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行业早报|:培养养老家政服务人才 专业人做专业事

家政行业早报|今日头条:培养养老家政服务人才 专业人做专业事



家政要闻


1、天津:市政协常委张荃 | 培养养老家政服务业人才 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家政行业早报|今日头条:培养养老家政服务人才 专业人做专业事


图源新闻

#聚焦2021天津两会# 津云新闻1月28日报道(记者 侯沐伟)“根据有关研究预测,到2030年,天津市老龄人口将增加至约330万。截至今日,居家养老仍是我市绝大多数老人首选的养老方式,居家养老直接带动了家务、老人看护等方面的养老家政服务需求。然而,目前天津市范围内专业、全面的养老家政服务供给不足,需求与供给不平衡,我的提案正因此现状而提出。” 市政协常委、民建河北区委会主委、天津职业大学教学督导与评价中心副主任、区政协副主席(兼)张荃说道。

张荃表示,以老人起居形式划分,可分为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两个类别,就前者而言,我市养老设施、服务在数量和结构上存在供给短缺,且受养老传统和文化观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机构养老在推行上存在一定难度,居家养老还是主流。另一方面,鉴于双职工家庭的普遍存在和工作繁忙的常态,居家养老需要大量的家政服务人员,这个行业人才缺口是巨大的。

“照顾老人看似没什么技能门槛,但其实不然,由于部分老人的自理能力相对较差,甚至已完全丧失日常起居自理能力,我们习以为常的洗头、沐浴、吃饭等小事,对有些老人而言,可能就是需要他人协助完成的难事。如果是从未接受过培训的家政服务人员,甚至是年轻的社区志愿者,也不一定有能力做好,甚至可能会对老人造成伤害。我认为,应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亦即要强调培养养老家政人才的重要性,让居家养老变得更加市场化、专业化。”张荃介绍道。

“未来一段时间,老年人数量仍将居高不下,人口老龄化水平也将不断加深。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家政服务行业的人才需求将越来越大,在形成就业新增长点上,这个行业潜力巨大。”张荃介绍道。


2、广西:计划今明两年培训养老护理员6万人次

家政行业早报|今日头条:培养养老家政服务人才 专业人做专业事

家政行业早报|今日头条:培养养老家政服务人才 专业人做专业事

图源新闻

南国早报-广西云客户端1月28日讯(记者 刘冬莲)近日,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5家单位联合印发通知,计划在2021至2022年间,培训各类康养服务人员15万人次以上,其中养老护理员6万人次以上。

据自治区人社厅、民政厅、财政厅、商务厅和自治区妇女联合会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区康养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在2021年至2022年间,除培训康养服务人员外,我区还会加强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提升康养培训基础能力。

这两年中,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区将依托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培训机构、社会团体、公共实训基地、养老服务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开展各类群体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康养服务人才培训体系。

同时,加快推进康养服务技能人才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健康照护员、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育婴员、保育员等康养服务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工作质量,培育初、中、高级梯次分明的康养技能人才队伍。其间,从业人员也将有更多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机会,通过以赛代练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岗位工作能力。

这两年,我区将通过强化政府激励引导、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提升从业人员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增强职业吸引力。


3、广州:市人大代表建议建立“互联网+”平台培育优质家政企业

家政行业早报|今日头条:培养养老家政服务人才 专业人做专业事

图源网络

南方都市报1月28日讯(采写:南都记者王美苏 吴璇 | 实习生 陈卓睿 吴禹尧)广州市人大代表吕超认为,20年后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会到达一个爆发点。为此吕超建议,加强家政服务平台、人员队伍等方面建设,推进广州家政服务业发展。

“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建设仍有不足

吕超认为,家政服务是一项跨世纪的“双赢”工程。一方面为广大家庭提供了保姆、护理、保洁、物流配送、家庭管理等方面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另一方面是解决再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之一。

近期,广州市印发《广州市推进家政服务发展领导小组关于开展“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建设的通知》,各区各街道正在积极探索“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的建设工作。不过吕超在履职时发现,在推进示范性“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期间,部分老城区出现建设用地不足、资金不足、家政服务人员队伍数量不足,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资源整合不够、以及宣传措施不足,导致居民知之甚少等方面的问题。

建议建立“互联网+”平台培育优质家政企业

对此,吕超建议广州市政府应主导建立“互联网+”平台,将“街道社区网格化+居家养老服务+养老院+居民家政服务”等整合,培育扶持优质家政企业,形成不同规模和形式的全方位家政服务。同时有针对性地为老旧城区供给资源、场地以及在资金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以推进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的持续稳定建设。

