轻人。因为不快乐、没有自我认同感的人生,得到再多看得见的成就也是有缺憾的。只不过,要实现这一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和选择的方式,说句实话,到哪儿也还是焦虑的父母多,尤其中产阶级,英国人并不例外。

所以我只能常常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在威逼利诱循循善诱的同时,我对汤圆汤包说的更多的是:“Never mind, when you are ready ~.(没关系,等你想好了再做吧。)”

此文致去年冬天离开我们的汤米,那时他离十五岁生日还有两周。汤米让我从恐狗症患者变成了撸狗族一员,也为我们一家贡献了很多温暖的回忆和美美的照片。

当妈的从容气场,是孩子自信的底气

以上是潘潘学姐给“金融辣妈”的第四篇稿件。学姐多年来定居英国,育有一儿一女汤包和汤圆,同时也是《索菲与比利》双语系列童书的作者,对于双语教学有独到见解,也经常可以为我们展示来自英国的育儿之路,比如:

另一种长假的打开方式:不矫情的简单快乐

当我不再围着孩子打转,我却成了他们眼中的明星

我选的英语书孩子不爱读!旅英双语童书作家来支招

同一个世界 同一样学区房 同一群被逼疯的老母亲

希望陪你走好育儿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软梯   孩子   汤包   滑梯   英国   汤圆   底气   瑜伽   金字塔   队友   小狗   从容   小女孩   自信   害怕   样子   妈妈   宝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