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产后抑郁的第一责任人都是丈夫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产后抑郁的第一责任人都是丈夫

这两天湖南湘潭一位母亲携两名幼子(一名两岁多,一名几个月)跳楼身亡的新闻刷爆网络。这位母亲留下的十几页遗书观者无不唏嘘。

尽管此事尚未有官方的正式报道,但大家都说这位母亲得了产后抑郁症。奶爸我想,那我就暂时先不评论此事件了,而是借此机会和大家聊聊产后抑郁症,以及我当初的一些亲身经历。

我第一次听到“产后抑郁症”这个词是在媳妇怀孕期间,和媳妇去上新手父母辅导班时听老师说的。我那时候才知道,原来女人在生完孩子之后会经历一段自己难以控制的时期。

产后抑郁是什么?

产后抑郁是妇女在分娩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脾气暴躁、疲惫、失眠、食欲不振、失去兴趣、紧张焦虑、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

产后抑郁的成因是什么?

产后抑郁的准确成因现在并不十分清楚,但研究表明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都有作用:

1、生理原因是女人在怀孕期间雌激素上升,分娩之后雌激素迅速下降。

2、心理原因包括太担心孩子,无法应付产后忙碌的生活,不能接受自身的角色变化等。

产后抑郁常见吗?

产后抑郁并不少见,在2003年,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及圣地亚哥大学分别对产后抑郁症做了研究,发现该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0%~15%。研究显示,中国的发病率约为7.3%~37.14%。另外一项美国的数据表明约0.5%至61%的妇女将在分娩后经历抑郁症。

看这个数据,难免令人生出一点疑惑——为什么发病率的范围如此之大?

我个人理解这是由于在很多场合产后抑郁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往细了再分可以分成3种——产后情绪不稳、产后抑郁症、产褥期精神病。这3种情况我理解是发展程度从轻到重。产后情绪不稳是非常普遍的,如果家里处理得好自然能恢复正常,如果处理得不好就可能发展到下一个阶段成为产后抑郁症,或者更严重的达到产褥期精神病的程度。

说回奶爸我当时的情况。我在辅导班听老师讲完,总结出一个要点——宏观概念上的产后抑郁非常普遍,只不过程度有高低而已,必须重视,能不能处理好决定了生活是否能顺利进入下一个阶段。

我一琢磨我家这情况:

  1. 孩子出生后,媳妇体内激素水平会大幅变化,她就是想控制自己也控制不了,所以媳妇本人对于产后抑郁基本是听天由命的。

  2. 当时我的父母在北京帮助我们,家里虽然没有婆媳矛盾,但是婆媳毕竟跟母女还是不同的,很多事情不方便。就算我岳母当时在北京,老人对这个事情的认同程度终究也是存疑的。

  3. 当时已经预订了月嫂,且见过本人,月嫂虽然很能干,但性格比较内向,看起来照顾孩子产妇的生活起居是胜任的,但心理问题估计没办法兼顾。

这一圈盘算下来,我发现一件事——媳妇如果出现产后抑郁,家里上上下下似乎只有我一个人是靠得住的。既然如此,那我自然得张罗起来。

我首先是给我父母介绍产后抑郁。我没有说什么专业名词,我就是说因为产妇产后体内激素水平大幅变化,所以心情会比较糟糕,她自己也控制不了,所以你们二老到时候一定得多担待。

在我媳妇分娩前,这个话题我给我父母说过多次。每次都是等我媳妇不在家的时候说的,以避免尴尬。我看得出来,肯定是有效果的,老人家见我说得慎重,后来也确实比较重视。

我媳妇是凌晨分娩的。如果你对我之前陪产那篇文章还有印象的话,可能还记得那时候我已经两晚没合眼,媳妇比我睡得还少。

凌晨分娩完回到病房之后,小孩一直很安静。我跟媳妇心情也比较轻松,于是商量说我俩都睡一会儿。我一躺下就睡着了,但是不久被我媳妇叫醒,说小孩有动静,让我看看。我一看表,我睡了一小时,而媳妇这一小时完全没睡。

我当时也没在意,但事后才发现就是从那天开始,我媳妇失眠了,并且持续了两个月才基本恢复。

几天后出院回到家里,刚回家一切看起来都挺好,唯独就一样——我媳妇长时间的失眠。

因为夜里睡不着,可能生物钟乱了,导致白天也睡不着。又因为新生儿母乳喂得勤,所以一次睡眠的机会就两三个小时,往往上一次喂完躺下还没睡着就又得起来喂孩子。这样恶性循环了没几天,我媳妇就变成了24小时几乎都睡不着。

我媳妇本来是挺开朗乐观的一个姑娘,但那段时间被失眠折磨得十分痛苦,心情很差!

