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太赞!一个字没有,却能帮娃搞定看图写话


这书太赞!一个字没有,却能帮娃搞定看图写话

前几天千寻的看图写话当范文了,小丫头很开心,手舞一张图神采飞扬地跟我转述:

这书太赞!一个字没有,却能帮娃搞定看图写话

妈妈,老师说,看图写话也有段位~
“画面上有个小男孩,三只小鸟,还有个太阳公公”,这是青铜段位;
“一天清晨阳光明媚,小明背着书包去上学。今天是新学期第一天,小明很开心,几只小鸟在前面叽叽喳喳地带路… ”,这是白银段位;
“一天清晨,阳光明媚白云朵朵,小明背着书包去上学。今天是新冠肺炎之后的第一天开学,小明的心情就像眼前这几只叽叽喳喳自由欢唱的小鸟…”,这是黄金段位。
我是最后一种,黄金段位!
我乐了,不愧是特级教师,这比喻也太好玩了。
“老师还推荐了《雪人》,建议想提升段位的小朋友,先用它练习看图说话…”
《雪人》,好熟悉的名字啊。
这本英国作家雷蒙.布力格的经典绘本,我和千寻“演绎”过无数次了。它全文没有一个字,却非常适合用来提升表达力,为孩子看图写话打底!

01.一个感动几亿人的冬夜故事


这书太赞!一个字没有,却能帮娃搞定看图写话

《雪人》(The Snowman)是本无字书,作者雷蒙·布力格用简单的彩铅勾勒出了一个小男孩和雪人之间的友情故事,40多年来感动了数亿人。

这书太赞!一个字没有,却能帮娃搞定看图写话

▲ 图源 《雪人》


这个发生在寒冷冬夜里的故事太迷人了。雪停了,男孩突然发现门外被一片奇异的光照亮了,那个白天堆的雪人竟然动了起来!他把雪人请进屋来,男孩家里的一切都让憨态可掬的雪人感到好奇,雪人看完梵高的《向日葵》,又盯着杯子里男孩爸爸的假牙发呆...

这书太赞!一个字没有,却能帮娃搞定看图写话

▲ 图源 《雪人》


他们一起玩滑板,玩手电筒游戏,男孩为雪人做了一桌子大餐,他们一起享用冬日的烛光晚餐。

这书太赞!一个字没有,却能帮娃搞定看图写话

▲ 图源 《雪人》


然后,在天亮前,看上去那么笨拙的雪人竟拉着男孩飞上了漫天雪花的夜空...

这书太赞!一个字没有,却能帮娃搞定看图写话

▲ 图源 《雪人》


只是结局有些伤感,被男孩赋予生命的雪人,太阳出来就融化了,那么快就结束了短暂的一生。最后,男孩在散落着几个煤球的雪前站住,画面也缩到了最小,无声的空白将悲伤的男孩紧紧裹住。戛然而止,一个奇迹结束了,留下只是静静的怀恋。

这书太赞!一个字没有,却能帮娃搞定看图写话

▲ 图源 《雪人》


有人曾追问雷蒙·布力格,为什么《雪人》一个字也不用呢?是静夜里发生的故事的象征吗?雷蒙·布力格回答说不是,他说他一开始就没有想到过让雪人开口说话,主人公不说话,其他人就没有必要说话了,于是自然而然地画成了这个样子。


02.无字书的妙用


欣赏完故事后,我们再来看看,如何在共读中发挥无字书的价值,提升孩子表达力。步骤总结起来很简单,就是3个词:

探索(Discovery)讨论(Discussion) 想象(Imagination)

接下来,千妈就为大家一一举例说明:● 探索(Discovery)【探索画面出现的信息】无字书和看图写话一模一样,全靠画面讲故事。图画间会设计关联细节,让每个画面都具有“既能把你吸引到这一幅,又能把你送到下一幅”的功能。

这书太赞!一个字没有,却能帮娃搞定看图写话

▲ 图源 《雪人》


画中我们看见,小男孩先是望着光溜溜的雪人若有所思,然后回家跟妈妈说着什么。我指着图画,引导千寻探索画面信息:“小男孩在跟妈妈说什么呢?”千寻看看前后图,说:“小男孩在跟妈妈借围巾和帽子,想用来装点雪人。”继续:“那最后这幅图上,男孩拿橘子是想要做什么呢?”孩子根据前面的信息,动动脑筋就能想到:“给雪人当鼻子!”

