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睡觉前总是又哭又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知道原因就好办多了

6月24日晚,邓超发文调侃称:别人家的孩子都是睡前讲故事,小花是要求打扑克牌。

宝宝睡觉前总是又哭又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知道原因就好办多了

网友纷纷表示肯定是邓超讲的故事太难听。

宝宝睡觉前总是又哭又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知道原因就好办多了

因为孙俪曾在本月15日发文吐槽,邓超睡前讲故事声情并茂地加了很多语言表情,在此恳请超哥不要加夸张的东西。

宝宝睡觉前总是又哭又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知道原因就好办多了

哄孩子睡觉是一个带娃路上,很容易让父母崩溃的难题,一叫他睡觉,他就悲愤填膺,百般耍赖不听话。

要么,就像是话痨一样,用各种问题问得你理屈词穷;

要么,就开始翻旧账,说三个月前被蚊子咬的那一口,到现在都还痒;

要么,一个劲儿地哭个不停;

要么,趁着夜色偷偷跑到某个角落躲起来跟你玩捉迷藏,让你急得跳脚。

所有有过哄睡经历的妈妈几乎都幻想过,自己能够找到孩子身上的开关,然后一键关机,好好过一晚上安生日子。

孩子明明已经哈欠连天了,却偏偏不睡,特殊时期(2-4岁首次叛逆期)的孩子还容易哭闹不止,我们把这个现象称为“闹觉”。

宝宝睡觉前总是又哭又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知道原因就好办多了

成年人实在无法理解2-4孩子的生活习惯,为什么每天入睡前,都要经历一个叫作“闹觉”的仪式,他们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困意,却不愿意睡觉。

孩子为什么会“闹觉”呢?

其实是一种分离焦虑

在孩子们心中,每次睡觉都是一次与妈妈的分离,这会让他们充满不安全感,并通过“闹觉”的方式表现出来。

对妈妈来说,孩子闹觉的经历总是刻骨铭心,其实这是有道理的。

你知道唐诗里,什么诗写得最动人吗?离别诗!什么“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睡前,妈妈与孩子互道晚安,是一种暂时的离别。即使孩子与妈妈一起睡,那也是一种分离,因为妈妈再有本事,也无法进入孩子的梦里陪伴孩子。

大老爷们儿在离别之时,都难舍难分,何况 2—4 岁的孩子。

孩子在睡前与妈妈分离,感到害怕和焦虑,是非常正常的,妈妈可以充满爱意地对孩子说:“妈妈再陪你 3 分钟,你可以再提两个问题,然后好好睡觉。”“明天见,妈妈爱你。”这样做,孩子会感受到妈妈的爱,而“明天”这个词也能够缓解孩子的焦虑。

你家宝宝有没有闹过觉呢?你是如何应对的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安生   悲愤填膺   大老爷们儿   岁首   别情   理屈词穷   又哭又闹   声情并茂   王孙   歧路   发文   焦虑   明天   原因   妈妈   宝宝   方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