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乱发脾气爱哭闹?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昨天下午,带若兰去小区的广场上玩耍,看到有一个5、6岁的男孩正揪着一位大妈(看样子应该是孩子的奶奶)的头发,嘴上喊着“我就要,我就要,让你不给我买... ...”最后,大妈只得答应,现在就去给他买,小男孩才松开手。不一会儿,祖孙俩从旁边的商店里出来了,小男孩手里拿着刚买的玩具小手枪,向其他的小伙伴“显摆”去了。


孩子乱发脾气爱哭闹?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旁边另一位带孩子的宝妈说道“你家孩子这脾气也太大了点吧?”大妈一边用手拢着被孙子扯散的头发,一边说“这孩子一直就这样,稍有不顺心就又哭又闹,乱发脾气,怎么哄都没用。”

孩子乱发脾气爱哭闹?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孩子爱哭闹,乱发脾气,是怎么回事?

孩子动不动就乱发脾气,哭闹起来就没法控制,这应该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一个育儿难题。孩子总是“情绪失控”,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最重要的通常是下面3种原因:

孩子乱发脾气爱哭闹?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1、生理原因

在讨论孩子为什么爱哭闹的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点脑科学知识。大脑皮层主要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这四个脑区,每个脑区都有大量神经元,负责不同的认知加工。额叶主要与思维、情感、计划和需求有关。其中左额叶区主要负责积极情绪,右额叶区主要负责消极情绪。

越小的孩子越喜欢哭闹、乱发脾气,因为在我们大脑皮层里,负责处理情绪的前额叶部分在孩子6岁前尚未发育成熟。对他们来说,没办法控制自己情绪是非常很正常的。尤其是0-3岁的孩子,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对情绪的认识、表达,还处在懵懂的阶段。他们大喊大叫、哭闹、摔东西、发脾气,其实都是在用直接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乱发脾气爱哭闹?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这时候,家长要引导孩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需求。当孩子用哭闹当作表达需求的工具,必须让他知道这样做是错的,再引导他正确表达需求。举例来说,孩子想拿玩具车,可以告诉他要说拿或者要说车车;孩子寻求协助,可以告诉他要说帮忙或者要说帮帮,等孩子能够用言语正确表达,再满足他的需求。孩子一旦发现哭闹不能解决问题,说出正确的关键词才能解决问题,就会慢慢学习说出自己的需求。刚开始引导通常要花很长的时间,爸爸妈妈要有耐心,只要多练习就会越来越好。

孩子乱发脾气爱哭闹?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2、家长的错误“示范”

父母爱打骂孩子,孩子因为被父母暴力对待,容易养成缺乏耐心的坏性格;父母常对孩子咆哮、发怒,父母缺乏耐心被孩子模仿,内化成为孩子自己的行为习惯。

孩子在3岁以前会积极模仿家中其他成员的行为,但不会深究行为背后的原因。爸爸妈妈如果动不动就生气、大呼小叫,孩子也会“有样学样”。这也会让孩子产生误解,认为哭闹是强有力的武器,久而久之会养成不良的情绪反应。

另外,性格暴躁、过于强势的父母,看到孩子发泄情绪的时候,会很容易选择粗暴的方式压制、遏制宝宝的情绪,宝宝害怕,就会停止宣泄,但是这种情况时间一长,就会压抑负面情绪,导致宝宝的“情绪脑”(大脑额叶)发育不良。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前要以身作则,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乱发脾气爱哭闹?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3、家长的错误教养

孩子哭闹撒泼时,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你怎么总是乱发脾气?”,“你怎么总是大喊大叫?”,“你能不能消停一下?”……这些以“你”开头的指责式的爆发让孩子反抗式的情绪就像一只小刺猬般冲出来了,不仅不能让孩子的坏脾气结束,还可能激惹孩子更强烈的情绪反应。

很多父母为了建立权威感,对待孩子的态度又凶又狠,孩子哭闹就用更大的音量压制孩子,甚至会用打骂的手段迫使孩子乖乖听话。孩子看到父母这么做,会误以为想达到目的,就要用这种极端方式,进而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有的家长(尤其是老人)又听不得孩子哭,一听到哭声,就会立刻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样会让孩子将哭闹当成达成目的的工具,形成恶性循环。

孩子乱发脾气爱哭闹?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孩子总是情绪失控,家长应该怎么办?

