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住紫禁城最后一天:早上踢毽,下午交2方玉玺,晚上回出生地

溥仪住紫禁城最后一天:早上踢毽,下午交2方玉玺,晚上回出生地

1924年11月5日,紫禁城一切如旧。溥仪自己和他爱新觉罗的一大家子等都不知道,这已是他们住在故宫的最后一天。

当天早上,9点左右,溥仪从他的养心殿起床后,像往常一样来到储秀宫,找皇后婉容。这个点婉容还没起,溥仪就吩咐随身太监孙耀庭进屋拿个鸡毛毽,他在院中踢起了毽子。18岁的溥仪正青春,一身劲儿没处使。

踢了一会儿,溥仪累了,进屋坐在钢琴前,随手弹了一段,突然想起,早茶还没喝呢!回头让孙耀庭上茶盒子,可是这会儿茶盒子还没来,溥仪也不追究,顺势说:“就拿娘娘的喝吧!”于是,孙耀庭把婉容的茶具拿过来,给溥仪泡了碗茉莉花。

溥仪住紫禁城最后一天:早上踢毽,下午交2方玉玺,晚上回出生地

此时,婉容已梳妆完毕,给溥仪拿来个苹果,两人边喝茶边聊天。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了这一段往事:

那天上午,大约是九点多钟,我正在储秀宫和婉容吃着水果聊天,内务府大臣们突然踉跄地跑了进来。为首的绍英手里拿着一件公文,气喘吁吁地说:“皇上,皇上,……冯玉祥派军队来了!还有李鸿藻的后人李石曾,说民国要废止优待条件,拿来这个要签字……”我一下子跳了起来,刚咬了一口的苹果滚到地上去了……

溥仪住紫禁城最后一天:早上踢毽,下午交2方玉玺,晚上回出生地

婉容没吃完的苹果

这里所谓的“优待条件”,指的是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1912年2月12日跟清廷签订的,其中主要条款就是:溥仪退位,仍可保持皇帝尊号,住在紫禁城里,民国政府每年给400万元钱。其余就是一些“永免当兵纳税义务”、“皇室宗庙陵寝受保护”之类。

就在溥仪和婉容品茶逗趣时,紫禁城外,当时的京畿警备司令鹿钟麟(冯玉祥部下)带了20人的手枪队,怀揣临时内阁签署的《修正清室优待条件》,逼近神武门。这个“修正条件”,主要就是让溥仪移出紫禁城,废除皇帝尊号,交出国玺,每年补助400万改为每年50万。

鹿钟麟进入神武门,很快就制服了门卫和护卫,让他们原地不动,听候改编。随即率领其余军警,经英华殿东侧的东筒子,绕过启祥门,直奔设在隆宗门外北侧排房开头三间的内务府值房。

溥仪住紫禁城最后一天:早上踢毽,下午交2方玉玺,晚上回出生地

鹿钟麟(中)由清室代表引导查看永寿宫

在内务府值房,鹿钟麟找到了内务府大臣绍英、侍卫大臣荣源(婉容之父)、内阁学士耆龄、皇室宗亲宝熙等,下达出宫命令,限2小时内出宫。

据晚年的鹿钟麟回忆,让溥仪出宫,本来以为至少也得要2000人的队伍,当时上面怕宫里会打起来,引发外国使馆介入就麻烦了,最后他只带了20人,闯进了紫禁城。

闻讯的溥仪有点慌,立即移驾翊坤宫,召开“御前会议”。

此时的翊坤宫,就在储秀宫旁边,原是妃嫔住所,历史上住过很多后宫佳丽,有名的比如,宜妃(康熙的宜妃)、华妃(雍正的年贵妃)、慈禧、婉容。慈禧过50大寿时,把储秀宫的东西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跟翊坤宫打通了。

“御前会议”开得很快,结果是,溥仪同意迁出,但要宽限几天,他得清点私产。散会后,兵分两路,绍英等人去见鹿钟麟,商量时间;溥仪则回到婉容屋里。

“你不知道,冯玉祥要逼我出宫!”溥仪有点烦躁,才18岁的他,显然掌控不了这种场面。他记得3岁时,外面明明都说好了可以一直住在紫禁城的,协议都签了,怎么又突然改了?