这书太赞!一个字没有,却能帮娃搞定看图写话

▲ 图源 《雪人》


瞧,你说对了!)在这样的探索练习中,孩子不知不觉就学会了留意画面信息,捕捉图与图之间的逻辑联系。而这两点,就是小学“看图写话”的考察重点。

● 讨论(Discussion)【讨论画面信息告诉了我们什么】接着,我会花点时间和千寻讨论画面信息,帮她理解角色变化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常常用到的引导句有:

你认为他想要什么?为什么你会这么想?作者为什么设计这个情节?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比如下面这幅图里,男孩带雪人参观厨房,他教雪人打开电灯开关,旋转水龙头,厨房里的一切对雪人来说都很新鲜。

这书太赞!一个字没有,却能帮娃搞定看图写话

▲ 图源 《雪人》


注意到最后一幅画了吗?男孩打开炉灶下的门,雪人本能地举起手,表示自己不能靠近火。作者为什么要设计这个情节呢,是否为之后雪人的融化埋下伏笔?接着我又问千寻:“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招待雪人?会给他分享你最宝贝的玩具吗?还是会跟他吐槽学校堆成小山的作业?”讨论是为了触发孩子去思考,把观察到的画面信息整合起来,进行延伸拓展。之前常有家长问我:


“千妈,我的孩子读了很多书,作文却没话写,日记写着都费劲。感觉书都白读了,实在是困惑…怎么破?”


读是输入,写是输出,不是输入量大就能自然输出。两者间搭上桥梁才会通畅,我们平常共读中的Discussion,就是在帮孩子搭桥梁。边讨论边思考,孩子才知道故事是怎么构架,人物怎么塑造,人物行为与他的性格有什么映射关系…每次共读时这么做,孩子设计故事、描述事物的能力就练出来了,他以后写作文才能信手拈来!● 想象(Imagination)【想象画面之外的可能性】

结束了吗?当然没有。一本经典的无字书,充满无限想象空间,不用来鼓励孩子自由发挥,太可惜啦。它没有文字束缚,将大人小孩置于完全平等的地位,甚至大人还处于劣势,论读图,孩子可比我们厉害得多。你完全可以退回“学生”的位置,请“小老师”发挥想象,看图讲自己的故事,这是很好的表达练习。

这书太赞!一个字没有,却能帮娃搞定看图写话


看这幅图,用大人的话讲,无非就是:“小男孩领着雪人悄悄溜进父母的房间,让雪人假扮爸爸。”千寻当时的描述是:“男孩担心雪人冻感冒,偷偷带他进了父母房间,男孩找出爸爸的衣服给雪人穿上,他忘了,雪人是不怕冷的。”我觉得她的描述有韵味多了。不信你也可以试试,让孩子自己看图讲故事,你一定能听到些与众不同的故事!


EASTWEST


无字书作为绘本阅读的一个重要分支,相信很多爸妈也都囤了,但具体怎么发挥可能还有点迷茫。有了这3个步骤,大家就不用担心冷场啦。而且你知道吗,无字书在英文里除了叫wordless,还叫silent picture book,直译过来是安静绘本。因为图画相对于文字,是一种安静的语言。谁能想到,正是这样安静的绘本给了孩子巨大的输出空间。我为创造它的童书作家感动,只有懂孩子的人才能想到如此设计,他们深谙教养的秘密:我巧妙地退后,是为了成就你的精彩!


这书太赞!一个字没有,却能帮娃搞定看图写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字书   段位   雪人   图画   小鸟   大人   情节   安静   画面   爸爸   男孩   妈妈   孩子   故事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