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通告:3月底立即执行!事关14亿中国百姓!

2021特大通告:3月底立即执行!事关14亿中国百姓!(互相提醒)

不出意外的话,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部民法典就要在最近的两会上通过了。

毫不夸张地讲,一个人从出生到死去,一生中各个阶段的权利,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这也是为什么大家比较关注民法典的重要原因。

2021年通告:3月底立即执行!事关14亿中国百姓!

什么是民法典

那么,大家热议的民法典究竟是什么?

首先,法典是同一门类的各种法规经过整理、汇编后,形成的系统性法律。而民法典被称为“民权保护之母”,主要在于保护公民的民事权利,是保障人民私权的基本法。

民法典的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称为“社会生活保科全书”。之所以有这个称号,是因为这部法律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所有制、土地制度,小到家庭婚姻、邻里纠纷等,都能从中找到依据。

这部民法典,现在是草案,一共分为7编,包括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总共84章、1260条,10万多字。

如果审议通过的话,它不但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典化的法律,也是至今为止中国体量最庞大的法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历时66年

当然,编纂一部属于自己国家的民法典也是相当不容易的。

我国曾先后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2年四次组织民法典起草,但都因为时机不成熟而一再搁置。第五次是2014年提出的,2015年民法典编纂正式启动,今年两会审议进入最后阶段。

据了解,民法典在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在民法典(草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明确胎儿权利保护、住宅70年后自动续期、离婚冷静期、虚拟财产继承权等方面,都是近年来社会上讨论较多的话题,存在比较大的争议。

可见,民法典的出发点就是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解决现实生活真实存在的问题。

民法典的重要性

民法典对于一个国家来讲,不仅仅是权利的宣言,更是民事活动的基本遵循和依靠,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在国际上,除了中国之外,法国、德国、丹麦、希腊、瑞士等国家也有民法典。而不同时期成立的民法典,一定程度上具有时代特征。例如比较出名的《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

《法国民法典》又被称为《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是资本主义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被称为是19世纪风车水墨的代表,它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德国民法典》是20世纪工业社会的民法典。

而中国的民法典,则更能体现出21世纪互联网时代和高科技时代的特征。

可见,民法典不仅对个人,对一个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25日上午召开全体会议,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民法典草案进行审议,引发境外媒体关注。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26日报道,民法典草案被称为中国法制改革的核心。该草案将直接影响中国14亿人的生活。

报道称,自全国人大上周开始召开年度会议以来,这部涵盖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内容的法典收到90余万条公众意见和建议。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法与比较法研究中心主任王江雨说,虽然民法典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现行法律的编订纂修,但“表明了保障私人的所有权和财产权的政治意愿”。王江雨说,民法典草案“相当全面”,但执行将是实施的关键。

王江雨说:“在全国人大通过民法典后,中国法院需要在民商事审判中对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和个人、私营企业一视同仁,以确保所有人都享有公平竞争的环境。”

报道称,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人大选择了“零敲碎打”的模式,颁布了一系列民事单行法,包括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合同法等。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表示,民法典的重要目标是消除多年来出台的各种单行法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王利明说:“比如,某人网购一台热水器,因为该产品质量不合格,漏电导致受伤。在该案中,法官选择适用何种法律时,摆在他面前的有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管理法等,还有最高人民法院颁行的相关司法解释以及国务院的相关行政法规规定,法官往往难以作出选择。”

他说:“由于民法典的缺失,一审中法官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二审中法官又适用合同法或侵权法,从而导致两审判决大相径庭。”

另据法新社北京5月26日报道,中国全国人大会议本周审议民法典,该法旨在加强涉及公民生活多个方面的法律规范。

报道称,中国的经济发展伴随着重大社会转型。自2015年以来,中国致力于完成民法典的编纂工作,将不同法律制度规范系统整合、编订纂修,形成一部协调一致的法典。

报道举例称,草案规定,所有申请离婚的夫妇须经历一个月的“冷静期”。中国近10年离婚数量有所增长。

报道还称,民法典还首次定义个人隐私。根据草案,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生活、私密信息。

此外据路透社北京5月26日报道,中国将首次把个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庄严地载入法律。在这个14亿人口的国家里,越来越多的人走向数字化,更容易遭遇数据泄露和黑客攻击,这将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第一步。

报道称,根据民法典草案,个人享有隐私权,个人信息受到保护。数据收集者有义务保护个人信息,未经同意不得获取、公开或交易这些信息。

报道指出,人们普遍认为,加强保护中国数据隐私的工作是为了保护和规范国内迅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同时保障中国重要数据在海外的传输。

报道认为,在立法之后,还需要有详细的规章制度说明如何保护这些权利。尽管如此,律师和法律专家表示,承认数据隐私权是重要的第一步,可以让信息遭到泄露的个人得以解决问题。

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陈磊说,这项立法使中国成为建立个人数据隐私法律框架的少数国家之一。

律师王琮玮说:“无论是在民事诉讼还是保护受害人权利方面,(民法典)都将有所帮助。它变得更加明确,对法院来说,这是一个更清晰的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中国   人格权   民法典   全国人大   法典   法国   德国   香港   草案   法官   合同法   月底   通告   权利   百姓   法律   国家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