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母三迁的大智慧:表面是换地方,实则为娃换圈子!你看懂了吗

文/笑雪育儿思考

大家好,我是笑雪,我有一个七岁的儿子,生活中,我也会与孩子发生很多矛盾与摩擦,也有教育孩子的苦恼,所以我把这些都写成文章,让自己成长为更好的父母,更愿与你分享育儿道路上的酸甜苦辣。

孟母三迁的大智慧:表面是换地方,实则为娃换圈子!你看懂了吗

最近,我在给儿子每天讲一个成语故事,今天讲的是“孟母三迁”。

《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成语“孟母三迁”的故事也是出于此。意思是指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有一个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次迁移到三个地方。

过去我一直以为,孟母三迁是为了换地方,现在我才意识到,表面是换地方,实则是是娃换朋友、换环境、换圈子!两千年前的古代人,就有如此的大智慧,真是让人服气。

孟母三迁的大智慧:表面是换地方,实则为娃换圈子!你看懂了吗

孟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是源于小孩子的特点:孩子是喜欢模仿的。

一岁多的孩子,就能模仿大人的声音和动作,两岁多开始能够模仿复杂动作。看到妈妈炒菜他也会像模像样的去炒菜;看到妈妈扫地,他也拿起扫把扫扫看;看到爸爸抽烟,他也拿个铅笔放在嘴里学抽烟。

总而言之,孩子是好模仿的,不但会模仿家里大人的行为,也会模仿身边的同龄人。但由于小孩子的善恶、是非等观念还分辨不清,对观念意识还比较肤浅,所以对于自己所模仿的事情是不知道对错的。

孟母三迁的大智慧:表面是换地方,实则为娃换圈子!你看懂了吗

例如,父母总是情绪失控,孩子也就学会了情绪失控乱,乱发脾气。

父母总是爱吼叫、不理智地威胁或者打孩子,孩子也就学会吼叫或试图以武力征服别人。

再比如,孩子的小伙伴爱说脏话爱骂人,孩子回家后也会时不时冒出一两句脏话,因为处于那样的生长环境下,他并不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

孟母三迁的大智慧:表面是换地方,实则为娃换圈子!你看懂了吗

所以我们为人父母者,一方面要自己做到以身作则,事事谨慎;另一方面也要留意孩子所处的环境,让他所看的、听到的、感受到的都是好的影响,这样孩子才会受到良好环境的熏陶。

01父母的以身作则

人们常说家庭就是复印机,如果父母是原件,孩子就是复印件。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应该率先垂范成为什么样的人。同理,如果你在孩子身上发现了什么问题,就要先从自身开始找问题。

孟母三迁的大智慧:表面是换地方,实则为娃换圈子!你看懂了吗

我有一段时间,单位事情特别繁杂而又受到不公平待遇,身边无人可以倾诉,所以心情特别差。可是儿子在幼儿园也不省心,总是屡屡惹事,每次接娃时听到老师投诉,我回到家都是对着儿子一通大喊大叫,各种抱怨的话脱口而出。

后来有一次,儿子玩拼装时,有个小零件很松,安上就掉了,儿子瞬间情绪失控,把拼装玩具一摔,哭喊着说烦死了!

这时候我看到他就像看到我自己,我意识到儿子为什么会这样,肯定是源于我那几次对他情绪失控。

孟母三迁的大智慧:表面是换地方,实则为娃换圈子!你看懂了吗

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留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哪怕心里再窝火,但是都要努力用意念控制住,因为我不想儿子受我影响也变成这个样子,哪怕他学习不好,但是也要做一个正常性格的人。

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以身作则,让孩子在模仿中也养成好习惯。

02为孩子挑选合适的小伙伴

孟母为什么搬家?还不是因为怕孩子跟着不好的朋友学坏了。所以作为家长,也有义务有责任帮助孩子挑选合适的小伙伴。

孟母三迁的大智慧:表面是换地方,实则为娃换圈子!你看懂了吗

例如,避免孩子与强势甚至霸凌的同学做朋友。

近些年来屡屡在网络上曝光的校园霸凌事件也让我意识到,孩子的世界虽然单纯但是未必善良。

所以孩子的同伴一定要有好的性格和品质,如果一个孩子在和你的孩子交往过程中,他总是让你的孩子感觉到不舒服,那么最好就远离这种小朋友。

我儿子在一年级上学期,跟同楼的小朋友旦旦经常一起玩,可是我发现两个孩子玩游戏,总是得我娃让着旦旦,因为旦旦很强势,总是习惯要赢,而且还总是说我娃:“你个大笨蛋。”

孟母三迁的大智慧:表面是换地方,实则为娃换圈子!你看懂了吗

即使我娃心理素质再强大,可是我也听不下去这种总打击人信心的话,于是后面建议儿子少跟他接触了。

还有有恶习的孩子也要远离。

孩子生来本是纯洁无邪的,只是因为在后天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及环境的影响,而导致有的孩子出现恶习。例如偷东西、爱骂人打人、说脏话、干坏事等。

在孩子没有完全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之前,我们要尽量避免他们被有不良习惯的孩子感染。

毕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小心一点谨慎一点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坏习惯的感染力比好习惯要大得多,而且一旦养成想改掉真的很难。

孟母三迁的大智慧:表面是换地方,实则为娃换圈子!你看懂了吗

所以与其后期去花力气纠正,不如前期就为孩子把好交朋友的关,多观察孩子同伴的习性,以及孩子与其交朋友后的变化,将染上恶习的可能扼杀在摇篮里,你觉得呢?欢迎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孟子   地方   以身作则   炒菜   恶习   交朋友   同伴   教育孩子   表面   情绪   儿子   父母   圈子   习惯   环境   孩子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