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出想象的10倍力量,有反省才有成长

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人生。--- 苏格拉底

反思即是复盘,每一次自我审视,都会带来新的成长机会。那些不愿意自我反思的人,往往不是别人放弃了你,而是你先放弃了自己。

心理咨询师罗近月说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或许有很多种,但对自己最有用的,是你小心忐忑地开始一段旅程,从这段经历中去重新塑造、遇见和收获新的人生经验,再把这个过程复制到更广阔的未来当中。”

反思的最佳时机是当你对一段经历或一件事有深刻触动的时候,把这个感性的触动转化为理性的经验,并运用到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

一个人能够不断地进步,在于他能够不断地自我反省,找到自己的缺点或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以追求完美的态度去做事,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超出想象的10倍力量,有反省才有成长

01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是唐太宗在想念魏征时面对群臣所发出的感叹。意思是,用铜作镜子,可以让我们端正行为、表里如一。把人当作镜子来做参照,可以明白我们自己哪些事情该做,而哪些事情不能做。把历史当作镜子来借鉴,可以让我们知道一个国家或朝代兴衰更替的经验和教训。

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天资平庸,参加了七次科举考试才中了秀才。但他坚持每天反思,并且给自己订了个“日课册”,名之曰《过隙集》,“每日一念一事,皆写之于册,以便触目克治”。

曾国藩的日课,就是坚持每日自我反省、自我修身,寻找自己的不足,持续改进。曾国藩的日课不是一天、一月、一年,而是三十年如一日。因此,他终大器晚成,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反省是一个人不断完善自我的最佳途径,一个人只有不断反省自我的不足,才能够在问题中不断进步。

超出想象的10倍力量,有反省才有成长

02

事实上,一个人如果在做事的时候持有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态度,那么,他就能够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缺陷,从而学会有技巧地扬长避短,将自己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同时,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自身,而我们也要时刻地更新自己的思维。

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反省是认识真理的高级方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反省是一个把握绝对精神发展的辩证概念,认为反省是从联系中把握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本质的概念。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反省,就是对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心理感受,以及之前的行为,进行思考和整理,总结出来,以便今后做得更好。

超出想象的10倍力量,有反省才有成长

所以,一个懂得反省的人,智力永远都在成长中,能力都在提升中,当然也会让周围的人越来越喜欢他。因为他拥有了人生中的大智慧。通过反省,我们将能够做到谦虚、宽容、大方、心态平和,懂得说话做事给别人留有余地,且富有自嘲精神等。

有了反省精神,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不断地延伸,而且越走越广阔。只有懂得反省的人,书籍、演讲等才会对他起作用,他才能从中受裨益和启发,犹如一个懂茶的人,能品出茶的淡雅清香一样。

一个不懂得反省的人,说什么书对他也没有作用。因为他没有吸收知识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反省。

周国平在《人生哲思录》中说:“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从现在开始,每天反思,有方法的反思,相信这样才会成长。

曾子说,我每日三省吾身。

实际上,真正优秀的人往往都有自我反省的习惯。更准确地讲,其实应该是一个人有了自我反省的习惯,才会变得越来越优秀。

超出想象的10倍力量,有反省才有成长

03

人生的道路上,一切都可以抉择。事情做不好,家庭不幸福,人际关系不和谐,身体不健康,我们所碰到的所有不幸都是谁把它们吸引来的?

第一个要反思的就是自己。只有反思,我们才能找到根源;只有反思,我们才能更好地成长。如果我们不能反思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找不到问题的根源。

假如我们一年反省一次,我们一年才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才知道自己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假如我们一个月反省一次,我们一年就有了12次反省的机会;假如我们一周反省一次,我们一年就有52次反省的机会;假如我们一天反省一次,我们一年就有365次反省的机会;反省的次数越多,犯错的机会就越少。

超出想象的10倍力量,有反省才有成长

而反思对我们教师而言,它对我们教学智慧的提升和让时间形成良性循环有着不可预估的作用。

爱因斯坦也说过:“直觉只不过是以前的知识型经验的产物。“所谓的知识型经验,就是通过反思形成了知识的经验。”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那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可见,一个教师有反思才有进步,能反思才能提高。

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教师的工作不是在工厂流水线上,按照固定的生产秩序,规定的产品规格生产产品。我们面对的是充满活力的生命,这些生命每天都在不断发展、不断提高、不断进步。如果我们还拿着几十年前大学刚毕业的那一套教学方法来教育学生,教学效果可能也应该会相当糟糕。

很多教师都有切身体会,每次精心的教学设计,都自感圆满,敝帚自珍;而课后结束,则总有纰漏,难掩瑕疵。

超出想象的10倍力量,有反省才有成长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连续写三年的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反思,尤其是对教育教学中缺陷、瑕疵的反思,往往能够自我警醒,进而找到应对、改进之策。因此,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教师只有给自己足够的反思时间才能够让自己的教学更加完善,但反思必须基于经验,致力于行动。如果不注重经验积累,我们即使知道走哪条路,也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走这条路,我们又是怎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杨绛先生曾在书中写道:

“人生一世,需有三个自觉,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与禽兽无异。”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修炼自己的过程。

超出想象的10倍力量,有反省才有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黑格尔   苏格拉底   哲学家   瑕疵   名师   镜子   事情   力量   自我   过程   能力   精神   经验   教师   机会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