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提醒孩子学习写作业?殊不知你的“提醒”正在毁掉孩子学习

因为疫情,我们家孩子一直没有上幼儿园。现在幼儿园开了,因为孩子马上要上小学了,我觉得孩子也没啥必要去。再者本身我也天天在家,可以陪着孩子,辅导孩子学习,所以也就没让孩子去。

于是我就跟孩子制定了一系列每日计划,就是下图这张。

大家可以看到,各种任务都有,玩手机、看电视、阅读、运动啥的,任务也不多,加起来可能也就2小时左右就能完成。

白天的任务现在孩子完成的很不错了,基本都能完成。但是现在晚上因为天黑的晚,而孩子9点就要上床睡觉,所以任务经常因为运动或吃饭而耽误。

孩子说这两天要给补上,但是我总觉得她玩的忘乎所以,任务不知不觉都拖到了最后,又要完不成,于是我就忍不住的要提醒她。

每天都提醒孩子学习写作业?殊不知你的“提醒”正在毁掉孩子学习

而我觉得“提醒”不好,所以我最近几天在反思这个问题:如何不提醒孩子,又让孩子自己把任务完成。

对于“提醒”,有的父母可能没有觉得这是个问题,觉得孩子小,记不住是正常的,当然要提醒了。但是我今天要告诉大家,“提醒”是大忌,用不好就会毁了孩子的。

我为什么强烈反对父母提醒孩子

“提醒”对孩子的伤害是潜在的,尽管不明显,但是负面影响是长远的。

首先,“提醒”会导致孩子逆反情绪

虽然父母的“提醒”是善意的,是为了孩子着想,但是“提醒”必然附带的一种感觉是“控制”。父母“提醒”的目的就是“控制”孩子去做某件事,如果没有“控制”效果,父母也就不会去提醒孩子。

问题是,人人都追求自由,本能的抵抗“被控制”。这是一个生命的自我本能,任何有独立意识的个体都会想遵照自己的思想而行动,没有一个独立的个体说是为了别人而活,别人说什么他就做什么,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对于拥有独立意识的孩子来说,他们同样追求这种“自由”,反抗“被控制”。

虽然“提醒”的控制感要远远小于批评、打骂、命令等控制行为,但是它也是一种“控制”方式,所以孩子对于这种“提醒”必然存在逆反情绪。

“提醒”最可能的结果是:孩子去做了,但是思想上不愿意,因此敷衍了事,缺乏责任感。

父母要提醒孩子写作业,孩子就会应付作业;父母要提醒孩子关电视,孩子就会磨磨唧唧,非等着父母不耐烦了才关掉;父母要提醒孩子读书,孩子虽然抱着书,但是也神游天外……

也就是说,“提醒”引起了孩子的逆反,即使任务完成了,但是对于任务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每天都提醒孩子学习写作业?殊不知你的“提醒”正在毁掉孩子学习

其次,“提醒”会导致孩子内驱力丧失

父母的“提醒”是一种外力,当一件事总是被提醒时,一方面来源于人的本能逆反情绪,另一方面人也会进行自我归因:这件事我肯定不喜欢,不然我怎么总是需要被提醒才做呢?

总之,经常“提醒”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孩子会从内心会丧失对父母“提醒”对象的内驱力,变得不喜欢了。

尤其像学习、写作业这种事,父母们总是觉得孩子不积极不认真,学习主动性不够,因此需要他们不断地提醒。殊不知,正是父母的消耗了孩子的学习内驱力。

最后,“提醒”不利于孩子的自我管理

当孩子知道父母总会“适时”的提醒他们时,他们会变得更自律?更能管好自己吗?肯定不能,而且恰恰相反,他们更加放飞自我。也就是说,父母越提醒,孩子的自律性越差。

比如早上起床,如果父母总是提醒孩子起床,孩子肯定就不用记时间,因为反正有父母提醒。相反,如果父母不再提醒他们,那么孩子就必须要自己关注时间,做好自我管理,每天自己按时起床。

