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反应过来,它真的就这样来了——自动驾驶

前些年开始,从人工智能被天天挂在嘴边起,就有人在讲以后,可以上车刷刷手机,或者喝点小酒,再者睡一觉就到了目的地了,这不是讲的上火车卧铺,是讲让你家自己的小车。当然了,这些事情,听一听,笑一笑也就过去了。

还没反应过来,它真的就这样来了——自动驾驶

虽然,世界科技大佬,也在测试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不过那都是在做实验好吧,距离真正的可以坐上,那得啥时候,人们心里其实是没有数的,或者也只是当成闲着没事儿的时候的谈资。

不过,今天一早起来,听说,北京开放了700公里的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租车,是我孤闻了,因为在这之前长沙和沧州已经常态化开放了百度的这个自动驾驶服务。

我说明啥呢,说明,只要是这些重复的,有明确的目的地,确定的结果的事情,人们以后就不需要花费精力来从事了。以前早已经实现的固定在工位上的工业机器人,生产汽车、手机、大型港口的自动装卸……,到了前几年才有的比有经验医生更靠谱的医用手术机器人也出现了。不过这些都是几乎固定在一个地方的机器人。

人们可能在心里也不怎么认可这样的智能机器,因为“人”和机器除了智能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可以到处跑,可以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也就是讲,要像电影里的变形金钢那样的机器人,才叫机器“人”。

在这种想法之下,实现生活中,跑在马路上的这些车子,要面对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要实现自动驾驶是真心的不容易。

但又怎么样呢,这样的车子,已经开始常态化提供服务了。那么想想一个事实,商场里卖商品的服务员,收费窗口的服务生,建筑工地上的重复机械动作的工人,厂矿里天天做着昨天相同工作的人们,包括那些几十年都在教孩子们写出确定答案的老师……。这些人的工作,可能是现在这个时代主流的人群了,他们的工作在这个科技快速前行的时代,会持续下去多久呢?

咱们的孩子天天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回家花巨量时间刷的这些东西,包括上各种补课班学的东西,真的能够适应他们将来要面临的时代吗。

人类现阶段,和机器的区别越来越小了,机器的成本要比人力成本低很多,要想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可能就不再是那种今天和昨天一样的工作了。思考与创新,或者说,从小学会自己动脑解决问题,老师不再用一切的时间去强调怎么才可以得出一个确定的固定答案,而是花精力去教会孩子们怎么样去分解,分析,从而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哪怕是确定的答案,为什么要限定时间去让孩子们得到答案呢,给他们思考的时间,给他们探索的时间,当他们通过老师的引导,用自己的脑子的思考得到答案,不好吗。为什么要强灌给他们这些确定的答案,从而让孩子成为一个个记忆的奴,当用记忆的方式来学习,那么学习就变成了体力劳动了。

从根儿上来讲,就是瞄着以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去学习的孩子,将来能够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的时代正在面临飞速的变化。瞄着让孩子们学会标准的流程去工作的老师和家长们,他们可能还看不见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也许正在变得不再需要他们,只是他们也许还可以这样过一生而已。

还没反应过来,它真的就这样来了——自动驾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大佬   花精   沧州   常态   机器人   车子   目的地   将来   机器   答案   东西   老师   时间   时代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