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心理学的妈妈》:亲爱的家长们,读成绩单前请先读懂孩子的心


《懂心理学的妈妈》:亲爱的家长们,读成绩单前请先读懂孩子的心


“到底要怎么说你才能听懂?”

“你怎么那么不听妈妈的话啊?”

“到底说几次你才能明白?”


作为父母,常常在学习、日常习惯行为上对孩子反复说反复教,但孩子始终无动于衷,每次总一副听不懂的样子。相信大部分父母都有这样子的苦恼体验,甚至一度怀疑是自家小孩智力的问题。


《懂心理学的妈妈》:亲爱的家长们,读成绩单前请先读懂孩子的心


韩国知名心理咨询师姜弦值对此现象表示——作为妈妈只有懂心理学,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内心的世界。姜弦值在《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一书中通过分析妈妈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棘手问题,同时结合弗洛伊德等心理学大师的理论观点,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到造成孩子日常问题行为的原因,消除育儿过程的焦虑感和孤独感,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一、为什么怎么教孩子都不会?


《懂心理学的妈妈》:亲爱的家长们,读成绩单前请先读懂孩子的心


书中提出了一个人们常常忽略的观点:学习悖论。很多孩子小时候常常被人夸聪明伶俐,可上了学以后好像就变得没那么机灵了。这是为什么呢?


《懂心理学的妈妈》:亲爱的家长们,读成绩单前请先读懂孩子的心


其实小孩子小时候之所以显得机灵聪明是因为他对世界万物充满着好奇心,即他想知道为什么?为什么天是蓝的?树是绿的?他在这个时候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即心理学家所说的——元认知知道自己想知道什么。也就是为什么要学、该学什么、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不知道又该怎么学。


可在学习生活中,当孩子成绩稍微一落后。家长就开始紧张认为是孩子学得不够,于是各种为其报班,结果却常常适得其反越补越差,这就是学习的悖论。


《懂心理学的妈妈》:亲爱的家长们,读成绩单前请先读懂孩子的心


所以,作为家长我们有义务引领孩子启动元认知打开学习的大门,帮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动机,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拥抱知识的海洋。


二、为什么孩子越夸成绩越差?


《懂心理学的妈妈》:亲爱的家长们,读成绩单前请先读懂孩子的心


孩子的成绩总是牵引着无数家长的心 ,孩子要是突然考差了,通常父母会认为是因为孩子膨胀自满了,往往却忽略了一点:孩子考差了有可能是因为你夸了他奖励了他


在孩子表现出色的时候,适当的奖励和肯定可以帮他更好的树立信心,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但有时错误地“夸赞”只会让孩子表现地越来越差,事与愿违。

《懂心理学的妈妈》:亲爱的家长们,读成绩单前请先读懂孩子的心

作者在书中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通常有三:


第一,得到的赞扬越多,就越会对评价感到焦虑


孩子在享受你夸奖的同时,内心也会开始担忧要是下次做不好怎么办?


第二,兴趣和热情会骤减


《懂心理学的妈妈》:亲爱的家长们,读成绩单前请先读懂孩子的心


要是有一次你没有及时对他进行肯定奖励,那么他努力学习的动机就会变弱,他会产生一种念头:“没有好处为什么要做?”


第三,赞扬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懂心理学的妈妈》:亲爱的家长们,读成绩单前请先读懂孩子的心


赞扬总是更关注结果而非过程,而结果往往不是你努力了就可以得到。它意味着你不仅要做得比别人好,而且要有一定的运气。如果让孩子从小过分以结果为导向,这对他们的成长来说是极其不利的。不顾过程只看结果的态度,也许会导致舞弊违法和违纪等行为的发生。



三、帮助孩子启动“元认知”,正确运用“赞扬心理学”


《懂心理学的妈妈》:亲爱的家长们,读成绩单前请先读懂孩子的心


书中说:“如果把我们的知识体系比喻成一座图书馆,那元认知就是图书管理员书籍就是知识,没有管理员的图书馆中,书越多就越乱。”


所以有人越学越会,有人越学越不会。他们之间的差异就在于是否启动了元认知。在大部分人的认知里,认为只要脑子好学习就会好。即智商高就可以,但研究表明与智商相比元认知对成绩的影响更大——智商的作用只占学习成绩的25%,而元认知却占学习成绩的40%。智商是天生无法改变的,而元认知却是可以后天发展。


《懂心理学的妈妈》:亲爱的家长们,读成绩单前请先读懂孩子的心


帮助孩子停止单向的学习,助力孩子了解学习的原因和目的,启动“元认知”,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此同时,作为父母也要正确地运用“赞扬心理学”,不要只是一味地夸奖结果,要多关注过程。要知道比起眼前可见的结果,孩子为结果而努力的过程更重要。


以上是本书中第一部分亲子关系篇的主要内容——作者从学习心理学和赞扬心理学角度出发,用平白直叙的理论通俗易懂的案例来帮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请在读成绩单之前先读懂孩子的心。


《懂心理学的妈妈》:亲爱的家长们,读成绩单前请先读懂孩子的心


著名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教育心理学》书里有这么一个观点:“6岁以前的童年,影响人的一生,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却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所以真正的对孩子好,绝不仅仅只是让孩子吃饱穿暖,也要给予他最适合的人生引导,让父母的有效教育成为孩子一生幸运的底色。


《懂心理学的妈妈》:亲爱的家长们,读成绩单前请先读懂孩子的心


如果你正在为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学习课业、人际关系前途问题而操心,因此给他报了五花八门的培训班。也许不如先从你自己开始学习,学点心理学,了解孩子的心走进孩子的世界,才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你说呢?戳下方链接,一起做个更懂孩子的父母~

懂心理学的妈妈都很了不起 ¥29.9 购买


这里是@三分情感Feth,三分情,七分度。大城小爱,欢迎+关注与我一起观世间百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心理学   妈妈   孩子   目的   悖论   心理学家   智商   童年   亲爱   观点   家长   父母   成绩   原因   过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