面对孩子“闹情绪”,爸妈们通常会用好玩好吃的来哄,甚至采取吓唬的手段。但是,这样往往会加剧孩子的情绪化。实际上,是人就有喜怒哀乐,孩子“情绪化”是正常现象,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才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

这里所提到的“情绪管理”,是时下最流行的教育方式之一,即通过情绪管理教育,让孩子学会倾诉和表达快乐、悲伤、紧张、胆小等各种情绪。同时,教育孩子学会聆听别人谈话、欣赏别人优点、对待生活中得失等。这不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会有助于提高孩子的人际关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而这一切,也是奠定孩子成功人生的基础。

孩子乱发脾气爱哭闹?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大人,都是一项需要“毕生修炼”的技能。情绪管理得好,是情商高的重要体现。从小就学会情绪管理的孩子,会充满正能量,培养出好性格;善于管理情绪的孩子,也一定会更受欢迎,能更好地融入到团队之中。

所以,作为父母,有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及早重视孩子的情感要求,并对孩子情绪做出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认识、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理解他人,即为孩子做好“情绪管理”,让孩子从小就拥有优质的情商。

孩子乱发脾气爱哭闹?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据儿童教育学最新研究指出: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孩子如果此时无法集中注意力,性格急躁、易怒、悲观、具有破坏性,或者孤独、焦虑,对自己不满意等,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其今后的个性发展和品格培养。

而且,如果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的发展。所以,教孩子学会情绪管理越早越好。在性格塑造和习惯养成阶段(6岁前)介入,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乱发脾气爱哭闹?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幼小的儿童已经能表现出恐惧、愤怒、欢愉、惊讶等情绪,3至6岁的儿童对情绪已经有了大致了解。儿童的情绪管理教育对其长大后的情绪了解及情绪表现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教会孩子管理情绪,是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事情。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呢?

孩子乱发脾气爱哭闹?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1、让孩子“认识情绪”,提高孩子的情绪敏感度。

只有知所想,才能知何解。所以,我们首先要让孩子“认识情绪”。孩子对于情绪的辨别是不全面的,难过、快乐、伤心、害怕,种类很多,他们没有办法一一描述归类,可以用以下的方法去认识情绪:

我们可以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说出自己心里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平时,父母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绪的时候,趁机引导孩子知道“妈妈好高兴哦”或者“我很伤心”等,让孩子知道原来人是有那么多种情绪的。

我们还可以通过句式“妈妈很生气,因为……”或者“我感到有点难过,是因为……”来告诉孩子自己的情绪来源,同时你也可以问孩子,“你是什么感觉啊?”或者“妈妈看见你很生气、难过,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及发现自己情绪的原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敏感度。

除了父母与孩子要交流自己的情绪感受外,我们可以透过说故事编故事、角色扮演和孩子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感觉和前因后果及利用周围的人、事物,来引导孩子设想他人的情绪和想法。

孩子乱发脾气爱哭闹?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2、允许孩子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若兰在两岁的时候,学会了“生气”的用法。之后她生气时,一脸的不高兴,还一本正经地说着,“我生气了”,有时还会伴随着打人、摔东西(都是跟宝爸学的)。对于若兰的举动,家里人觉得“小家伙还生气,脾气真不好,动不动就摔东西”,而我认为这是宝贝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释放负面能量。

人的身体是一个能量场,负面情绪如果没有得到情绪上的支持和关注,会一直存储在体内。小时候,我按照大人和老师的标准,言行举止对自己严格要求,不敢有负面情绪,认为这样就不是好孩子,一味地压抑自己的内心需求。一直以来我都没有认可和接受过自己的负面情绪,一味地选择逃避,不会向情绪臣服,不会和自己的情绪共处。

孩子乱发脾气爱哭闹?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龙应台说:“能够表达,是一种很奢侈的幸福。”不允许孩子表达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就会一直滞留在体内。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说的应该就是这个道理吧,人是需要释放的,爆发或者灭亡是为了唤醒你的存在。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自己的孩子。让身处其中的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获得安全感,让其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

孩子乱发脾气爱哭闹?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3、同理共情,认可孩子的情绪,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情绪。

情绪无所谓对错,只有表现的方式是否被社会所接受。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情绪表达的多面性,情绪表达的各种面貌都蕴藏着情绪转化的可能性。消极情绪可以转化为积极情绪,唯有正视情绪表达的所有面貌,健康的情绪发展才有可能。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困难,如果他们不停地发脾气,也会无形中让他们形成不良的情绪反应。这时候,爸爸妈妈要做的就是理解、接纳他们的情感。