有一天夜里她实在睡不着全身难受,要求我带她去医院。于是,我俩去医院看急诊。大夫看完说,你这个只能慢慢调节,现在没啥办法。我感觉她心里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她有一天满脸严肃地对我说——我觉的我再也好不了了,我觉得我以后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我说,那不能。她说,真的,你别不信。

我那段时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每天下班回家,立刻去卧室坐床边陪她说话,经常说一两个小时,内容主要是开导她,说说笑话之类,让她放松。直到她心情好一点了,或者有一点进入睡眠状态了,我再出来干别的。就算如此,她也经常聊着聊着就哭了。

另一件我做的很重要的事情是安抚家里其他人的情绪。实话实说,不论老人也好,月嫂也好,看产妇长时间愁眉苦脸的,他们的心情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我必须把他们都稳定住,他们能不能对产妇有正面帮助先不论,千万别有负作用就好。

然而祸不单行,媳妇还没恢复,我儿子没出月子竟然病了。这下我媳妇心情更糟,经常看一眼孩子就哭了。

我爸对此颇有点不理解,他给我说,一个小孩从小到大哪有不生病的,犯不着一病就哭吧。我说,爸,这事你就别管了,你啥也别说,我来处理。

我对照了一下我媳妇的表现,失眠、焦虑、脾气不好、疲惫、失去兴趣等这几样产后抑郁的症状,她全占了。我当时心里真是挺紧张的,尽管那时候我公司有个大项目在进行,我是负责人,但我还是尽量早回家多陪她。周末更是直接把小孩交给我父母,除了喂奶就别来,我就在卧室陪媳妇。她躺着,我坐床边。

好在随着时间慢慢推移,我媳妇的情况逐渐有了改观。失眠的情况虽然持续了挺长时间,但大约两个月之后她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很快睡着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改善。我们小家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很久之后,我妈有一天聊到这事,突然表扬我,说觉得我在月子期间做得不错。我妈说,这个最困难的问题,其实他们当时很难帮上忙,因为我媳妇每天白天常常就在窗户那儿坐着,看着楼下,等我回家。他们想跟我媳妇聊两句,开导一下,但我媳妇什么都不跟他们说。

我现在觉得我媳妇这种情况没有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在没有就医的情况下,能逐渐地自行恢复,还是蛮幸运的。

我总结起来有几个要点跟大家分享:

第一,分娩前得学习产前抑郁的知识,尤其丈夫得学习。

我听周围很多女性朋友抱怨过,她们生完孩子如何辛苦,丈夫如何不管。但我看她们的丈夫绝对不是渣男,也不像是巨婴。我觉得他们只是真的不了解这些知识,没想到产后抑郁是很普遍的,会很有可能发生在自己媳妇身上。在不理解的前提下,自然谈不上妥善处理。

第二,一定不要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小孩身上。

怀孕时,孕妇是全家的焦点,分娩后,新生命很容易成为全家的焦点,而忽略了产妇。这种巨大的落差会加剧抑郁的情况。经常听到女同胞们抱怨,生完孩子就变成了奶牛,除了喂奶他们就想不起我来。

第三,如果情况糟糕,一定要及时就医。

如果产后抑郁发展到比较严重的程度,一定要及时就医。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有抗抑郁药物的。

最后,如果发生产后抑郁,丈夫是第一责任人。

女人生完孩子,家里亲人再多,终归还是最希望得到丈夫的关心,而丈夫最应该做的事情就是陪伴。丈夫处理得好,功劳最大。丈夫处理得不好,罪过最大。

所以,丈夫在这件事情上责无旁贷!

参考文献:

  1. https://www.healthpromotion.ie/hp-files/docs/HPM00043CH.pdf

  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A7%E5%90%8E%E6%8A%91%E9%83%81%E7%97%87

  3.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ostpartum_depression

=====================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奶爸de自我修养

微信号:DaddyGrowUp

不爱鸡汤,只有干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产后   抑郁   产褥期   丈夫   发病率   产妇   责任人   媳妇   角度   小孩   家里   程度   事情   父母   情况   孩子   心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