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更有助于引导宝宝学说话

从新生儿呱呱坠地那一刻开始,便有了婴儿自己的语言。聪明的人类,浑然天成的求生法则——哭啼。

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第一声哭啼,标志着他成为了独立的新生命个体,离开妈妈免费的房子,获得自主呼吸的能力。有趣的生命开启了新的探索之旅。

新生儿通过哭表达饥饿感,通过哭啼暗示父母拉屎拉尿该换尿不湿了,通过哭啼的方式寻找安全感,等候父母的怀抱,通过哭啼表达不舒服。渐渐地,两三个月后新生儿变成了小婴儿,小婴儿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受到父母的喜欢,逗一逗会笑了,有意识地自发性的微笑。

父母对宝宝从小的鼓励,对视,温柔抚摸都是无声地语言,刺激着宝宝往前探索新世界。五六个月的宝宝已经非常喜欢大人陪玩,情感需求不断增强,笑声越来越爽朗,不时咯吱咯吱大笑。是否很治愈养育小宝宝的父母呢?

答案肯定是的。

我有个三岁的女儿,性格开朗,语言表达能力强,喜欢唱歌,记性好。自己全职带了两年,那时我们是怎样互动的呢?

打从出生起,喝奶换尿不湿,洗澡,哄睡,我都是个话不停的母亲。每当这些时候我都在跟她交谈。比如:嗨,宝宝我们准备喝奶啦,换尿不湿咯,换完舒舒服服,我们准备洗白白,一起感受下玩水的快乐吧,甚至吃饭抱着她仍然话不断,妈咪今天吃了什么菜,我喜欢与否。那么小个人儿,会追着声音看你,好似听得懂那般。

因为全职圈子变窄,喜欢说话的我只好与小宝对话呀。陪伴她成长的同时她也在陪着我,给予我无限的快乐,温暖。太治愈了。

女儿七个月不到开始无意识喊爸爸,刚学会开口的那会儿,每天开开心心从早喊到晚。听歌讲故事成为了每天乐趣之一,也许父母对她认真说话的样子就已经是一种故事载体。不论她说话与否我们耐心跟她交流,包括认真对待她的情感需求,给予回应。

不断鼓励孩子发声,跟着她一起学说话,模仿她说话,从简单的字,到词,到句子。

平时出门遛弯,就算坐在推车也可以多跟宝宝沟通,告诉她所在环境里,这是什么那是啥,花花草草,路上的交通工具,一切的一切都是道具教材,非强行输入。

女儿两岁不到的时候已经可以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需求。后来从返职场,两岁三个月的女儿开始上托班,老师夸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很不错,可以跟老师准确表达诉求。所以我们很放心地让她过渡到了托班。三岁的她现在是个话痨,睡觉前还说个不停,此刻还想求得半刻清净。

当然每个孩子开口说话的月份不尽相同,父母更加不要焦虑,在正常的咿呀学语阶段慢慢引导,耐心教导,多陪伴,父母就是最好的启蒙老师。

从小多带孩子接触不同的环境,如果有固定的玩伴那将会是一件幸福的事儿。小朋友之前的语言交流刺激也可以引导宝宝说话哦。有固定的玩伴会收获更多的乐趣。这种乐趣与父母的陪伴大相径庭,因为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沟通方式,有别于父母的输入输出。是天真童趣的沟通啊。

希望每一个宝宝都是小天使,到了说话的月龄会开口表达说话。宝宝的话语是父母耳里最动听的音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上托   说话   宝宝   新生儿   句子   玩伴   婴儿   乐趣   女儿   父母   需求   语言   老师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