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高考状元唐楚玥的“语文秘籍”,原来亮点是人家学校的特色课

看了高考状元唐楚玥的“语文秘籍”,原来亮点是人家学校的特色课

每年高考都会催生一批学神级的网络红人,今年也不例外,高考分数出来后,湖北高考状元唐楚玥同学迅速霸屏。

上周五咱们东西黑板报也介绍了,690以上高分段的考生中,唐同学的英语、数学、理综并不算最拔尖,然而语文“一骑绝尘”,把一众学霸远远甩在了后面。

看了高考状元唐楚玥的“语文秘籍”,原来亮点是人家学校的特色课

(图片来源于新闻)

语文总分150,唐同学考了146,据说作文满文,只错了一道选择题。

老师评价:这样的分数,放眼全国也是十年一遇。

网友评价:抄答案都考不了这么高!

千妈当年也算是语文学霸一枚了,看到这样的分数,也忍不住暗自佩服。

怀着景仰和好奇,我认真拜读了唐同学关于学习方法的演讲。演讲中提到了习惯自律时间管理,这些家长都知道的学霸标配,个人觉得听听就好。倒是唐同学分享的一个自己母校的语文学习特色,引起了我的注意:

“每周四的‘新闻联播’是我们学校的一大特色,每周将由班上的一对男生女生站在讲台上配合两人制作的PPT,为班上同学带来各种各样的新闻。

对于播报的同学而言,这能锻炼大家检索筛选信息的能力,以及当众发言的能力,对于下面的收听的同学们而言,我们接触到这个大千世界的最新动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象牙塔”里面的学生,在对时事的认识和思考中也逐步培养了我们对家国对社会的责任感……”

字里行间透露出,唐同学的语文之所以能拿高分,这个特色新闻课功不可没。因为现如今中高考语文命题方向都在由“感受”往“思辨”发展,阅读写作主要考察学生抓取信息的能力以及思考分析能力。

而读新闻,聊新闻,就是训练这两种能力的好途径!

其实“读新闻,聊新闻”在家也可以做,而且从小就可以做,当孩子具备一定思考和表达能力,就可以进行轻量级地新闻讨论。”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不仅孩子抓取信息和思考分析能力迅速提升,利于大语文写作,更重要是适当了解身边的真实世界,可以避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真空式”教育。

接下来,千妈就以学神唐楚玥母校的新闻特色课为引线,与大家伙掰掰如何在家庭中引导孩子“读新闻,聊新闻”!


01 父母是天然的“信息筛选员"

我曾在大学选修新闻专业,后来工作中没用上,倒是在千寻五岁半左右,她开始对一些时事新闻产生兴趣,偶尔问东问西时,我逐渐把我认为适合她了解的内容告诉她,不知不觉中承担了“信息筛选”的职能。

当你有了引导孩子接触新闻的意识,或者孩子主动向你问起某个新闻,某种程度上,你就已经是一个“信息筛选员”,需要过滤掉不适合孩子的媒介与信息,把适合他成长的内容送到眼前。

我直言不讳地讲,看电视是个比较糟糕的选择。

因为各个时段的节目会把同一个新闻事件一遍一遍地反复播,比如白人警察开着警车冲进抗议游行的人群、卡特里娜飓风造成洪灾淹没房屋等等。

看了高考状元唐楚玥的“语文秘籍”,原来亮点是人家学校的特色课

(图片来源于新闻)

这种一遍遍出现的画面,对年龄小的孩子来说,就好比灾难发生了一次又一次,只会加剧他们的恐惧感,而不是思考讨论的热情。

更好的选择是诸如报纸周刊新闻网站的途径,这些形式不会充斥过量的视觉信息来呈现那些令人震惊的新闻事件。

我不知道大家现在还订报纸周刊吗?好像很多家庭在有网络之后就自动切断了这方面的阅读习惯。

我们家一直保持着读周刊的习惯。《三联生活周刊》是我个人很喜欢且长期订阅的杂志,每期一个深度新闻主题,如果是适合与孩子讨论的,我就会同千寻一起读一读、聊一聊。

读新闻的感觉很有意思,完全不同于讲绘本,因为新闻够真实,描述的事情乃至语言风格都有很强的现实性,这对孩子来说很新鲜,很有吸引力。

在读的时候,你不必面面俱到把所有内容都讲给孩子听,也不用过度添加自己的立场与判断,只需简明扼要地把你筛选过觉得ok的新闻客观讲出来,听听孩子的看法。

比如,三联有期主题是《我们何时去火星》,结合最近“天问一号”升空的新闻,就是一个非常适合孩子思考和讨论的切入点。

看了高考状元唐楚玥的“语文秘籍”,原来亮点是人家学校的特色课

如果家里没有订阅报纸周刊,你也可以用电子产品为孩子呈现筛选之后的信息。

比如前段时间比较火的“钟美美事件”,我用IPAD给千寻看了模仿视频及部分官媒对钟美美的报道,千寻很感兴趣,因为学生vs老师的关系,是她每天都会经历和熟悉的,对熟悉事件的讨论,有助于孩子换位思考,更具同理心,看问题的角度也会更客观一些。

看了高考状元唐楚玥的“语文秘籍”,原来亮点是人家学校的特色课

(图片来源于新闻)

我相信,在筛选信息这件事上,大部分爸妈都可以做得很好,因为父母对孩子成长所需有着天然的嗅觉,知道什么是对孩子有益的,什么是孩子在当前年龄暂时还不需要了解的。


02 如何跟孩子讨论新闻

当你接受“与孩子讨论新闻”这个观点,就成功了一大半。

因为有这样意识的父母,不会把孩子简单视为什么都不懂的孩子,而是能够怀着宽和的心态,相信即便孩子不十分了解,有很多幼稚的看法,但能够思考分析就是有价值的!