面对家政服务人员队伍数量不足的问题,吕超建议对从事家政服务的人员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如何提升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吕超表示,要结合广州地区院校教育特色,开设适合基层社区的家政专业,大力培养家政从业人员,毕业后融入基层社区进行服务。

与此同时,结合社区居家养老的情况,“羊城家政”服务可以根据医嘱,由有护理资质的家政从业人员向失能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基础医疗护理、陪同就医等服务。有效缓解老年人护理服务的不足,保障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家政故事


1、【家政故事】刘海燕:家政打开学习之门

家政行业早报|今日头条:培养养老家政服务人才 专业人做专业事

图源新闻

受访者:刘海燕 来源:中国妇女报1月29日刊

*刘海燕:“建行杯”第二届全国巾帼家政服务职业风采大赛决赛养老护理组三等奖获得者

刘海燕是一名回沪知青子女,五年前,婆婆查出乳腺癌并转移成骨癌,为了更好地照顾家中老人,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护理课程,于2019年考取医疗照护证书,同年入职上海华众护理站,从事养老护理员一职,现为五位居家老人服务。

刘海燕每日繁忙的工作于清晨五点开始。起早贪黑,是她已经适应的时间表;一辆电动车,是她与时间赛跑的工具;勤恳敬业,认真实干,饱含着她对老人们服务的负责、对家政行业的热爱、扎实的家政技能和在行业中探索、提升自我的精神。

以高度责任心投身养老行业

入职护理站后,她所服务的群体有96岁高龄的卧床老人、患青光眼失明的老人,还有身患癌症的老人。服务老年群体需要高度的细心及责任心,在上岗之前,她向有经验的人员虚心讨教,询问需要注意的事项,为后续的上门服务奠定基础。

她用日渐坚强的双翼守护着更多老人的健康。在接受上门服务之前,她会先针对老人的现状进行评估,仔细询问老人现阶段服务需求,由点到面制定服务计划。尽管从事养老服务的时间不很长,通过努力和实践,刘海燕成为业内有经验的养老护理员。

为老人筑起“生命守护巢”

几乎全年无休,高度谨慎与细致,是她的工作习惯与态度。她为每一位老人建立健康档案,时刻关注她们的身体状况,日常除了帮助测量血压和体温外,还记录老人日常排便次数。她照看老人就像照顾自己的父母,真正做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有一次,得知一位独居老人高烧不退,伴随咳嗽,她马上带老人前往医院就诊,最终诊断出老人患有肺部脓肿。医生说幸好送诊及时,否则会有生命危险。老人康复出院后,非常感谢刘海燕用细致的观察和果断的行动,挽回了自己的生命。

刘海燕的服务获得了许多老人的夸赞。她所服务的老人空巢和独居偏多,子女虽然会抽空看望,但老人时常也会觉得内心孤寂,有些情感无法倾诉。刘海燕便会扮起子女的角色,为他们排忧解难,在小区楼下看到了应季的蔬果,时不时地也会为老人送一袋上门。

坚持“干中学,学中干”

通过护理站推荐,刘海燕参加了上海市家政技能大赛嘉定区选拔赛。在几次集中培训中,她刻苦学习,提炼知识点,认真练习,比赛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代表地区参与市级比赛。

除了她最拿手的养老护理,市级比赛总共涉及六项比赛项目,要与更全能的选手进行切磋。为了学习插花,她去鲜花市场买回鲜花,按照老师教的步骤,参照考纲视频练习;烹饪,特意去请教酒店的大厨,学习雕刻、拼盘、刀工等技术;母婴护理,一边学习一边参加竞赛;家庭急救方面则自购绑带、三角巾等,看着讲解视频不断操练

她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汗水换来了可喜的成绩,凭借一道《荷塘争艳》的菜品,终于在市级家政服务技能竞赛中获得了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

自从接触家政行业,她发现自己要学习的还有很多,目前她已经考取了母婴护理证书,并报考了上海开放大学家政专业。她说:既然选择从事这个行业,就要拿出100%的热情及努力,因为承担着的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

(供稿: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



2021年1月29日早安心语


家政行业早报|今日头条:培养养老家政服务人才 专业人做专业事

坚持一件能让自己变好的事,的确不容易,打磨自己的过程也总是充满艰难和迷茫,但只要你在朝前走,即使失败,也是经历。周五,早安!



本期编辑:熊猫系统| 版式来源:人民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家政   自治区   行业   专业   广州市   天津   服务站   老年人   早报   羊城   基层   老人   技能   人员   建议   人才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