所以,“提醒”从眼前来说,是帮助了孩子,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是害了孩子。

最搞笑的是,父母一边提醒孩子,还一边批评孩子:你怎么就不记事呢?每次都得提醒。殊不知,正是父母自己的做法导致了孩子不自律,还反过来把责任推到孩子头上,抱怨孩子不自律。

每天都提醒孩子学习写作业?殊不知你的“提醒”正在毁掉孩子学习

如何做到既提醒孩子,又不会让他们感到被控制

说到这里,父母可能已经认识到“提醒”到危害性了,但是父母肯定也存在很大的一个疑问:不提醒孩子,孩子又总是忘掉怎么办?难道不管他们?

不提醒孩子,并不代表我们就不管孩子了。

首先,父母要控制自己的“提醒”本能

当父母看到孩子到时间了还不行动时,内心就会产生一种焦虑,担心孩子完不成,担心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差孩子。这种焦虑就不断地累积,需要发泄出来,于是父母就开始忍不住要“提醒”孩子了。父母一开始可能隔10分钟提醒一次,但是随着时间越来越紧迫,焦虑越来越大,父母的提醒也就会越来越频繁。最终当父母控制不住情绪时,就可能对孩子发火了。

说实话,这个自我控制很难,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有自我察觉的时候,话已经从嘴里冒出去了。很多时候,我看到孩子玩手机、不去做任务时,我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提醒她。好在我现在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这个问题,时刻提醒自己,因此现在我基本做到面对孩子的任何问题,都能忍一忍,思考如何表达才合适。如果没有好的方法,我现在是宁愿不说,也不愿意说些没用的话,反而起反作用。

最好的自我控制方法就是不断地自我反省,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之一。每一次反省都是在强化自我认知,加深对问题的认知,埋下跳出情绪的种子。

其次,制定计划

对于无关紧要的小事,像吃饭、穿衣这种事,父母提醒下无所谓,但是像孩子学习、作业这种事,父母要尽量不要提醒,要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感,自己要对自己负责。

那怎么办呢?

选一个亲子关系好的时候,跟孩子一起坐下好好谈谈,发表下你对学习、作业的看法,也听听孩子的意见,然后引导孩子自己制作一个学习计划、作业计划。这样孩子就有了自己的行动方针,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每天都提醒孩子学习写作业?殊不知你的“提醒”正在毁掉孩子学习

最后,借助其它的辅助工具来提醒

光有计划还不行,还需要切实有效的执行。

孩子本身记性就不好,这是个硬件问题,谁都解决不了。不用说孩子,就算是成人,即使设置了任务也同样是经常忘记,所以如果我们父母不能提醒,那么我们就需要借助其它的辅助工具来提醒。

最好的辅助工具就是闹钟了,定上时间,到点就响,只要一响孩子就知道需要做任务了,就会主动的去做任务了。

其实我之前也用一个废弃手机定过闹钟,但是手机设置的闹钟没有那种响几分钟就关的,导致外出时,它自己响个不停,很快就没电了,三天两头充电,麻烦死了。后来就关了,结果关了后,孩子任务就总是忘记了。

所以找一个合适的闹钟是非常必要的。

父母跟孩子做好计划后,可以让孩子从网上挑一个他喜欢的闹钟,然后让他定好时,这样就不用父母提醒了,孩子也能做到按时完成任务,也不会对父母产生逆反情绪了。

每天都提醒孩子学习写作业?殊不知你的“提醒”正在毁掉孩子学习

总结

对于生活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父母提醒下没关系。但是对于学习、作业这种事,父母千万要控制住自己不要提醒。你的每一步提醒都是在剥夺孩子的自我控制感,让孩子对学习作业愈发的讨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孩子   目的   作业   辅助工具   闹钟   焦虑   本能   情绪   不好   独立   父母   自我   时间   计划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