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得快的孩子,反而落后了!拖后腿的人居然是家长(建议收藏)

我发现,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认知:


孩子越早学习越快人一步,就会比别的孩子走得快。


其实,这个观念是有问题的。


这样做反而会害了孩子,导致孩子后劲不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看完下面的一个实验,你会明白原因。


1

循环渐进,反而事半功倍


美国的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有一对出生46周的双胞胎,心理学家先让哥哥每天进行10分钟爬梯实验。

而弟弟则不训练。


等到6周后,哥哥爬5级梯只用26秒,弟弟需要45秒。


你会觉得哥哥的好成绩,是提前训练的优势。


来,我们接着往下看。

从第7周开始,心理学家开始对弟弟连续进行两周爬梯训练。


最后两人的训练时间,哥哥练了8周,弟弟只练了2周。

最终成绩:弟弟反而超过了哥哥,只要10秒就爬上了5级梯。


心理学家得出结论: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等孩子在生理上做好准备后再去训练,结果事半功倍。


不遵循孩子的生理发展规律,提前学习是不会让孩子走在前面,反而消耗孩子的时间和兴趣,导致结果更糟糕。

家长在教育上,真的别太急!

什么样年龄的孩子,做什么样的事。这样反而让孩子的底子更扎实,走得更远。

跑得快的孩子,反而落后了!拖后腿的人居然是家长(建议收藏)

越小的孩子,相差几个月,能力相差更大,急不得!

2

维持学习兴趣更重要


还记不记得那段很火的段子:

问:孩子4岁,英语词汇量只有1500左右,是不是不太够?


答:在美国肯定是够了,在海淀肯定是不够。

虽然是段子,也说明了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学业超级重视,都在让孩子负荷学习。


提前学习,就能超越其他孩子,一直保持优秀吗?


事实上,如果4 岁的孩子是被填鸭了式记1500 单词。


其代价就是:夺走在他这个年纪应该学习其他事物的机会。


短期看,这孩子很厉害,长期看,却是提前消耗孩子的学习热情。

最后结果是:孩子除了学习,其他能力都很弱。

时间最公平,每个孩子一天只有24小时。


你怎么给孩子分配时间,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本该对世界,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心的孩子,被迫困在看起来高大上的各种学习中。

本该培养学习兴趣,而不是记知识的年纪,被父母逼着背古诗,背单词。

孩子的学习兴趣,就是这样被提前消耗掉了。


等孩子大些的时候,家长就开始抱怨自己花了那么多心思,花了那么多钱,孩子却不用心,不学习,还得了抑郁症。


那才真的是得不偿失。


还记得《小舍得》里,那个困在学习中的子悠,在妈妈的高压逼迫下,最后出现幻觉,考场撕卷子,崩溃大哭。

我想这是大多数父母不愿看到的画面。


跑得快的孩子,反而落后了!拖后腿的人居然是家长(建议收藏)

除了学习,就没有其他的吗?


3

如何做呢?


孩子的成长,真的急不得。


慢工出细活,急工出糙活。


3岁的孩子就应该做3岁该做的事,5岁的孩子就做5岁该做的事儿。


6岁前的孩子,其实并不适合像小学生一样,规矩地坐在课堂上,学习知识,死记知识。


而是注重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


如:

早睡早起,陪孩子阅读,多让孩子思考,主动做些小家务……


更重要的是,学会玩!(别以为是玩,就小看这点,这个对于小朋友好处多多,具体后面写一篇,记得关注)


还有就是关于五个感官的训练。


如:

要多出去走走,多接触大自然,玩沙玩水、观察各种花草虫蚁……


这些可以增强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五官的敏感度影响着孩子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感知力。


可想而知它们的重要性,但百分之90以上的家长是不知道的。(今天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你们有福了,记得收藏)


在这个焦虑,鸡娃的教育背景下,家长都只关注孩子学习,取得好成绩。


我却不认同,使用同种教育方式,因为培养出千篇一律的孩子,有啥优势呢?


大家能力都差不多,竞争压力就更大了。


大人孩子一起卷,结果就是:父母累,孩子泪!


你去观察那些真正的学霸,他们的学习习惯,思考方式,爱好,动手能力都是各有优势的。


而且他们的学习动力,也不是被逼出来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


我们要用超越当下的眼光,来看待目前自己的育儿方式。


多问问自己,多观察孩子:

孩子的健康,品行与学习哪个重要?

孩子目前年纪适合学习哪些知识?

孩子拥有哪些习惯才能保证基础学习?

孩子喜欢什么,有哪些天赋和优势?

孩子拥有哪些能力才能面对未来的社会?

……


当你越来越清晰自己的教育方向后,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教育,是个急不来的活!


家长也要多点耐心,多思考,多学习!


跑得快的孩子,反而落后了!拖后腿的人居然是家长(建议收藏)

父母的教育任重道远


4

总结

1、学会合理规划孩子的学习时间。

学习知识,不是越早越好,懂得在恰当的时间,给孩子恰当的教育。


2、6岁前,学习习惯和爱好的培养,比学多少知识更重要的多。


习惯和兴趣是孩子的地基,地基牢固,孩子才能保证学习稳定,有主动性。


3、有意识训练孩子的五感:听觉、味觉、嗅觉、视觉、触觉。

多运动,多玩,多参观展览,多接触大自然……(对孩子写作文也有好处)


4、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千篇一律的孩子。


而是要挖掘孩子的优势,培养独一无二的孩子,才更有竞争优势。


5、不要让孩子困在分数里,学会以未来的眼光来判断孩子的综合能力。


毕竟,为人处世,解决问题的能力,毅力,主动性,抗挫能力等也是成功的条件。


跑得快的孩子,反而落后了!拖后腿的人居然是家长(建议收藏)

孩子的生活也可以多姿多彩


写在最后

我还是觉得,父母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追求,不一定要孩子成为人上人。


毕竟,上层人士有上层人士的烦恼,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快乐。


一切靠孩子自己选择,你只要提供大方向不错,其他给孩子爱,尊重与自由,孩子一般都不会太差。


就是很多家长舍不得放手,不相信孩子能做好罢了。


好了,今天分享到这里,希望对你能有所启发。


我是玲子麻麻,少儿教育经验4年,家有神兽一枚。不定时分享育儿干货,记得关注,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爬梯   家长   孩子   拖后腿   触觉   心理学家   大自然   消耗   落后   弟弟   哥哥   父母   兴趣   优势   能力   建议   时间   收藏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