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大语文,家长顺手就能做到的几件小事

虽然大语文的辅导班满天飞,但我觉得这是个仍有迷惑性的概念。单从这些年野蛮生长的各类大语文、国学培训班,就能看出大家对它既重视又不甚了解的矛盾心态。

面对这样一个需要长期积累、需要文史哲强力扶持的母语学科,大语文的课外辅导却完全不能和沉淀多年的数学、英语相比,基本上没有成熟的赛道,百花争鸣,更让人无从选择。

事实上,与其急着找未必已经成熟的大语文机构,家长们不如在家里顺手多做几件小事,帮孩子塞几块垫脚石。

学好大语文,家长顺手就能做到的几件小事

壹一,简单的事情提前做

简单的事情提前做

这个主要是针对基础知识而言,像小学阶段的识字、背古诗,我觉得就可以提前分阶段有计划的进行消化。

拿背古诗、背文言文做例子,我个人建议提前背诵。能多理解最好,理解不了就当是先积累点古汉语的韵律和语感,留到老师讲解的时候也轻松了。

别小看背古诗节约的时间,三年级的孩子,一篇课文3首诗,完全不预习的孩子,课上开点小差的话,回来没有20分钟是背不下来的,我听过娃同学的例子:背了一小时,哭着、结巴着背完的。而有准备的孩子,放学路上一两分钟就背完了,省下时间干点别的多好啊。

做好尽职调查,阶段性学习计划不跑偏

从小学到高中,各个转折期(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各个分水岭(小三、小五、初二、高二),孩子们的学业、心理、社交、校园环境都会出现哪些变化?大部分的孩子会如何应对?那些理性的家长是如何提前未雨绸缪的?

这些信息,我们都可以去多渠道的提前了解、储存、分析、应用,做好每个重要节点的尽职调查,避免阶段性的学习计划,因为方向的误差而跑偏。比如,关于家里提前备一套语文教材的做法,我是很赞成的。

我并不是让家长在家亲自授课,而是建议在闲暇时翻一翻(小学的书很简单,半小时就够了),对孩子下一阶段的学习重点做个大致的了解。

词句难不难,课文长不长,出现了哪些名家名篇,写作的重点要求会集中在哪里,结合一下孩子现有水平,看有没有需要调整或促进的地方。

二年级开始出现汪曾褀的散文,泰戈尔的诗;三年级开始出现童话《卖火柴的小姑娘》;四年级开始出现神话《普罗米修斯》;那么是不是可以稍微提前引入类似的童话、西方神话,让孩子对接触课文时,有个更为亲切熟悉的理解背景。

鲁迅先生,作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的承包大户,在六年级就有整整一个单元,都是他的作品和介绍文章。同时作为后续中学阶段最为重要的现代作家之一,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提前做些功课,丰富一下课前阅读,让孩子对他和他的作品了解得更细致深入些?

而要提前做准备,就得知道什么时候会遇上他们。

学好大语文,家长顺手就能做到的几件小事

阅读门道多,要走出一条适合的路

阅读的重要,不用说了,既是知识输入的重点,又是考核输出的重点。可读书这回事,里面的方法和技巧太多了。很多家长让孩子不管不顾的花了好多时间,读了好多书,却发现为什么一做阅读理解还是懵圈,一写作文还是无从下笔?

顿时觉得课外阅读是个性价比很差的事,或是不解:同样是读课外书,孩子之间差距却为什么这么大?

其实,我们最应该在砍柴之前磨好刀,摸索好“多读书、读好书”的具体方法,而且这套方法一定是要适合自家孩子的节奏。

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一种阅读;

啃一啃需要伸手才够得着的难书也是一种阅读;

勤做读书摘抄和笔记也是一种阅读;

依靠畅销读物打开阅读兴趣也是一种阅读……

这都不能直接抄别人的作业。我的个人观点是:

如果是以大语文的考核要求为目的,在家除了泛读之外,不可忽视精读训练(语文课上的量是不够的),精读不光夯实基础知识,还提供了看得见、学得到的写作技巧,还有助于书中思想的加深内化。

学好大语文,家长顺手就能做到的几件小事

关于家庭泛读,也最好有一个知识面较为系统的书单,在好书的圈子里,再让孩子自行选择阅读。

如果嫌列系统性的书单麻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新课标为中心,一步步外扩,一步步提前读,虽然不够大而全,但绝不会犯错。

关于经典与畅销之争,如果时间紧,还是建议先读久经考验的内容,孩子无非是损失了点时尚网感,却在看似保守中获得经久不衰的价值。

努力提升自己在这一领域的认知

我曾经很好奇,为什么中学里的语文学霸要把《古文观止》读三遍,为什么那些有见识的父母早早让孩子分步学习《古文观止》、《世说新语》?

为了跟风,选一个好读的版本,无意中去关注了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的公号,断断续续的看了小半年,看着辞典界的扛把子如何深入浅出的解读各类经典内容(虽然也有高水平的营销文),深感古汉语的精深,顿觉得自己的肤浅,确实该要好好提升在这一领域内的认知。

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指出,“语文教师自己不具备语文的核心素养,不可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国未来而读,语文教师要先读起来。”

大语文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提高了对孩子的要求,也提高了对老师们的要求,同样的,对家长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

专业认知的提高,有助于看清方向,有助于把控重点,有助于协助孩子做计划,有助于出现问题时不慌不乱,有助于教育外包时找到好资源而不被反薅,最后,还有助于兜里没钱时临时顶上。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挤点时间,多留意大语文的变化动向,多和语文老师交流,多学习语文学神们的经验,多关注文史领域的知识,假以时日,见识必会有提高。

我们能帮孩子的,无非是多了解、早规划、助执行,说穿了就是正确的推孩子一把,那为什么不早点、大人孩子顺带着就做了呢?

作者简介

B计划老妈,来自大湾区的小角落,全职主妇,育有男宝一枚,爱阅读,爱鸡娃,爱交流育儿心得。

如果你对本文感兴趣,或许你也会喜欢这些陪伴感悟:

英语

语文

数学

艺术类

和胖宝妈一起升级打怪

金融女民工,家有二男宝

自鸡与鸡娃,一直都在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百花   语文   家长   泛读   书单   中小学   尽职   课文   古诗   顺手   认知   小事   重点   数学   孩子   时间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