溥仪住紫禁城最后一天:早上踢毽,下午交2方玉玺,晚上回出生地

储秀宫中的铺盖都还没来得及整理

婉容倒是淡定一些,她宽慰溥仪:“他们想要什么就痛痛快快地给出去,别为了咱们这点东西丧了命,保住人怎么都行……”

这头,绍英仔细看了鹿钟麟出示的《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国务院都盖了章的,没啥商量的余地了,他只能多争取点时间,可鹿钟麟就是不松口,2小时就是2小时!

绍英开始拉关系,他对鹿钟麟说:“你不是太傅鹿传麟的嗣子(过继的儿子)吗?如何对清室如此苦苦相逼?”鹿钟麟苦笑一下,绍英老糊涂了,鹿钟麟虽跟鹿传霖是同宗,但并不是父子关系。

绍英又走到国民代表李石曾面前,说:“你不是大学士李鸿藻的公子吗?如何也帮着当局欺压清室呢?”李石曾确实是李鸿藻的公子,李鸿藻是晚清重臣、同治帝师,为官正直,儿子李石曾虽没走科举考试之路,但家庭的熏陶让他从小格局远大、胸怀天下,法国留学回来后,一方面做生意,另一方面资助革命人士,成为社会名流。

溥仪住紫禁城最后一天:早上踢毽,下午交2方玉玺,晚上回出生地

要求增加遣散费的太监们在衙门前集会抗议

磨磨唧唧的绍英,让鹿钟麟不耐烦了,他下了最后通牒:限溥仪20分钟离开紫禁城!

绍英连忙说:“这怎么可能,小户人家搬家,尚需几天,何况清室这一大摊子人员、物件,绝非立时三刻就能办到……至少也需要3天……”

“凡属私产,可以先不收拾。门上贴上封条,日后来取。宫内所藏历史文化物品,均系国宝,只能封存宫内,不能归爱新觉罗一人一姓所有!”鹿钟麟说。

见绍英还要磨叽,鹿钟麟从怀里掏出2颗手榴弹,丢在桌上:“景山上已经架起了大炮,再给你们延长20分钟,否则看着办!”

绍英怕了,顿时蔫了,赶紧说:“请稍候,我去禀报‘皇上’……”在他眼里,有溥仪才有皇上,才有自己这内务大臣的头衔儿,如果皇上没了,自己就啥也不是了。

绍英一路小跑,跑到储秀宫,向溥仪汇报。溥仪看没什么搞头,只得答应了。他转头冲墙角站着的孙耀庭说:“你赶紧到长春宫告诉淑妃,就说让她越快越好,收拾完‘细软’,到储秀宫来!”

溥仪住紫禁城最后一天:早上踢毽,下午交2方玉玺,晚上回出生地

文秀(左三)与婉容(左四)

淑妃就是文秀,这万分紧急的时刻,难得溥仪还想着这个妃子。文秀进宫2年左右,从未被溥仪宠幸。每天梳洗完毕,除了跟溥仪、皇后、太妃们请请安,再无它事,在无尽中消耗着青春。

之后,溥仪回到养心殿,传奏事太监,让把荣源找来,然后通知各宫太监、宫女,收拾细软物件,准备出宫。遣散费:每个太监大洋10元,宫女大洋8元。

荣源等人到,溥仪召开第二次“御前会议”,讨论移居地点问题。他们本想搬到颐和园,但上面的命令是,颐和园也要收归国有,不能迁。最后决定,先搬到溥仪生父、前清摄政王载沣居住的醇王府。

听说即日必须出宫,敬懿和荣惠两个太妃,表示死也不走。

这两位太妃原是同治帝的妃子,经历了光绪、宣统两朝,活到现在。当年同治死的时候才19岁,两个妃子也都不大,加上宫里吃穿又好,优哉游哉地熬到了现在。每天就是享受享受晚辈们的请安,使唤使唤太监丫头们,日子别提多滋润了。

溥仪住紫禁城最后一天:早上踢毽,下午交2方玉玺,晚上回出生地

这样的蛀虫日子,出了宫可就没有了,俩老太太的心眼儿那是杠杠的。于是,她俩连哭带闹,不是上吊就是绝食,最后还搬出死去的瑾妃来,说是要为她守陵。瑾妃就是光绪最喜欢的那个珍妃的亲姐姐,当年跟珍妃前后脚嫁给光绪,但并不被光绪待见。

