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90后父母看过来:父母过度强调分数,真的会要孩子的命

70、80、90后父母看过来:父母过度强调分数,真的会要孩子的命

来源:6Q教育

作者:6Q

如果孩子考试得了99.5分,你是不是会夸奖孩子?

然而浙江杭州最近有则新闻,真的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

今年9岁刚上四年级的小飞,拿了99.5分的试卷回家,满以为可以得到父母的夸奖,没想到迎来的,却是爸爸的一顿臭骂:

怎么才考了99.5分,还有0.5分是被你吃了吗?

70、80、90后父母看过来:父母过度强调分数,真的会要孩子的命

不仅如此,小飞的爸爸是一个非常强势的人,平时都要求小飞要考第一名,只要考了第二,爸爸就会认为他退步了,从而批评施压:“学习不努力,未来没出息。”

重压之下,小飞反而出现了严重的厌学情绪,只要听到“读书”二字就抽搐倒地。

医生诊断为分离(转换)性障碍,又称为癔症或歇斯底里症。小飞有时甚至还会有“死了算了”的想法.

70、80、90后父母看过来:父母过度强调分数,真的会要孩子的命

生活中,像新闻里这样的爸爸,也许不在少数。

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成绩单时,很容易盯着不满意的分数,去找问题,而往往忽略了孩子付出的努力

如同新闻中的小飞,在面对父母带来的压力时,孩子们容易喘不过气来,直至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和异常行为。

除了新闻里的这种癔症,“抽动症”在儿童当中的发病情况也越来越普遍,多见于4~12岁之间的学龄前及学龄早期儿童。

经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导致儿童压力增大,紧张感加强,是患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70、80、90后父母看过来:父母过度强调分数,真的会要孩子的命

年龄稍大一些的青少年,则容易受抑郁症的困扰。

最近青少年因抑郁症自杀的新闻层出不穷,根据2020年世卫组织估算,全球共约3.5亿名抑郁症患者。

其实不是现在的孩子脆弱了,而是他们需要面对的心理压力更大,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引导

所以,身为父母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掌握一些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方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而不是只会盯着孩子的成绩,不停要求孩子要上进?

70、80、90后父母看过来:父母过度强调分数,真的会要孩子的命

一、父母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如果看到孩子的成绩不理想,父母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父母有情绪,就不能有效协助孩子思考

因此,这个时候需要让自己冷静下来,等能平静和孩子沟通了,再进行下一步。

父母的包容和接纳,让孩子更有力量前行

想一想,是孩子从学习中得到更多收获重要,还是分数重要?

70、80、90后父母看过来:父母过度强调分数,真的会要孩子的命

二、引导孩子欣赏自己的每一分努力

如果父母在沟通时能带着好奇的语气发问,去掉指责和不满,孩子将更能有效思考

比如:宝贝,妈妈/爸爸很好奇,你对自己的成绩满意吗?

当孩子回答之后,引导孩子思考:你觉得哪里满意?或觉得哪里还不够满意?

在引导时,一定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还是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的。

每一处小小的肯定,都是孩子自信心的来源。孩子能时时处处得到更多的肯定,将来才能走得更远。

70、80、90后父母看过来:父母过度强调分数,真的会要孩子的命

三、协助孩子建立恰当的学习目标

当孩子学会欣赏自己了,可以继续引发孩子思考:你的目标是什么呢?你觉得怎样的成绩可以让自己满意呢?

这一发问的目的,是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有目标才更有学习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

而且,这目标还不能是父母给的,而是要孩子自己心里有的。

人生路那么长,我们不能为孩子制定所有的目标,只有自己学会制定目标,ta的人生才能由自己做主。

70、80、90后父母看过来:父母过度强调分数,真的会要孩子的命

四、协助孩子做好计划以实现目标

最后,和孩子一起探讨,如何实现目标:那你计划要怎么做,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呢?

当孩子说出自己的计划时,可以告诉孩子:如果需要,妈妈/爸爸可以协助你。

父母还可以继续引导孩子说出,有什么地方需要妈妈/爸爸的帮助。

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小,那么,父母可以给出一些方法,让孩子从中选择,尊重孩子的选择,共同努力实现计划

让孩子自己制定计划,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这不就是激发了孩子的内在动机吗?

由内在动机驱动的孩子,人生路才能走得更远

同时,也要告诉孩子,我们是ta的协助者,让ta自己制定计划不代表我们就是甩手掌柜了。

只要孩子有需要,我们随时可以提供帮助。这也是告诉孩子,父母是ta强有力的依靠,让ta可以无后顾之忧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70、80、90后父母看过来:父母过度强调分数,真的会要孩子的命

五、及时欣赏和肯定孩子

整个过程中,可以及时肯定孩子的想法,欣赏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孩子的自信来自父母的支持以及对自我的肯定

不要担心欣赏会让孩子无法面对挫折。

真正的挫折教育不在于打压孩子,特别是在孩子还没建立起自信心的时候。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要给孩子内在力量,让他有力量去面对今后人生路上的否定与打压。

70、80、90后父母看过来:父母过度强调分数,真的会要孩子的命

所以,大胆去肯定和欣赏孩子吧,你的正面鼓励可以让孩子的生命之花更加绽放!

总之,在面对孩子的成绩时,希望父母看到的,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

而是能看到这背后的成长机会,多一点好奇,多一点肯定,运用适当的提问,引导孩子自主思考,就能让孩子在爱与接纳中成长。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做孩子人生路上最好的教练,协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接纳孩子的今天,成就孩子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癔症   父母   孩子   分数   挫折   情绪   爸爸   满意   成绩   力量   目标   努力   妈妈   计划   人生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