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畅游天龙山

雨中畅游天龙山

雨中畅游天龙山

文:我是素颜

早晨六点集合,天空有微微的雨丝,身上的连衣裙明显不合时宜,急急换了裤装。分乘三辆车向风景处驶去。

一路上只听得马诗人与众文友聊诗说词,慷慨激昂。我且淡淡歪头睡去。不用自己开车,没有负担没有责任义务,且闭目养会子神。听闻年轻的司机也偶有热情插言,在论《沁园春》,言论之中对古诗词也有些看法,又一爱好文学的同道中人。不过喜欢欣赏,不自己创作罢了。

司机提醒,前面就是“晚虹桥”,依然闭目养神,颇不以为然。马诗人要做诗,好奇追问:哪两个字?细听解释才知是“网红桥”,顿时睡意全消,以为是有彩虹出没,没想到叫网红,既然是网红,总有其红的理由。把头贴到车窗,向外观望。一道高架在半空的天桥呈向上盘旋的圆弧性,宛若一条粗壮的大蛇,不过中间没有依附,依然神奇地缠绵而上。

雨中畅游天龙山

车子随着圆弧或左或右拐弯,弧度有些过大,车座上的人也或左或右,随着车况左右颠波,一会子全部左倾,往左面的人身上靠拢,一会子又全部靠了右面。外面的风景从车窗上飘过,最初是树腰山腰隐现在云彩之中,飘飘渺渺。再往上走一圈只见树梢,白色云彩几乎把树全环包了起来,只能看到云在飘浮,再看不到树。再上行一层,车里的人都做了神仙,周围那里还能看到人间的景,已然是飞在了高空之中,好似悬浮于桥体,除了云雾还是云雾,再无其他。

想停下车来,好好欣赏一下这天上胜景,耐何过往的各路开着车来的神仙太多,天上要堵了车那还了得,摔下去岂不摔成个肉饼子。还是为安全计,也只能为安全计,匆匆从天上下行,再入人间。

雨中畅游天龙山

天龙寺门口有矮化了的油松,向上生长的空间被有意而为,压失了高度,只平行向四周延伸,矮矮的,高度不足两米,宽度却足有几间房子大小,且树枝树叶密密如织。当下,雨势渐大,要有没有带伞的百十来号人聚在松下避雨,大抵是亳发无湿的。

景区正新建扩大加固重新开发,好些庙堂建筑大门紧闭,对于古建的好奇,远不及对于山水湖色、苍树绿柏、花草蜂蝶来得亲密。恰逢雨意正浓时,雨线从上而来,趺落在雨伞上,潺潺如瀑布。穿过树林间的小道,躲在阁楼下一边避雨,一边欣赏美景。同行文人不禁感叹:谁说身边没有风景,还用再到别处去看。

只见雨帘当中,坐卧一弯圆潭,雨珠儿落进潭水之中泛起层层涟漪,一波散去一波又起。隔了潭水,再往前看,连成绿海的草坪之中是一棵棵苍天碧树,棵棵树杆一个人伸开双臂未必能抱住,想来树龄都不小了,足比我们爷爷的爷爷年岁要长许多。

雨中畅游天龙山

远观处美景如一幅色彩鲜亮的油彩画,绿得高矮深浅自成一道,亮得也是清彻明晃。打伞闪入的人与灵动的油画融为一体,景是大景,能贴满整整一堵墙,人是小小的人,一抹红一抹绿占据其中一个小角落,景托衬人,人依附景,也不知人是在景里,还是在画里。也不知景到底是景,还是画,美得让人惊叹。

穿过一个个石阶,向林高处,云深处继续攀登。雨下得甚欢。雨中观景自有观景的妙处,没有夏日灼阳的炙热,冷风习习,雨水调皮如小儿在伞上叮咚作响,不时跳到游人的衣服鞋袜上,初始颇有冷意,向上爬行一段,身上便有了热气,只觉凉爽,再感觉不到冷。周围被雨水冲刷过的老树植叶,洗去尘埃,焕发新颜。长尾的小松鼠在林间来回嬉闹穿梭,不惧游人。

站在天龙山石窟的平台上,观远山,苍茫一片,被雨水冲洗之后的松柏铺落大大小小的山头,放眼望去,处处都是葱郁的绿馒头。有浅浅的一层雨雾在山涧时隐时现,缓缓移动。慢慢地,雨水渐少渐停,雨雾渐多渐浓,最后雨停了,雾深了,把远山全部包裹了起来。眼前雾气蒙蒙,那里还有他物。此景,我们在云南雪山亲历过,因此颇为熟悉。

雨中畅游天龙山

约有半盏茶的功夫,太阳出来,雾气散去,被遮拦了的远山、绿树又重现,海市蜃楼一般妙不可言。

一场夏雨,让我们邻略了天龙山美景不一样的风貌。身边美景时时有,一样的地方,日出日中日落,景色自不同。一样的地方,春夏秋冬自不同。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就我们身边,也有发掘不完的美。

是为雨中游天龙山一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龙山   红桥   潭水   雨雾   圆弧   雾气   云雾   游人   云彩   雨水   美景   天上   身上   身边   风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