当时光绪的皇后隆裕太后一去世,瑾妃就成了光绪仅剩的妃子,一下子荣升到太后一级,成了后宫里的老大。彼时瑾妃刚去世没多久,还没出殡。两位太妃表面说为她守陵,纯粹是找个不出宫的借口,并不是跟瑾妃关系有多好。

但上面有要求:不允许皇宫里留任何一个人。鉴于两个太妃年纪比较大,又撒泼打滚不讲理的,鹿钟麟倒是也文明,没直接动手,只是不断给溥仪施压。

溥仪当然明白这俩老太太的心眼,他向她们保证:银两如果属于两人的私人物品,可以允许带走,包括其他的衣物用具,只要不是重要历史文物的,都可以带走。

溥仪住紫禁城最后一天:早上踢毽,下午交2方玉玺,晚上回出生地

收拾行李的宫人,右二坐地上的人就是老太妃

这颗定心丸吃到肚子里,俩老太太才同意了。前后折腾了半个多月,也就是说,溥仪11月5日出宫后,这俩老太太继续赖在宫里了16天,11月21日才出宫。

最后一清算,敬懿太妃带走了1万多两白银,荣惠太妃则带走超1.5万两白银。假如按一两银子1000元算,这俩老太太就是上亿富婆了,更何况那会儿的购买力是远超现在的。真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

回到11月5日当天,溥仪下达完出宫命令,午饭端了上来,可谁也没心思吃,大家都愁眉紧锁,心事重重地收拾东西。

下午3点,鹿钟麟调来一营官兵,集合储秀宫、养心殿等各宫殿的内监、宫嫔们,对其集中清散、逐个检查,不容滞留:除私人用品,不允许带走任何被认为是公物的东西。现场一片嘈杂,处处哭嚎。

溥仪住紫禁城最后一天:早上踢毽,下午交2方玉玺,晚上回出生地

被遣散出宫的太监、宫女

对于这些下人们来说,这是挺绝望的一刻,一方面出去后,他们很多都无处可去,如失了群的鸟,无家可归;另一方面,除了伺候人,他们没什么别的谋生技能,好不容易攒点钱,被官兵们说你是私拿公物,你也没办法,不抓起你来就不错了。

下午4点左右,在御花园东头,婉容、文秀她们,提着大包小裹,等候溥仪。

溥仪向鹿钟麟交出了两方玉玺,一是“皇帝之宝”,一是“宣统之宝”。除此之外,他被要求只能先带上日常用品,其他物品,须经专人清点,甄别私物、公物后,才能将属于私物的部分领走,公物一律划归公产,归民国政府所有。

一会儿,溥仪来了,身后跟着荣源、载沣、绍英、皇室宗亲宝熙等一干人等。其中,载沣最显眼,此时他还穿着上朝的“补服”( 褂子的前胸后背各缀一块布,上绣不同的飞禽走兽,表示官职的差别),头戴宝石顶的帽冠,那三眼花翎,在顶戴上微微颤抖。

溥仪住紫禁城最后一天:早上踢毽,下午交2方玉玺,晚上回出生地

载沣

匆忙中,眼看自己这不合时宜的一身,载沣摘下帽冠,面对景山的万寿亭方向,躬身拜了一拜,叹口气,把帽冠置放在了假山旁。众人谁也没吭声,跟着溥仪和皇后,默默走向御花园后门顺贞门。

隆冬日,偌大的御花园里,这个三眼顶戴花翎,在微风中瑟瑟发抖。

神武门外,国民军司令部备好的5辆汽车一字排开。下午4点半左右,溥仪等人出来,鹿钟麟上第一辆,溥仪及随从上第二辆,两位后妃上第三辆,首都警察总监张璧坐第四辆,绍英等人坐第五辆。

这个特殊的车队,在北京城老百姓的众目睽睽下,离开了紫禁城,驶向什刹海北岸的醇亲王府。

溥仪坐在车上,望着渐渐远去的紫禁城,这个他居住了16年的宫殿,怅然若失。要说留恋,当然也留恋,毕竟自打懂事起,他就在这里生活。这里有他的命脉、他的荣耀、他的权威,离开这里,他将什么都不是。

