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假如太空中充满空气,人类可以随意旅行吗?

你有想过去远方的云端旅行吗?例如有机会乘坐火箭或者留在空间站上,然后在高处欣赏地球的样子。然而,即便有一天你成为了宇航员,你真的做到了这一点。甚至穿着宇航服出现在了外太空,你也无法脱掉宇航服头盔进行深呼吸。因为在太空真空环境中,我们无法呼吸。那我们假设一下,如果空气出现在了太空中,我们又可以去往那里旅行,甚至都不用穿防护服,那会怎样呢?

脑洞大开:假如太空中充满空气,人类可以随意旅行吗?

让我们从在太空中呼吸最简单和最必要的事情开始,如果没有宇航服,你需要用空气来代替真空,而且它应该包含78%氮和21%氧,剩下1%则由氩、氖、氦、甲烷、二氧化碳、氢气和一些其他气体组成。正是这样一种混合物,应该填满广阔的太空,这样我们就可以像在地球大气中一样自由呼吸。而且,它应该足够的充足。

在太空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

脑洞大开:假如太空中充满空气,人类可以随意旅行吗?

似乎只要空气出现在太空中,你就真的可以随心所欲地放松和呼吸,但同时你还能收听到许多难以置信的爆炸声。诸如超新星、气体、尘云、太阳风、电离层的声音也可以很好地听到。

因为声波会通过振动的空气分子传播,你甚至不需要灵敏而强大的仪器的帮助,就能聆听太空中的声音,而且如今这类太空仪器已经存在。你只需要做的是靠近声音的来源,但这么做同时也可能非常危险。事实上,声音会因为环境阻力而褪色。因此,即使是来自城市另一边的噪音,在我们自己的城市也是听不到的。正因如此,你不太可能听到遥远的行星、恒星和星云发出的声响。

月球撞击地球,地球撞击太阳

脑洞大开:假如太空中充满空气,人类可以随意旅行吗?

在外太空自由呼吸的时候,想象一下,你一次又一次地愉快吸入空气,但突然间灾难出现了。你想要回到地球上,可是飘荡在太空中的你无法做到这一点。空气和太空的差异使得飞船进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摩擦,可它就只是这样,无法到达地面,太空中的陨石也将面对如此情况。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地球将不断地吸引越来越多的来自太空的空气,因此地球大气压力将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这将会逐渐粉碎所有生物。由于地球自转的摩擦力,地球的卫星月球会逐渐放慢速度,运转的轨道也会改变,很有可能最终撞击地球。与此同时,地球会减速并向内旋转向太阳。

宇宙最终化为虚无

脑洞大开:假如太空中充满空气,人类可以随意旅行吗?

还有一种说法,在此期间,因为充满了氧气,人们不会被大气压力压粉碎,但是,阳光将无法到达地球,至少在光学可观测范围内,黑夜将会到来。但人类不会在黑夜中停留太久,很快就会有更多的光出现,因为地球上的一切都将闪闪发光,但这不是好消息。因为随着大气压力的增加,温度也会升高,并在24小时内我们星球的表面将被大火完全覆盖。最终,火焰将地球烧成灰烬。

太阳系中的天体和其他行星也可能变得无法识别,例如,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等气态巨行星将有机会变成成熟的恒星物质。不过,所有的这些行星都可能在几千年落入太阳。银河系也有可能首先发生重大变化,它们都将与出现的空气质量相关联,星际空间中的空气将开始崩溃,在压缩的过程中,会有许多星星被点亮。按照天文标准,这些短时间内存在的发光体将在星系和星际间到处点亮。无法准确预测它们长什么样子,因为它们主要由氮和氧组成。

整体宇宙的质量会因为重量的增加而大大增加,最终宇宙将停止继续扩张,它将变得超级热,恢复成大爆炸期间的超致密状态,甚至收缩成一个非常小的状态和称为奇点的超稠密点。也就是说,正是因为这种被我们认为最有价值和最重要的气体混合物,最终将整个宇宙变得虚无。

存在生存下去的可能性

脑洞大开:假如太空中充满空气,人类可以随意旅行吗?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当空气出现在外太空时,什么都不会发生。因为中国天文学家在马卡良231星系中发现了氧分子。马卡良231的气体没有形成大量的恒星和黑色,这些条件似乎让人觉得人类可以不穿宇航服就能在该星系中呼吸。但可能性其实并不大,因为那里的氧气少于20%,也没有氮气和地球大气中的其他气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文学家或许真的能够发现一个拥有理想的可呼吸的空气的星系,甚至人们还将在那里发现外星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空气   天文学家   混合物   这一点   星系   恒星   行星   气体   大气   太空   宇宙   随意   呼吸   地球   人类   声音   发生   旅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