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均衡发展孩子这三种意识行为,妈妈们要特别注意第三点

要均衡发展孩子这三种意识行为,妈妈们要特别注意第三点

咨询中遇到很多父母,让他们困惑的是,我的孩子为什么把自己锁在屋里。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出去找自己的同学或者朋友玩儿?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和我交流?还有的父母觉得自己孩子在装病,因为孩子思维清楚,逻辑性强。特别是很多双向情感障碍,或者精神分裂的孩子,如果不在发病期,他们和我们没什么不同,有的甚至更聪明,想的问题更深入。

一、一个人只关注自我意识,孩子在和他人的关系中就不会得到拓展。

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自我的感觉中,就会陷入以自我为中心的牢笼。自我意识最突出的表现是自恋,他人意识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共情。缺乏自我意识,我们就失去了自我。而缺乏他人意识,我们的自我就不能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展开。所以这样的人会出现这种情况,自己学习好的时候,自己做事儿成功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超人一等。自己非常高傲,非常自恋。当自己在竞争中失败的时候,又会心里特别懊恼,或者做出很多非理性的行为。

要均衡发展孩子这三种意识行为,妈妈们要特别注意第三点

婴儿从来不会顾及父母的辛苦,他什么时间饿了,什么时间就会大哭。可是有很多青年人或者成年人,虽然他们不是孩子,可是他们的意识还停留在婴儿时期。那些从小被溺爱长大的孩子,特别是家庭中所有成员都围着一个孩子转,所有最好的东西都是满足孩子。这样的孩子缺乏他人意识和共情能力,他只能看到自己的痛苦。所有人都应该帮我忙,所有人对我都应该有求必应,在家里可以。然后他会把家里的感受扩展都外面,对外面的同学同事,也是有这种无理要求。当别人不能帮忙的时候,她就会开始疏离或者怨恨别人。

二、一个人能关注他人意识,才能有同理心,才能共情。

很多有心理问题的大人会活在自我之中,他总会觉得别人应该看到我的感受,别人应该知道我想要什么。这样的人只活在自我的意识之中,我们常说自以为是,是因为他总用自己的想法,来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如果一个妈妈有这样的心理问题,她就感受不到孩子的喜怒哀乐,感受不到孩子的真实需求。她就总会用自己的想法来推测孩子,对于孩子来说是无奈和崩溃的。

要均衡发展孩子这三种意识行为,妈妈们要特别注意第三点

和别人建立不起来关系,慢慢就会给自己陷入自我为中心的牢笼。因为和别人建立关系的过程,自己看不到别人的需要,然后还认为别人不理解自己,我都付出那么多了,别人看不到。因为一个活在自我想象中的人,她认为我做了,实际上没有行动。我在咨询中遇到一个女抑郁症患者,她每次吃好东西的时候,她都不让自己开心享受,在她的心里,我享受着这顿饭了。可是我妈妈还没有吃,我就是不孝顺的。所以我不能开心的吃,在我痛苦的吃的过程中,我就认为我对得起我妈了。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生命三大任务是工作,社交和两性。如果一个人不与他人合作就很难完成工作,如果一个人不顾及他人感受,就交不到真正的朋友。生活中我们能遇到很多那种不顾及别人感受的人,他认为我喜欢吃的东西,你就必须喜欢。我喜欢的行为,你就必须喜欢。只看到自己感受,看不到别人感受的人。做什么事情他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要求对方,这样的人不但把家庭会变成战场,在生活中也很难交到真正的朋友。

要均衡发展孩子这三种意识行为,妈妈们要特别注意第三点

三、一个人能发展出组织意识,这样的人同时能看到自己的感受,也能看到他人的需要。

最初几个月,孩子只依赖妈妈,然后孩子要在妈妈的引导下,来认识爸爸。这样孩子就会对自己和母亲之外的人感兴趣儿,也就是和爸爸开始也建立关系,这是培养孩子的组织意识的关键。一个孩子对妈妈和爸爸的信任,是孩子信任的开始,这样的孩子才会把信任向外拓展。有很多自闭的孩子,他们都有一个关系不好的父母亲。这样的孩子从小没建立起来信任,长大了也不愿意和别人亲近。

有一种自私和控制欲非常强的妈妈,她们只让孩子和自己亲近,只有妈妈最疼孩子。你爸爸,你奶奶,你姥姥都不行。这样长大的孩子就不愿意与其他人交往,他只会把母亲作为自己心灵的寄托,将所有能吸引母亲关注的人当成敌人。这样长大的孩子不会和别人建立关系,那些初中,高中乃至到大学都和妈妈关系特别亲近的孩子,她们和异性建立不了关系,和同性关系也不好。这时很多孩子会出现心理疾病,有的甚至会出现同性恋,因为她对异性是恐惧的,从小对异性是失望的,源自于从小对爸爸的时候。

要均衡发展孩子这三种意识行为,妈妈们要特别注意第三点

所以一个人只有跳出来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牢笼,一个人才会开始觉察自己,观察他人。否则一个人带着太多的不信任和恐惧,总是认为自己是安全的,所有人都是有目的性。太严重的人就会衍生出被害妄想,所以这样人会出现两种极端,对内攻击的会出现抑郁症,对外攻击的会成为反社会人格。在我咨询中遇到很多的双向情感障碍患者,他们会把别人都看成敌人,所以他时时准备报复别人或者打击别人。

所以一个人从婴儿意识转化成他人意识,这样的人就不会以自我为中心,所有人必须懂我,所有人必须赞美我,我永远是高高在上的。当自己不能高高在上的时候,就会掉入幻想的漩涡,有很多辍学者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儿自己学习学不进去了,非常厌学,另一方面儿自己又要上重点中学或者重点大学。更有甚者有的会进入到幻想,在幻想里想自己多了不起,我和某某大人物在一起称兄道弟,我在联合国研究解决世界性的问题。

要均衡发展孩子这三种意识行为,妈妈们要特别注意第三点

当有的人做完咨询之后,她会很感慨地说,当父母真不容易。实际上这话说的非常对,我们把当父母看成简单的事情,所以我们才会出错。因为当父母既要无微不至的关心孩子,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但又不能溺爱,溺爱会让孩子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他人意识和组织意识。很多父母困惑,养孩子到底是控制好还是放手好?我说哪样都不好,没有什么是固定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该管的管,该放手的放手。大事引导孩子,小事学会放手。然后孩子也会从父母这里学到了弹性的思想,否则僵化的父母,只能教出固定思维的孩子,也就是那种非黑即白的孩子。

三清老师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际催眠师,今日头条签约作者,老师善于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老师的心中,没有谁是不正常的,没有谁是病的,心变世界就变。三清老师希望遇到更好的自己,遇到更好的你,喜欢老师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私信我。(欢迎心理咨询师合作和投稿)

要均衡发展孩子这三种意识行为,妈妈们要特别注意第三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意识   妈妈   孩子   牢笼   溺爱   亲近   异性   婴儿   所有人   爸爸   父母   老师   关系   喜欢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