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合群,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家长提问:“我发现自己的孩子进入幼儿园,或者在公园里玩,总是自己一个人,显得不那么合群,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解析

孩子不合群,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图片源自网络

一、外 因

1、父母言传身教

孩子是父母的镜子,有些父母自视甚高,很容易导致孩子也变得目空一切,不懂得尊重和认可身边的小朋友。

2、家长对孩子太过溺爱

现在很多家长把孩子捧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结果孩子习惯了在家里说什么就是什么,进入群体之后也依然缺乏规则意识。

3、家长事事包办代替

有些父母总感觉孩子还小,这个不会,那个做不了,于是把一切都代替孩子做了。长期这样,孩子就没有亲身实践的机会,自身操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做什么都不会,当然又会自卑,不敢进入群体。

4、孩子缺乏家庭温暖

有些父母脾气暴躁,在家经常胡乱发脾气,甚至经常对着孩子发脾气,结果导致孩子从小就锁闭心灵,不喜欢与人接触交往。

5、孩子活动空间有限

家长没空带孩子出门,或其他原因,导致孩子活动空间有限,特别是与人接触有限,缺乏与人交往的实际经验,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就会显得不合群。

孩子不合群,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图片源自网络

二、内 因

1、触觉功能失调

不管是家长的过分溺爱,还是过度限制,还是家庭缺乏温暖亲情,都特别容易导致孩子无法获得足够的触觉刺激,而孩子触觉学习不足,很容易出现触觉敏感,或者是触觉迟钝的失调现象,其中最典型的表现就是胆小,爱哭,粘人,情绪暴躁,或情感冷漠等,如此,当然不利于他们与小朋友的友好相处了。所以,对于不合群的孩子,有关触觉的感统训练,尤其是触觉按摩训练,绝对是不可少的。

2、语言发育障碍

语言是孩子社交的首要工具,不管因为何种原因,只要孩子在语言的发展上出现障碍,那么,他在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就必然会遇到困难。

比如,因为家长过分溺爱,平时吃流食太多,缺乏口腔锻炼的孩子,说话不清楚不流利,很容易招致小朋友的嫌弃和抱怨,自然会变得自卑内向,不敢走向群体。

又比如,孩子的前庭功能在发展上遇到障碍,所以导致孩子在处理语言信息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混乱。

孩子答非所问,废话多,不能及时找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自己等,如此,当然也会更容易与小朋友发生误会、矛盾和摩擦。

3、本体觉发展不良

本体觉是自信心和创造力的根,是我们的“身体地图”。孩子只有经过大量的后天锻炼,将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不断提升,才能在小朋友中间会玩,在课堂上会学老师讲授的内容,每天自信满满地面对周围所有人。

很多时候因为家长的错误带养方式,导致很多孩子从小就缺乏攀、爬、滚、蹦、跳的大运动训练和捏、抠、拧、夹等精细动作训练都不太会,什么都做不好。

在和小朋友进行集体活动的时候,孩子经常出错和拖后腿,甚至招到小朋友的抱怨,当然很容易失去自信、变得畏缩,不敢再和大家一起活动。

孩子不合群,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图片源自网络

孩子不合群的问题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善

1、时刻留心,孩子社交无小事

孩子刚开始交友时,难免会遇到困难,他们有挫折、有迷茫,父母要时刻留心孩子的状态。只有保持关注,才能够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他需要的支持。同时,也才能够及时识别孩子遇到的危险。

2、适度参与,让孩子独立解决问题

孩子间的冲突让人难受,但也正是冲突,让孩子们学会如何社交。

3、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尝试独立处理矛盾。

同时,我们也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比如教给孩子基本的社交技巧。教给孩子自信、友好、同理心,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和摔倒,孩子才会获得真正的成长。

4、把控方向,做孩子稳定的大后方

孩子们的世界很小,但也并不简单。如果孩子的确遇到困难,比如被孤立或者欺负,那父母就要及时干预,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此时,关键是要给孩子积极的支持,而不是制造麻烦。父母控制好情绪,帮助孩子创造友好的关系,才是更有效地保护。

美国心理学家迈克尔·汤普森说过:“绝大多数的孩子会以幽默、适应力和智慧来应对他们社交生活的难题。”

孩子在社交的过程中,会遇到烦恼、矛盾甚至痛苦。但是,他们同样也拥有治愈和自我成长的能量。身为父母,给予孩子勇敢前行的底气,在他们需要时,成为他们安全的港湾,就已经足够了。

5、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

父母的言语举止就是孩子的模仿来源,与他人和睦相处,尊重他人,多用礼貌用语像:谢谢,不用客气,我的荣幸等。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会谦让和识礼。

6、专业感统训练

★儿童成长的最终目的是生活自理,融入社会。

★专业的感统训练通常会通过触觉刺激的方式如身体按摩或摩擦等,逐渐降低孩子对外界碰触的敏感性。这是因为适合的触觉输入会使血清素活性分泌增加、肾上腺皮质素的分泌降低,并带给身体舒适感,同时还可以减低压力,让情绪获得纾解,提高孩子的情绪控制能力,进而改善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来打开其各个神经关节区的协调互动,从而使大脑皮质的功能更协调健全,以提高语言的逻辑组织推理能力,再配合专业言语康复训练,从而全面提高语言能力的发展,使得孩子在人际交往中可以流利的表达。

★感统训练通过让孩子在集体环境中与训练老师和同龄玩伴的不断互动交流,获得指令、语言、应变、合作、商讨等多项能力的不断练习与提升,最终实现人际交往能力的逐步提升!

★若孩子因触觉及本体觉发育失调导致出现粘人、脾气差、怕生、胆小、逃避接触,不自信等问题,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到专业的感统训练机构如全纳优童,进行一对一能力评估,了解孩子的触觉发展情况,进行专业性,针对性感统训练,从而全面提升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孩子   人际交往   触觉   溺爱   本体   社交   小朋友   友好   情绪   家长   父母   身体   能力   语言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