比如:当孩子哭闹的时候,我们要拥抱ta,要给到孩子支持,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妈妈知道你现在可能很生气”,这些共情是让孩子知道“妈妈理解我”。然后再告诉孩子:“你希望得到……但是你得不到……,那我们可以……”

在认同的基础上,家长还需要向孩子传递自己的情绪,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情绪。鼓励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面对生活、学习、交友时,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遇事不慌不害怕,有条理,并且乐观地处理问题,提高他们的自理、自立能力。孩子犯错时,不要让宝宝陷入到无休止的自责、愧疚中,更不要持续不断地批评、惩罚,要态度平静,给他们支持,加强对他们改正错误的引导。 

孩子乱发脾气爱哭闹?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4、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感,教会孩子适当宣泄不良情绪。

管理情绪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能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压制情绪。第二是要善于克制自己的情绪,要善于把握表达情绪的分寸。

每个人都是一步一步慢慢长大的,小时候的我们不懂情绪的多样,甚至是不懂为什么要克制自己的情绪,所以小时候不开心了便大吵大闹,高兴了就乐呵呵,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会因为一点点不愉快的小事,而大发脾气,而随着慢慢的长大,我们也就越来越会把控住自己的情绪。

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感,掌握一些常用的宣泄不良情绪的方式与方法是发展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策略之一。

小孩子也是有情绪的,很小的时候会用哭来发泄不好的情绪,但到了5岁之后,就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坏情绪是要发泄掉的,所以家长们应该教会孩子正确的发泄坏情绪的方法:

对于好动、爱摔东西的孩子,奔跑能让他们消耗体力,宣泄不良情绪; 对喜欢大喊大叫的孩子,可以找个安静的、不影响他人的地方,让他大声呐喊,更衣室、郊外郊游的小帐篷中都可以;也可以找些废报纸或者卫生纸,让孩子痛痛快快地撕一会儿,情绪释放后,再和孩子交流;还可以找来照相机或摄像机,让孩子对着镜头做鬼脸,记录他们的不满。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经常用哭闹的方式解决问题,而家长认为该需要确实不合理时,就应冷处理,不要因哭闹而满足他的要求。否则,孩子会把哭闹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助长其不良情绪和坏习惯。

孩子乱发脾气爱哭闹?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5、借助“情绪ABC理论”,教会孩子驾驭情绪。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创立,由于实用性强,而常常被国外不少家庭用在引导孩子情绪方面。

情绪ABC理论中,A是发脾气的原因,B是孩子对事情的看法,C是孩子的坏情绪和坏行为。具体地父母们可以按照下面三个步骤进行:

首先询问孩子为什么乱发脾气。当一个孩子能重新回顾自己乱发脾气的过程,已经是给自己的情绪注入理智的思考,能起到反省的作用。父母不仅表达了倾听,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描述也是一个发泄的过程。

然后,帮助孩子分析情绪。 无论孩子发脾气对还是错,父母表示理解和同情总不会有错。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了,也认识了自己的情绪,一切错误便可以轻松承认了(人性的弱点)。相比之下,如果父母第一反应或一开口便是对孩子情绪的否定,往往会引起孩子下意识的反抗。

最后,教会孩子驾驭情绪。孩子的坏情绪被父母理解后,孩子便会顺心了许多。接下来父母便要和孩子一起共同解决问题。先让孩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的方案,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

当然了,教会孩子调控负面情绪,不是为了让他们摈除这些情绪,一个不会哭、不会生气、不会难过的孩子不是正常的孩子。孩子也需要这些“不好的情绪”,才能让他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和圆满;家长们需要教会孩子将这些情绪调控在合理的范围和程度内,不让孩子成为情绪的奴隶,被情绪所掌控。

孩子乱发脾气爱哭闹?情绪管理“5步走”,教会孩子做情绪的主人

情绪管理是门大学问。爸爸妈妈对于孩子的情绪,不要直接批评、教育,可以通过共情、情景交换,鼓励宝宝去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宝宝一起协商如何解决、让他们通过讨论,去开拓思维,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乱发   教会   额叶   脾气   情绪   孩子   负面   生气   主人   家长   正确   父母   需求   妈妈   宝宝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