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年跳桥身亡:被母亲责备5秒钟后,他选择一了百了

前天晚上,上海卢浦大桥,一名17岁男孩纵身一跃,跳下大桥,120赶到后,已无生命体征。

17岁少年跳桥身亡:被母亲责备5秒钟后,他选择一了百了


17岁少年跳桥身亡:被母亲责备5秒钟后,他选择一了百了


男孩的母亲讲述事情的经过,当天儿子在学校跟同学发生矛盾,当她驾驶到卢浦大桥时,因此事批评了儿子,导致儿子无法承受,悲剧发生。

从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出,仅在短短的5秒之内,男孩就匆忙的结束了自己生命,不给母亲一丝挽留的机会。

在这件事发生后,网上众说纷纭,在谴责母亲教育不当背后,更多语言冰冷的砸向这个曾经鲜活的生命。

“现在的孩子承受能力太差了!”“都是父母宠坏了,太以自我为中心了!”“他本来没想死,就想吓唬父母,结果把自己搭进去了吧!”


可对于一个17岁的男孩子来说,尊重和理解都没有得到,一开始的委屈已然变成了绝望,成为他结束生命的催化剂。

而这位痛失爱子的母亲,将永远活在自责和悔恨中。

一个孩子,到底是遭遇了怎样的痛,才有勇气从十米的高架桥上毫不犹豫的一跃而下,在最好的年纪宁愿承受摔得粉身碎骨的痛,也不愿意多看一眼这个世界?

母亲是绝望的,可是那个摔得粉身碎骨的儿子难道不是绝望的吗?

有人指责孩子的抗压能力太差,可说这句话的人有没有想过,这个17岁的孩子,内心到底是积累了多少难过和痛苦,才会对十米的高架桥无所畏惧?才会对粉身碎骨的痛苦也毫不在乎?

他是铁了心了,也是难过到死了心了。

为什么打击、批评、责骂成为了父母教育孩子的惯用手段?

为什么孩子只能用最极端的方式,才能让父母对自己道个歉?

《少年说》节目中,许多少男少女走上天台,才能鼓起勇气对父母喊出心声:


17岁少年跳桥身亡:被母亲责备5秒钟后,他选择一了百了



当我们努力学习终于考了好的名次,心想这一次终于能够证明自己了,可是根本换不来父母的微笑,“你别得瑟,下一次你还能考成这样吗?一次成绩好,运气罢了,有什么可骄傲的“。


17岁少年跳桥身亡:被母亲责备5秒钟后,他选择一了百了



还有一个姑娘,承受不住母亲整天用“别人家的孩子“激励她学习的压力,把真心话大声喊了出来,可是女儿的勇气和难过有用吗?不过换来了母亲的进一步指责和一顿说辞:


17岁少年跳桥身亡:被母亲责备5秒钟后,他选择一了百了


17岁少年跳桥身亡:被母亲责备5秒钟后,他选择一了百了



母亲话落,女孩意识到自己就算再怎么吐露心声也不会换来母亲的理解,流着泪转身离开了。


17岁少年跳桥身亡:被母亲责备5秒钟后,他选择一了百了



从小就被拿来比较的孩子们,真的太能理解这个小姑娘的委屈了。

从小到大,受到了欺负,多少家长的第一句话不是“我的孩子受到了多大的委屈“,而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你没有问题,别人能欺负你?“。

从小我们就听老师说,“你们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批学生“。

而在血脉相连的父母那里,我们更是一无是处。

这种打击式教育,造成的影响是一辈子难以洗刷的。

在父母看来,打击你,就是激励你前行的最好的方式,可是谁又生来喜欢难过的感觉呢?

我想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能解决很多问题,而沟通的基础就是好好说话。

17岁少年跳桥身亡:被母亲责备5秒钟后,他选择一了百了


几年前,演员宋丹丹与儿子巴图共同参加一档综艺节目。

在录制过程中,宋丹丹不停数落巴图:

“我生了一个废物,啥都不会干,你看看人家...”



17岁少年跳桥身亡:被母亲责备5秒钟后,他选择一了百了



当巴图试图去做一些事得到母亲认可的时候,却因笨手笨脚换来一顿抱怨。

巴图已经羞愧到躲起来了,但是宋丹丹还是没有察觉到,作为一个男孩子的自尊心正在被自己伤害。

她甚至于当众讲述了巴图小时候的糗事,成为大家的笑料。

一旁的何炅看不下去,替巴图发了声。

宋丹丹,正是大批中国父母的代表,挖苦、嘲讽,就是不会好好说话。

很多孩子因为长期受到父母的挖苦和嘲讽,而丧失了自信,甚至患上自闭。

在孩子的心里,父母是最亲密的人,如果连最亲密的人都一味地否定,那么自己一定是不好的。

父母之所以没办法跟孩子好好说话,是因为在沟通之前,就抱着这场“辩论赛”我一定要赢的决心,试图在言语上说服孩子。

如果说服不了,只能打压。

越是难听话,孩子越是无法接受,却越是在乎。

相反,越是给予理解和鼓励,孩子越是能够接受,越是有积极改正的动力。

这就是中国父母所缺乏的“正向引导”。

17岁少年跳桥身亡:被母亲责备5秒钟后,他选择一了百了


父母很难夸奖孩子的原因是,总在不停给孩子的能力预期加码。

考了99分,应该是值得喜悦的事情,但是在父母眼里,你还能考100分。

“你需要更高的目标。”“一夸奖你就骄傲了。”


这些都成为家长吝啬于夸奖和鼓励的理由。

而事实上,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加入了“正向引导”,孩子是更容易成功的。

孩子会因为父母的支持而变得更加勇敢,也会因为父母的肯定而变得更加自信。

得到尊重和理解的孩子,会成长的相对更加坚强,相反,那些在棍棒下生存的孩子,则存在普遍的心理问题,甚至有些孩子走向犯罪的道路。

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说一句:“爸妈理解你,我们也有犯错的时候。”

在孩子受委屈的时候,说一句:“孩子,你有爸妈呢,我们保护你。”

在孩子考好成绩的时候,说一句:“孩子,你真棒,你可以更棒!”

这些话语,并没有多难。

17岁少年跳桥身亡:被母亲责备5秒钟后,他选择一了百了


往往父母最吝啬说的话,才是对孩子最重要的。

最后,将心理学家海因茨·科胡特的教育理念送给大家——

一个功能良好的心理结构,最重要的来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别是他们以不带敌意的坚决和不含诱惑的深情去回应孩子需求的能力。

每个生命都值得被爱,愿他们被温柔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桥身   母亲   粉身碎骨   大桥   委屈   绝望   勇气   儿子   说话   父母   事情   男孩   少年   能力   发生   生命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