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安静点我讨厌!”一句抱怨摊出孩子心声,家长却认为是叛逆


很多家长都会遇到孩子不听自己教导的情况,这是家家户户都会遇到的问题,不过事情是同一件事情,起因却五花八门。往往在这些起因背后,都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有一个网上育儿课堂,里面有很多教育孩子的案例,当然也有很多反面典型的素材。今天我给大家讲述一个宝妈教育孩子,方法失当孩子抗拒的真实情况。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位宝妈觉得自己教育不好孩子,于是求助育儿师。她告诉育儿师自己的女儿在家从来都不听自己讲话,很不耐烦,平时督促孩子学习什么的女儿也是一直跑,跟她沟通根本听不进去。


育儿师觉得这个女孩可能是比较叛逆,或者有什么心理问题,所以给宝妈出了一个招:让宝妈在家安个摄像头,然后把录像先带给自己,自己观察一下孩子的状态再想对策,宝妈照做了。当宝妈把录像给育儿师看,育儿师看完录像之后,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你安静点我讨厌!”一句抱怨摊出孩子心声,家长却认为是叛逆


什么问题呢?这位宝妈她只说了孩子的状况,没说自己的问题,或者说她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讲?


孩子在录像中对妈妈说"你安静点,我讨厌。"这里的重点其实不是孩子讨厌妈妈这句话,而是前面的"安静点":这证明孩子讨厌妈妈讲话,说明妈妈在家可能是很唠叨的人。当然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你安静点我讨厌!”一句抱怨摊出孩子心声,家长却认为是叛逆


这位妈妈用方言跟女儿说着"妈妈也不出声不理睬你,是不是这个意思?"、"下次叫妈妈妈妈叫一百句我都不理你。"、"妈妈小声跟你说话,你一点回应都不给我,我才要大声给你说"、"如果你跟妈妈说话妈妈不理睬你你会怎样啊?"这些话跟连珠炮一样,加上又是方言,很多人都听不懂,外人听起来就跟在念咒一样。所以当网友看到了这个素材之后,都表示自己很厌烦:

才几秒,我就不想呆在这个空间了。


同款折磨,不是说我妈不爱我,真的从小叨叨到大,以至于我现在听她说话一点耐心也没有,一唠叨从心底升起一股烦躁感。


我才听了这么一下,我就可怜这孩子了。


网友们的态度倒是一致。其实,早在妈妈说第一句话时,女儿就把耳朵堵上了,随后还表现出不耐烦的状态,一直在哼唧表示厌恶,甚至还把被子捂在头上。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这位妈妈的控制欲太强,以至于希望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在自己掌控之内。如果孩子不愿意跟自己沟通,那么就想用连续跟孩子讲话的方式逼迫对方给予自己回应。


面对这位母亲,我不能多加评论什么,不过很多母亲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爱唠叨,对孩子控制欲太强而不自知,甚至意识不到自己身上存在哪些问题,只不过这些问题原本都是可以避免和解决的。


“你安静点我讨厌!”一句抱怨摊出孩子心声,家长却认为是叛逆

家长控制欲强,爱唠叨

其实不外乎这3点原因


1、 爱唠叨,就是控制欲过盛的表象


慈禧太后念过一句世人皆知的诗:可怜天下父母心。其实做父母的哪有不在乎孩子的,只不过这种在乎很容易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有好的就有坏的,自然就会多唠叨。其实这是控制欲太强的表现,对孩子过于关心,所以想把一切把控在自己手中。殊不知面对这种控制,孩子一定会厌烦。


2、父母惯性思维,总是把孩子当小孩看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永远是自己的孩子,不过他们不会一辈子都是小孩子啊。很多父母不这样看,他们总觉得孩子还小,日常时时见到,意识不到孩子每一天都在变化,不论是身体发育还是内心成长。


父母永远把孩子当小孩看,难免会以孩子小时候保护和教导他们的姿态和他们,这样迟早会有矛盾产生。这种矛盾如果不加以解决的话,就会变成亲子间的隔阂。


3、唠叨其实也是一种关心


说到底,父母对孩子唠叨也只是出于关心,否则父母对孩子说那么多干什么呢?不过关心也要找到适合的方式。不知道家长们听过一句话没"他想要的是苹果,你却给了他一车香蕉。"这样不恰当也不适宜的付出和关心,或许孩子并不需要呢?


教育孩子路阻且长,想要获得一个好的结果,就要通过提高教育技巧,寻找适合的教育方式的方法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文章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孩子   都会   起因   方言   厌烦   叛逆   教育孩子   心声   录像   素材   安静   家长   意识   说话   女儿   父母   讲话   妈妈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