溥仪住紫禁城最后一天:早上踢毽,下午交2方玉玺,晚上回出生地

溥仪出宫后,查封乾清宫

不过,这里也曾让他又爱又恨,他不是没想过逃离这里:一次是3岁入宫时,他想额娘,想回自己真正的家,他才不想当什么门子的皇帝;另一次,是跟英国老师庄士敦学习时,他开始向往外面辽阔灿烂的世界,也嫌弃起腐朽的清廷生活,他想去英国读牛津大学,感受先进的文化科技。

为了留学,溥仪早在2年前就开始秘密攒钱。

一方面,他让宗亲在天津英租界13号路代溥仪偷偷买了一所楼房。这座楼和溥仪堂弟家的楼房只一墙之隔,为的是溥仪将来居住时,可以有个照应;

另一方面,他经常以赏赐弟弟溥杰、堂弟溥佳的名义,把宫内藏的古版书籍(大部分是宋版)和历朝名人的字画(大部分是手卷),分批盗运出宫,攒了不少资本。有钱在手,即便是出了宫,溥仪还是有底气的。

偷了大概1年多,一共拿出书画精品2000多件,里面有手卷200多件,卷轴和册页200多件。这些东西都是先交给溥仪的生父载沣,载沣再交给载涛,由他带到溥仪在天津买的楼房里。后来,在天津卖掉了几十件,大部分又带到了伪满。

溥仪住紫禁城最后一天:早上踢毽,下午交2方玉玺,晚上回出生地

溥仪、庄士敦、溥杰

钱攒得差不多的时候,溥仪就开始策划秘密出走,首选当然是老师庄士敦的国家英国。但不能让人知道,父亲载沣、4个太妃、清廷内务府大小官员以及身边的太监,都不能让他们知道,只有溥仪和弟弟溥杰两个人。

那是1923年2月25日,两人定好偷偷出走的日子。可是他俩想得太简单了,本以为给几个钱买通宫里的太监就能放行了,没想到,太监报告了内务府,溥仪两兄弟还没走出养心殿,紫禁城已经处于戒严状态,出走的计划泡汤。

英国去不成,美国也是可以的啊,日本也不是不可以考虑,溥仪想。后来,日本先伸出了橄榄枝,积极拉拢,于是,就有了投靠日本的丑事。当然,这是后话。

醇亲王府到了,溥仪等人下车。

溥仪住紫禁城最后一天:早上踢毽,下午交2方玉玺,晚上回出生地

鹿钟麟走上前,微笑着跟溥仪握手:“溥仪先生,你今后是打算做皇帝,还是要当个平民?”

溥仪老老实实地说:“我愿意从今天起就当个平民。”

鹿钟麟笑道:“好!那么我就保护你!”

就这样,溥仪迈进了出生时的家,对这个家来说,那个年幼被带走的孩子,又回来了,像是一个轮回。

这一天,溥仪过得惊心动魄。他惊慌失措地迈出紫禁城门槛的那一小步,是中国历史巨轮向前滚动的一大步。

建国后,已是人过中年的溥仪,想重游故宫,正排队买票,不巧遇见当年把他赶出皇宫的鹿钟麟,此时两人已是各经沧桑,聊起当时的情况,也都是家常语气。

握过手后,鹿钟麟送给溥仪两张门票:“当年是我把皇上赶出了紫禁城,今天,我要请皇上起驾回宫!”

溥仪住紫禁城最后一天:早上踢毽,下午交2方玉玺,晚上回出生地

左起三人:鹿钟麟、溥仪、熊秉坤

两人的第二次偶遇,是在1961年辛亥革命50周年时,在政协礼堂的4号会议厅,两人再次会面。提到当年的“逼宫”事件,溥仪试探着问:“你丢在桌子上的炸弹,确实可怕!”

鹿钟麟回答:“那是空心弹!”

溥仪又说:“那安排在景山上的大炮呢,更可怕!”

鹿钟麟笑道:“哪有炮,那是吓唬你的!”

溥仪听完,不由哈哈大笑。


参考文献:

《溥仪出宫前的最后早餐》

《溥杰回忆录》

《溥仪出宫之五——驱逐出宫》

《重评1924年冯玉祥驱逐溥仪出宫事件》


————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有意思,可点个赞鼓励一下。谢谢。

我是【妖妖的微笑】

一个热爱读书、写作、讲书、旅行的女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紫禁城   爱新觉罗   宣统   文秀   光绪   公物   御花园   清廷   玉玺   妃子   优待   英国   出生地   皇上   大臣   太监   老太太   早上   晚上   下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