事实上,在国外,和孩子讨论新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荷兰国家电视台有个专门为孩子制作的《儿童新闻》节目,话题都是时事新闻,只是视角有所不同,它采用儿童的视角,照顾儿童的语境,偶尔也会以孩童熟悉的话题为焦点。

比如在难民问题上,节目会采访八九岁的难民儿童,请他们向荷兰的同龄人讲述个人经历。节目中没有任何宣讲和说教,完全真实展现。

看了高考状元唐楚玥的“语文秘籍”,原来亮点是人家学校的特色课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

第二天学校的午餐时间,老师会请孩子们一起看《儿童新闻》重播,然后针对新闻中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有两种新闻讨论方式,千妈认为非常值得参考:

1、区分“事实”与“观点

“事实”VS“观点”是国外小学教孩子思辨能力的重要课题之一,借助工具常常就是新闻。

什么是“事实”与“观点”?

举个例,冰淇淋通常是用牛奶制品做的,是事实。

冰淇淋很好吃,是观点。

事实,是能被证明是真是假的一段客观陈述,而观点是表达一种感觉、看法的陈述,无需证明,而且每个人的观点可以不同。

看了高考状元唐楚玥的“语文秘籍”,原来亮点是人家学校的特色课

(图片来源于网络资料)

以前几天刷屏的“天问一号”升空新闻为例:

“7月23日,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由此迈出了行星探测第一步。有网友认为,“天问一号”在火星的软着陆,预示着我们很有可能向核动力电源方向突破,然后建立火星基地。”

“有网友认为”前的内容是“事实”,“网友认为”后的内容是“观点”。

在我们大人看来,这或许很简单,对孩子来说却不简单。

看新闻时多问问孩子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对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大有好处!长大后,他不会对信息照单全收,会有自己的思考与质疑。


2、区分“作者观点”和“读者观点”

刚刚我们讲了,一个新闻报道里,往往既有“事实”也有“观点”,一般“观点”是在“事实”之后的总结与点评。

孩子在区分“事实”与“观点”后,我们还可以再进一步,讨论“作者观点”与“读者观点”的差别。

所谓“作者观点”就是新闻作者持有的观点,“读者观点”是读新闻的人,比如孩子自己对某个事件或现象持有什么观点。

还是以“天问一号”新闻为例。

千寻在区分“事实”与“观点”后,我会继续问她:“那你怎么看待我们即将建立火星基地这事呢?”

如果她认为建立火星基地的观点太过乐观,就需要列举些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看了高考状元唐楚玥的“语文秘籍”,原来亮点是人家学校的特色课

(图片来源于新闻)

记得去年美国大选期间,美国的朋友跟我讲她女儿学校的“新闻课”,当时很多孩子不喜欢川普,她女儿说“看新闻的时候,川普一出现,我们就一起喝倒彩。”但老师的态度是:“你们为什么要喝倒彩,说反对也需要理由......”

这个讨论对孩子的逻辑性,思考表达力,都有很大促进。而且这样的练习多了,孩子以后写思辨类作文就不会有问题!

我知道,从父母的角度来说,让孩子观看“大人”新闻,多少还是有些担心。

有时候,我也会多虑地想读新闻、聊新闻会不会让女儿太过早熟,但我看见,她还在做着她这个年纪孩子做的各种事,丢三落四时而小小恶作剧。同时,她也在一步步认识这个世界,觉得身边的人和事,其它地区甚至其它国家的人和事,与自己是有关联的。

于是我越来越放心,越来越确信,孩子正在理性中成长着。

担心少了后,我的想法也变得更简单:

哪怕不从语文学习的角度考虑,仅从一个人成长的角度考虑,既然没有孩子可以在象牙塔中永生,那么最好的方式,不就是一边享受童年的美好,一边进阶式地接触和了解真实的世界吗?:)


千妈絮絮叨:

这周一跟大家聊了个硬话题:大语文时代一定要搞好非虚构阅读。

还随文附送咯小福利,错过的爸妈要不要回顾下?《大语文时代从小读什么?听高考命题老师分享不二秘诀》

其实新闻也是“非虚构阅读”中的一种,按现在的语文发展趋势看,新闻类阅读写作材料绝对是大比重,建议爸妈们还是尽早重视起来。

另外再聊个题外话,最近好多妈妈给我推荐《三十而已》,你们看了吗?千妈连刷了几集,觉得拍得确实不错,突破了以往国产剧的套路感,角色不再浮于半空,而是与现实生活同步成长。

尤其看到顾佳提鞋那段,特别感同身受。面对小芹的怜悯,顾佳说:“这是我当妈的修行”,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只因有了想保护的人,才不得不披上盔甲。

三个lady三种生活,折射出了时代洪流中女性的变化,大家有兴趣的话,咱们下周电影文可以八一八~~


看了高考状元唐楚玥的“语文秘籍”,原来亮点是人家学校的特色课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资讯”,可点击下方“了解更多”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语文   火星   思辨   秘籍   高考状元   周刊   亮点   事实   观点   特色   能力   同学   老师   事件   儿童   孩子   学校   图片   信息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