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不仅是内向的问题,社交力的培养家长需重视

幼儿园里每个班基本都会有一个或者几个不太合群的孩子,多是自己玩耍,很少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可能家长觉得,这是孩子性格的问题,比较内向的孩子就会不合群。而性格又是天生的,这样一来岂不是无解?

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不仅是内向的问题,社交力的培养家长需重视

其实,孩子不合群的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原因也不是如此简单。

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不仅是内向的问题,社交力的培养家长需重视

喜欢独处的孩子,确实是跟其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性格的养成,不只是先天因素,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后天的影响,即家庭环境以及家长教养方式的影响。

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让孩子缺乏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会影响到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有的家长怕孩子磕了碰了,怕孩子跟小朋友玩受欺负,就会限制孩子的交往,这样的结果就是让孩子丧失了与同伴交往的兴趣和动力。

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不仅是内向的问题,社交力的培养家长需重视

在孩子进入幼儿园之前,总是家长陪着孩子玩,哄着孩子,满足孩子的各种需求。孩子习惯了跟家长相处的被动方式,不愿也不会主动去跟同龄人交往。到了幼儿园以后,孩子就会表现出不合群的现象。

孩子在幼儿园里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得不到锻炼,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不合群的孩子,更容易出现厌学的问题,觉得去幼儿园没有意思而不愿去上学。而且,人际交往能力差,对孩子未来的工作、学习、生活,都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不仅是内向的问题,社交力的培养家长需重视

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并且掌握科学的方法,耐心地引导孩子。

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不仅是内向的问题,社交力的培养家长需重视

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不是在上幼儿园以后,而是从出生后就要开始了。

【一】家长要多跟孩子交流,为社交能力的培养打基础。

孩子出生以后,家长就要跟孩子多交流,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孩子建立好最初的安全感,还能够促进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安全感的建立,能够让孩子更有勇气去跟他人接触、交往。而语言能力,则是人际交往的必要因素。

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不仅是内向的问题,社交力的培养家长需重视

【二】为孩子提供与他人交往的机会,特别是与同龄人接触的机会。

孩子稍大一些,即便还不会说话走路,家长也可以带着孩子经常外出,接触同龄人。除了家里人,孩子多接触一些人,能够让孩子更加开朗,愿意与人交往。

平时,带着孩子出门见到熟人要打招呼,或者是跟邻居家的小朋友一起玩,让孩子慢慢地愿意主动与人说话。还可以让孩子参加一些同龄人的集体活动,体验人际交往的乐趣。

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不仅是内向的问题,社交力的培养家长需重视

帮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家长要记住三个要点:教技巧,多鼓励,少贴标签。

家长不要觉得交朋友是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孩子来说,也是需要学习技巧的。比如,如何主动地去跟小朋友打招呼。如何向同伴提出,加入他们一起玩的要求,更容易被接受。这些技巧,都是帮助孩子交到朋友的有效“法宝”。

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不仅是内向的问题,社交力的培养家长需重视

在《儿童社交能力养成课》一书中,针对孩子日常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出了实用的解决方法。而且,通过故事与问答,可以让孩子跟家长互动,模拟社交的情景,便于孩子理解。

这类能够让家长懂得如何帮助孩子提升社交能力的书籍,是很好的育儿工具,让家庭教育变得轻松起来。

儿童社交能力养成课 ¥25.8 购买

当孩子掌握了一定的社交技巧,家长就要鼓励孩子去交朋友。对于比较内向的孩子来说,开始时,若是能够主动跟小朋友打招呼,这就是很大的进步了。家长要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慢慢地,孩子的社交能力就会逐渐提升。

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不仅是内向的问题,社交力的培养家长需重视

家长要注意,不要总在孩子面前说孩子内向,不要给孩子贴上“不合群”的标签,否则孩子很难改变。

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不仅是内向的问题,社交力的培养家长需重视

社交能力是一个人情商的重要体现,而且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学习、工作、生活,都离不开与人交往。社交能力对人的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

对于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更是要从小抓起,家长要重视这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社交   幼儿园   家长   孩子   都会   人际交往   同龄人   交朋友   小朋友   很大   重视   主动   性格   能力   技巧   机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